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Wear 與 Apple Watch 交互設計對比


總結:安卓簡單易用 vs. 蘋果豐富強大

為了手錶換手機?換嗎?

兩相比較,兩大巨頭的設計理念基本相同,但具體的解決方案有所差異。安卓的交互邏輯簡單易懂,風格偏向扁平;蘋果的交互相對豐富多元,強調空間的層次感。蘋果略顯複雜的對話模式雖然有一定的學習成本,但習慣之後可能會更為高效。筆者本人就更加期待蘋果的這套交互系統。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孰強孰弱,還有待真機體驗。

另外悲催的一點,是目前這兩個系統的手錶不能相互相容,安卓和蘋果的使用者如果真的喜歡上對方的手錶,那恐怕就要換一台手機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今後果粉和安卓粉互黑時又多了一個槽點。

獨立的智慧手錶?不,是更加便捷的資訊交互介面。

目前,谷歌和安卓手錶目前本質上都是一個資訊展示的介面,大部分資料運算都是在手機上進行的。開發者需要在手機App中嵌入支援手錶功能的擴展包。實際使用中,使用者在手錶上啟動程式,然後通過藍牙和手錶管理模組(蘋果是WatchKit Extension, 安卓是Google play service) 調用手機上對應的程式進行後臺運算,再返回結果到手錶上進行顯示。換句話說,現在的智慧手錶,如果離開了手機和藍牙連接,就不再那麼「智慧」了。

為什麼兩家公司都採用了這樣的做法?我們認為既有技術上的約束,也有商業上的考慮。

首先是為了降低手錶功耗,延長電池續航能力。續航能力是目前使用者對於可穿戴設備關注的焦點。Moto 360和LG G watch目前實測待機時間基本在一天到一天半左右。蘋果CEO庫克也閃爍其詞的間接承認蘋果手錶的待機時間大概不會超過1~2天。這樣的約束下,電池計量能省一點就是一點。

把軟體功能做輕,也有利於「試水」和驗證市場。智慧手錶作為一個新的品類,目前還未經過市場和使用者的檢驗。到底有多少使用者願意買單,市場能否逐步上量成熟,都還是未知數。與其做一個大而全的萬能俠,不如先做個輕量化的探路者。

不過蘋果也給自己留了個後路,稱明年稍晚些時候會提供手錶原生軟體(Native Apps)的開發工具。也就是說,在技術和架構上,蘋果是預留了開發手錶原生App的介面的。但開放這個介面的前提,是智慧手錶這個新品類得到使用者和市場的認可。若將來電池耗電的瓶頸能夠解決,使用者單獨佩戴智慧手錶的習慣逐漸形成,智慧手錶才有必要越來越獨立于手機存在,才有必要讓更多手錶的本地應用出現。


反思:還有第三種可能嗎?

或許蘋果和谷歌的這些努力都不入您法眼。那麼,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當然不是!如果你喜歡超長待機,簡單可靠,可以選擇Pebble Watch。其電子墨水圖元風簡潔可愛,同時相容安卓和iOS短信寄件提醒,待機可長達一周,可謂宅男賣萌利器;如果你是運動和資料控,則可以試試微軟最新的運動手環。雖醜、但全能。自帶n個感應器、又具備簡單的手機資訊推送功能,給你全方位掌控的快感;如果你認為智慧手錶一定要獨立于手機存在,則可以去試用一下三星的Gear S,超大麯面螢幕,自帶上網功能,可隨時隨地接打電話,逼格爆棚;如果你思來想去,還是喜歡傳統手錶的造型,則可以關注一下Withings的Activity,或許能滿足保守悶騷的您的「顏控」欲... ...

在與使用者的交談中,我們也發現,其實手錶的交互也不一定非要那麼的「輕」。很多使用者其實更願意去「玩」手錶,比如換裝各種個人化錶盤,加裝「反人性的」輸入法,在手錶上玩小遊戲等。

再往前展望,其實智慧手錶還有很多巨大的潛能,比如針對手勢開發的體感遊戲,比如把手錶作為隨身控制器,去和越來越多的智慧設備互動,控制智慧汽車,管理智慧家居設備等等。或許未來的智慧手錶真的能取代手機,成為「去App化」的下一個互聯/物聯網入口... ...真是越想越激動呢。

本文作者是林宜立,出門問問產品經理,對智慧手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入他們的Android Wear 智慧手錶QQ群138050430

[本文來自讀者的投稿,不代表36氪立場]


資料來源:36K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 1 2 3 >
標籤: Android Wear  Apple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