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 裏的 Android 世界和智能手錶
編者按:在昨晚的Google I/O大會後,出門問問工程總監,前IBM Watson研發人員沈李斌想談談Android系統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策略,以下是內容:
今天凌晨,Google I/O的主題很明確:Android。
Google的Android世界
Google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佈局:在Android的世界裏,位於中心位置的Android手機是計算和控制的中心,而Android Wear手錶是貼身的交互設備,會成為人與物理和信息世界的交互中心。手機和手錶能夠和各種Android系統相連,例如Brillo智能家居設備,Android Auto汽車設備,以及Android TV等。
圖:Google的Android世界
對很多人來説,Google這一次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驚喜。坦率地説,這一次的Google I/O上,Google並沒有推出新的理念,而更多的是完善既定的宏偉佈局,優化產品體驗。
更注重交互體驗的Android Wear
Google強調了手錶的貼身性,將Android Wear手錶作為整個戰略佈局的極其重要的一環,把手錶的貼身體驗做得更加精細。
例如,這次主推的一個功能就是省電的屏幕常亮模式。這項功能很好地平衡了省電的硬指標和手錶屏幕交互的剛需。用户可以藉此舒適地來完成導航、查閲購物清單等長交互的任務。另一項主推的功能是用手勢來控制通知欄的翻頁,這樣徹底解放了雙手,使手錶更加得心應手。這一版的Android Wear也更新了Launcher的UI,使之能夠更快捷的啟動App。
Google着重介紹了Android Wear上的9款應用,無一不是體現了手表貼身交互的優勢。例如Foursquare的App可以當用户步入餐館的時候,利用Google Now的機制,實時地在手錶上推送推薦的菜目。在一款關於高爾夫球的App上,用户可以在手錶上實時地查看手錶傳感器採集的揮杆速度、角度和節奏的數據。
在智能手錶的操控上,點擊、姿勢控制和語音將會是主導的交互方式。特別是語音方面,由於可以和Google Now服務完美對接,語音將會是主導的輸入和主動搜索(proactive search)方式。根據Ticwear對其用户四個月的使用習慣的統計,80%的用户使用手錶上語音服務,平均每人每天調用15次語音服務。其中常用的有離線語音撥號、周邊各類POI點和天氣查詢。在Google Now和Ticwear上,用户可以方便地實現語音操控、語音回覆和生活垂直類服務查詢。
手錶與手環之爭
在手腕位置上,用户有傳統的佩戴習慣。目前市場上可以佔據手腕的可穿戴設備有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由於沒有太多智能或可以玩的東西,較難成為智能性交互平台。這一結論也得到了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 的數據支持:至少有一半左右的智能手環用户會在2015年切換到智能手錶上。
與手環相比,強調交互和智能的手錶(如Apple Watch和Moto 360)因為其豐富的功能、交互(屏幕、手勢、語音)和各式傳感器而更有想象空間。可以説,伴隨着Apple Watch的銷售,2015年是智能手錶元年。Android手錶也會藉助Android大平台,作為用户的貼身助手,完成對各種智能設備的連接。
Google的軟硬分離
智能手錶作為一個全新的交互設備,Google對Android Wear採取了閉源的策略,出發點是加強對軟硬件的控制,避免碎片化對用户和開發者帶來的困擾。然而,僅僅以閉源來控制碎片化,恐怕還是不夠的。由於Google對硬件缺乏有力的掌控,會誕生不同的基於Android的系統軟件,導致碎片化更為嚴重,使得用户體驗更為差異化。
對待同一個產品形態,Apple Watch則繼續走軟硬結合的模式,利用獨特的傳感器或使用場景而開發出不同於手機的體驗,同時激勵開發者利用其交互和智能上的可擴展性,開發出很多有意思的應用,從而形成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智能手錶的軟硬結合加開放生態,看起來更能保證一個更有品質和可能性的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Android Wear的未來持有樂觀的看法。對其他觀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華米公司CEO黃汪的文章談談我對Android Wear及手錶的看法
本文來自讀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場
資料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