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Magic Leap 的一些猜想
眾所周知,Magic Leap很神秘,拿了一筆大錢,卻讓很多人捉摸不透。身為Gizmodo資深記者的Sean Hollister好奇難耐,決定通過種種管道嘗試推測還原出Magic Leap的真實面目。來看看他的猜測和分析:
直入主題吧。如果我沒猜錯的話,Magic Leap想做的,應該是一款可以讓計算圖形和現實世界無縫融合的增強版Google Glass:頭戴設備配上光纖投影儀,超強透鏡,以及數量非常多的攝像頭。
專利和技術層面
Eric Seibel教授此前一直在研究一種新的醫學內窺鏡,利用光纖可以讓這種內窺鏡看到人體內極細微的組織。光纖內窺鏡的原理主要是用壓電性去促使光纖頂端以螺旋圖樣轉動,以掃描出更高品質的圖像。有趣的事情在於,如果我們把光聚集在轉動的光纖頂端以繪製圖像,這套相同的系統就相當於兩個光纖投影儀,可以利用這種光纖投影技術結合其他設備來創造3D顯示效果。
Seibel的團隊正在研究這種技術,他們甚至已經在一些原型頭盔顯示器上嘗試demo了。這種技術的一大優點是,相比LCD和OLED等要來得實用、便宜,並且體積更小,小到甚至可以內嵌到眼鏡裡。
這可能是Magic Leap請來Seibel的小夥伴Brian Schowengerdt的原因。Schowengerdt也説明Magic Leap獲得國防部15萬美元的捐助,用以開發一項超高解析度的光纖掃描顯示技術。
事實上,Magic Leap的許多專利應用都是圍繞如何把光從光纖反射到眼球裡進行的。這些專利能夠讓我們推測出,他們究竟應該怎麼從「把圖像反射進眼球裡」這一步跨越到「讓空中出現一個虛擬實體」這一步來。
要創造出讓大腦深信不疑的AR是很難的,我們用眼睛看一個物體時是同時專注不同景深距離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平的截面,外界反射了許多不同角度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這也是類似Google Glass這種頭戴顯示器體驗效果不好的問題:我們需要光線從兩側等多個角度反射進我們的眼睛,也因此我們的視角比較狹小。
為了解決這一點,就必須要有能記錄頭部和視角移動變化的設備,讓CG虛擬物體和現實世界裡的光線能夠隨著不同角度的變化進行調整,達到虛擬物體真正佔據了某一塊空間的逼真效果。
而Magic Leap的許多專利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這項專利可以用來說明如何利用LCD 「occlusion mask」來擋住現實世界裡虛擬物體佔據的位置所反射出來的光線,讓虛擬物體不會失真;這項專利則展示了怎樣把光反射穿透過眼鏡大小的透鏡組,讓人可以在視線範圍內的任意地方看到CG虛擬物體;這項由NASA授權的專利,則說明了如何利用一系列裝置攝像頭讓軟體系統知道人在現實世界中的位置和運動情況;這一項專利,則是基於這種位置運動資訊,如何對CG虛擬物體進行不同視角的顯示調整。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隻浮在空中的鯨魚,應該還可以繞著這只鯨魚從各種角度邊走邊看;這項專利,則描述了如何利用眼鏡裡內嵌的攝像頭追蹤眼球注意力。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Magic Leap將要依靠這一項專利實現核心效果:利用數位光場技術,讓CG虛擬物體看起來像是真的在現實世界裡佔據了一塊具有景深的空間。
Magic Leap想要讓我們像注視現實世界裡的一把椅子那樣注視虛擬世界裡的一個CG物體。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他們似乎要根據人們眼睛注視的深度來把3D物體相應的切割成不同的片層,然後再依據你的眼球注意點來把最合適的那部分片層展現出來。
一些非常有趣的招聘資訊
我找了一些Magic Leap的招聘啟事,裡面的相關描述也蘊含一些很有趣的資訊:Magic Leap並不打算把產品做成一個巨大笨重的設備,事實上他們招聘了一堆硬體工程師,準備研製相應的工具來改善目前已有的巨大的原型產品。
有多條招聘資訊暗示出Magic Leap最後可能做出一款依賴智能手機樣式等移動元件和安卓作業系統的產品。某些招聘啟事的描述甚至還相當具體:四核移動處理器、蜂窩無線電信號、GPS、噪音消除耳機、3D深度感應相機等等詞語都曾出現過。實際上,Magic Leap確實說過這種可穿戴設備上將會「安裝一個很廣的深度感應器」,用來在室內空間創造3D虛擬實體——跟Google的Project Tango會很不一樣。
關於語音工程師的招聘啟事則暗示了我們另外一些Magic Leap可能有的技術:語音辨識(voice recognition)、網真(telepresence)、現場音效(live voice),以及聲音傳送和再現(music transmission and reproduction)。也許Magic Leap還想要讓我們隨時能在虛擬世界裡欣賞震撼逼真的樂隊現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