【有人把他當神有人不屑一顧 看對手、記者、後輩眼中的Jordan】
「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紀錄片《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播出後引發廣大討論,許多曾接觸過他的人也陸續分享自己的小故事。
【Conley回憶小時候遇喬神 緊張到說不出話】
爵士後衛Mike Conley最近在直播中聊起,自己第一次見到「神」本尊被震懾到說不出話的回憶。Conley表示自己在5、6歲的時候跟父親參加一場高爾夫球慈善活動,Jordan也有出席該活動,雖然超級巨星就在自己面前,但Conley直言:「我實在太緊張、太害怕,結果什麼也說不出來。」
後來在父親鼓勵下,Conley才鼓起勇氣與偶像合影留念。多年後Conley加入喬丹旗下品牌「Jordan Brand」,就曾公開分享該次和喬丹的合照並表示從小就很仰慕對方。
這次同樣秀出照片外,還跟一同上節目的隊友Georges Niang分享:「我很難跟你解釋Jordan到底有多厲害,但他就是那種比賽最後5秒球在手上就一定會投進的人。不過這種感覺真的只能自己去體會啦!」
【Walton看Jordan 有如看見Bryant的既視感】
Conley分享的是自己與Jordan的相處經驗,國王主帥Luke Walton則是在觀看「最後之舞」後發現,看到Jordan過去的種種,讓他有如看見前隊友Kobe Bryant的既視感。
Walton:「說來真的很瘋狂,我坐在那看『最後之舞』推出的這幾集,我覺得就像是Bryant回到80或者90年代替另一支球隊打球。你看看Jordan臉上表情,他告訴Horace Grant:『別讓對手看到你抱怨或覺得痛』,我跟Bryant同隊過,這些完全就是他會講的話。」
當紀錄片談到公牛剛開始採用三角戰術,兩者反應也如出一轍。Walton:「有一集提到,助教Tex Winter在板凳大吼要Jordan傳球分球。我看了實在笑瘋了,忍不住想到在湖人打球的時候,Winter也會做一模一樣的事,但是對像換成Bryant而已。」
「Bryant很可能拿了49分,整場比賽沒人能擋住他,但Winter看到他不傳球還是會非常生氣。他規定要在一定時間裡必須要投籃、運球或傳球,萬一Bryant不照做,Winter就會在板凳上暴跳如雷,所以我在紀錄片看到Jordan過去也同樣遭遇,只覺得這兩個史上最偉大球員都一樣,真絕。」
【名記者現場看飛人拉桿 興奮到咬穿同事西裝外套】
在1991年總冠軍賽G2,Jordan切入後面對湖人防守者,原本打算暴扣的他卻在滯空最後一刻臨時改變主意,一氣呵成轉為換手拉杆挺腰上籃,這是Jordan球場上最讓人讚嘆的經典畫面。
芝加哥媒體人Michael Wilbon就回憶自己當時就在現場媒體席,因為不成文規定不能尖叫歡呼,但看到這球後情緒激動的他只好轉頭咬同事來控制自己。「你不該在媒體席尖叫,就算是在看到Jordan做出精彩動作後,這個故事現在說來好笑,當時我相當不好意思。」
而當時受害者是現在的老牌資深記者David Aldridge,Wilbon提到:「我當時轉頭就往我好友的西裝外套一口咬下,當時流行的是裡頭有裝襯墊的款式,他當下驚訝的看著我說:『你咬我』,我回他,『抱歉啊!我想叫出來』。之後他把西裝外套脫掉,才發現我把衣服都咬穿了,手臂上還有咬痕呢。」
【誰守Jordan變羅生門 Harper與前隊友說法不一】
一個偉大的人究竟多有影響力?從下面這個羅生門故事就能感受到。經典無比的「The Shot」絕殺時刻發生在1989年, 紀錄片引用當時對手騎士球星也是日後公牛王朝成員Ron Harper的說法,表示自己當時並不認同自己球隊的防守策略。
Harper:「我們當時領先公牛1分,於是我跟教練說:『Jordan就讓我來守』,但他回答要讓Craig Ehlo去守,我當下真的覺得實在太亂來了,他根本就是在胡鬧。」
但是成為絕殺背景的Ehlo對於Harper說法感到不解:「過去我跟他一起上場,因為他是主要進攻點,所以我理所當然就去承擔防守喬丹重任,這樣他才有喘息空間把更多力氣留在進攻端。我幾乎沒聽過Harper特別提防守還是專門去盯誰,當然我不是說他防守不好,只是他是在加入公牛後成為隊上第3或第4進攻點,他才專注去防守,過去我們在騎士同隊,我可不記得他主動想去防守。」
騎士另一位成員Mark Price也附和:「Harper在紀錄片中講的很有趣,這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真的完全不記得有這事而且他反應這麼大,或許他是私下有在旁邊跟教練講,但當時真的沒什麼爭論。」
當初應該一同執行包夾Jordan的Larry Nance事後倒也坦承,自己讓Ehlo背了絕大部份黑鍋。「防守破口發生在Jordan作勢往半場跑,他用假晃甩開我的包夾壓迫,要是我讓他去半場去接球或許會好點。但顯然事情發展不是這樣,當然Jordan這球還是很不可思議,但Ehlo實在承擔太多不需要的責難。」
【不是每個人都愛飛人 Laimbeer:我不後悔當年沒握手】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對Jordan服氣,起碼當年曾多次擋下他的壞孩子軍團成員就沒這麼捧場。1991年公牛總算在季後賽跨過活塞這個天敵,但活塞球員賽後並未握手道賀展現運動家精神,至今仍讓Jordan無法諒解,他在紀錄片中聲明,不管Isiah Thomas現在怎麼解釋,他都無法接受。
事隔近30年時間,Thomas強調:「現在回頭看,經過這麼多年了,假如要是有機會重來,我想我們大家都會做出不同決定。我因為當初這個決定真的付出很沈重的代價。」
不過相較於Thomas,另一位隊友Bill Laimbeer就是不鳥飛人的那種。Laimbeer:「為什麼我今天要覺得後悔呢?我一點都不在乎外界怎麼看我,從來沒有,要是我在乎,我早就精神崩潰了,特別是球員時代那時候。」
「他們整整1年多時間都在抱怨,說我們存在對籃球是有害的,不只如此還講我們都是壞人。我們才不是,我們只是想要贏球的籃球員,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私下生活怎樣,家庭生活如何。他們就只是愛抱怨而已,所以我不想跟他們握手,他們是贏了這值得肯定,我們老了,他們超越我們了,事情就這樣。」
資料來源:https://kslsports.com/433400/mike-conley-recalls-first-time-meeting-michael-jordan-as-a-child/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the-last-dance-michael-jordan-kobe-bryant-similarities-luke-walton-says/
資料來源:https://www.essentiallysports.com/nba-news-you-bit-me-journalist-reveals-how-his-michael-jordan-celebration-lead-to-a-colleagues-injury/
資料來源:https://www.foxnews.com/sports/ex-cavaliers-craig-ehlo-ron-harper-michael-jordan-the-shot
資料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terencemoore/2020/04/28/its-29-years-later-and-michael-jordan-needs-to-get-over-isiah-thomas-the-bad-boys-and-the-non-handshaking-thing/#35a32751137d
歡迎追蹤專欄或FB專頁 04看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0404jay/?epa=SEARCH_BOX
【Conley回憶小時候遇喬神 緊張到說不出話】
爵士後衛Mike Conley最近在直播中聊起,自己第一次見到「神」本尊被震懾到說不出話的回憶。Conley表示自己在5、6歲的時候跟父親參加一場高爾夫球慈善活動,Jordan也有出席該活動,雖然超級巨星就在自己面前,但Conley直言:「我實在太緊張、太害怕,結果什麼也說不出來。」
後來在父親鼓勵下,Conley才鼓起勇氣與偶像合影留念。多年後Conley加入喬丹旗下品牌「Jordan Brand」,就曾公開分享該次和喬丹的合照並表示從小就很仰慕對方。
這次同樣秀出照片外,還跟一同上節目的隊友Georges Niang分享:「我很難跟你解釋Jordan到底有多厲害,但他就是那種比賽最後5秒球在手上就一定會投進的人。不過這種感覺真的只能自己去體會啦!」
【Walton看Jordan 有如看見Bryant的既視感】
Conley分享的是自己與Jordan的相處經驗,國王主帥Luke Walton則是在觀看「最後之舞」後發現,看到Jordan過去的種種,讓他有如看見前隊友Kobe Bryant的既視感。
Walton:「說來真的很瘋狂,我坐在那看『最後之舞』推出的這幾集,我覺得就像是Bryant回到80或者90年代替另一支球隊打球。你看看Jordan臉上表情,他告訴Horace Grant:『別讓對手看到你抱怨或覺得痛』,我跟Bryant同隊過,這些完全就是他會講的話。」
當紀錄片談到公牛剛開始採用三角戰術,兩者反應也如出一轍。Walton:「有一集提到,助教Tex Winter在板凳大吼要Jordan傳球分球。我看了實在笑瘋了,忍不住想到在湖人打球的時候,Winter也會做一模一樣的事,但是對像換成Bryant而已。」
「Bryant很可能拿了49分,整場比賽沒人能擋住他,但Winter看到他不傳球還是會非常生氣。他規定要在一定時間裡必須要投籃、運球或傳球,萬一Bryant不照做,Winter就會在板凳上暴跳如雷,所以我在紀錄片看到Jordan過去也同樣遭遇,只覺得這兩個史上最偉大球員都一樣,真絕。」
【名記者現場看飛人拉桿 興奮到咬穿同事西裝外套】
在1991年總冠軍賽G2,Jordan切入後面對湖人防守者,原本打算暴扣的他卻在滯空最後一刻臨時改變主意,一氣呵成轉為換手拉杆挺腰上籃,這是Jordan球場上最讓人讚嘆的經典畫面。
芝加哥媒體人Michael Wilbon就回憶自己當時就在現場媒體席,因為不成文規定不能尖叫歡呼,但看到這球後情緒激動的他只好轉頭咬同事來控制自己。「你不該在媒體席尖叫,就算是在看到Jordan做出精彩動作後,這個故事現在說來好笑,當時我相當不好意思。」
而當時受害者是現在的老牌資深記者David Aldridge,Wilbon提到:「我當時轉頭就往我好友的西裝外套一口咬下,當時流行的是裡頭有裝襯墊的款式,他當下驚訝的看著我說:『你咬我』,我回他,『抱歉啊!我想叫出來』。之後他把西裝外套脫掉,才發現我把衣服都咬穿了,手臂上還有咬痕呢。」
【誰守Jordan變羅生門 Harper與前隊友說法不一】
一個偉大的人究竟多有影響力?從下面這個羅生門故事就能感受到。經典無比的「The Shot」絕殺時刻發生在1989年, 紀錄片引用當時對手騎士球星也是日後公牛王朝成員Ron Harper的說法,表示自己當時並不認同自己球隊的防守策略。
Harper:「我們當時領先公牛1分,於是我跟教練說:『Jordan就讓我來守』,但他回答要讓Craig Ehlo去守,我當下真的覺得實在太亂來了,他根本就是在胡鬧。」
但是成為絕殺背景的Ehlo對於Harper說法感到不解:「過去我跟他一起上場,因為他是主要進攻點,所以我理所當然就去承擔防守喬丹重任,這樣他才有喘息空間把更多力氣留在進攻端。我幾乎沒聽過Harper特別提防守還是專門去盯誰,當然我不是說他防守不好,只是他是在加入公牛後成為隊上第3或第4進攻點,他才專注去防守,過去我們在騎士同隊,我可不記得他主動想去防守。」
騎士另一位成員Mark Price也附和:「Harper在紀錄片中講的很有趣,這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真的完全不記得有這事而且他反應這麼大,或許他是私下有在旁邊跟教練講,但當時真的沒什麼爭論。」
當初應該一同執行包夾Jordan的Larry Nance事後倒也坦承,自己讓Ehlo背了絕大部份黑鍋。「防守破口發生在Jordan作勢往半場跑,他用假晃甩開我的包夾壓迫,要是我讓他去半場去接球或許會好點。但顯然事情發展不是這樣,當然Jordan這球還是很不可思議,但Ehlo實在承擔太多不需要的責難。」
【不是每個人都愛飛人 Laimbeer:我不後悔當年沒握手】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對Jordan服氣,起碼當年曾多次擋下他的壞孩子軍團成員就沒這麼捧場。1991年公牛總算在季後賽跨過活塞這個天敵,但活塞球員賽後並未握手道賀展現運動家精神,至今仍讓Jordan無法諒解,他在紀錄片中聲明,不管Isiah Thomas現在怎麼解釋,他都無法接受。
事隔近30年時間,Thomas強調:「現在回頭看,經過這麼多年了,假如要是有機會重來,我想我們大家都會做出不同決定。我因為當初這個決定真的付出很沈重的代價。」
不過相較於Thomas,另一位隊友Bill Laimbeer就是不鳥飛人的那種。Laimbeer:「為什麼我今天要覺得後悔呢?我一點都不在乎外界怎麼看我,從來沒有,要是我在乎,我早就精神崩潰了,特別是球員時代那時候。」
「他們整整1年多時間都在抱怨,說我們存在對籃球是有害的,不只如此還講我們都是壞人。我們才不是,我們只是想要贏球的籃球員,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私下生活怎樣,家庭生活如何。他們就只是愛抱怨而已,所以我不想跟他們握手,他們是贏了這值得肯定,我們老了,他們超越我們了,事情就這樣。」
資料來源:https://kslsports.com/433400/mike-conley-recalls-first-time-meeting-michael-jordan-as-a-child/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the-last-dance-michael-jordan-kobe-bryant-similarities-luke-walton-says/
資料來源:https://www.essentiallysports.com/nba-news-you-bit-me-journalist-reveals-how-his-michael-jordan-celebration-lead-to-a-colleagues-injury/
資料來源:https://www.foxnews.com/sports/ex-cavaliers-craig-ehlo-ron-harper-michael-jordan-the-shot
資料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terencemoore/2020/04/28/its-29-years-later-and-michael-jordan-needs-to-get-over-isiah-thomas-the-bad-boys-and-the-non-handshaking-thing/#35a32751137d
歡迎追蹤專欄或FB專頁 04看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0404jay/?epa=SEARCH_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