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海盜頭子創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編者按:本文來自點融網旗下微信公眾號點融黑幫(微信號:DianrongMafia),作者鄭昕偉,點融網資深產品主管,主要負責點融資產端產品研發管理等工作,支付行業老混子。這個號聊技術聊久了,今天想聊點初創團隊的人文精神。

有三種最典型的團隊組織形式:工廠式、明星式和海盜式。今天和大家分別介紹下吧。

1. 工廠式團隊

大工業時代以來幾乎所有成功的商業巨頭,無一例外地以中心化決策、層級結構為管理核心來進行團隊運作。其實無可厚非,因為工業時代的核心訴求是更加精細化的分工,誰能夠在全球化工業大分工中掌握關鍵技術,誰就能站在利潤制高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嘛!而最強大的 “科技” 是什麼呢?我認為不是 iPhone 不是特斯拉,而是分分鐘組織起 10 萬個受過良好 “初步培訓” 的技術工人併為世界創造持續產出,這種強大的組織能力,就是工廠。

以工廠為組織模型的團隊,天然具備幾個特徵:中心化管理,分工明確,效率第一。直到今天,這種團隊模式也並不落後,工廠式團隊的氣質,是一種崇尚執行力,注重過程的工作狀態。為了提高哪怕一丁點的效率,也要不停的覆盤推演,改進優化。

今天的一些 O2O 創業團隊,其勝負手往往並不是產品有多美觀,用户體驗多極致,APP 做的多優質,其核心 KPI 是人均單量。美甲,代駕,專車,房產,外賣等 O2O 大領域中的佼佼者,口中炫耀的核心數據往往都是成單量和人均單量,成單量反映了市場佔有率,而人均單量,則是團隊執行力和執行效率的最直觀的體現。只有大幅度提高效率,才能讓所謂 “傳統行業” 聞風喪膽。某房產領域的 O2O 創業團隊,人均單量竟然做到了傳統門店經紀人的 5 倍以上,這樣的效率怎麼可能打不贏呢。正所謂最差的用户體驗是根本不打開,核心服務做不好,APP 做出裸眼 VR 的效果也是白搭。

如果你正在創辦一家O2O 領域的創業公司,碰巧你又是一個崇尚執行力和效率優先的管理者,那麼恭喜你,你有很大機會做成。當然,管理工廠型團隊並不容易,利用好技術手段來管理 O2O 領域的工廠團隊更難,數據化管理是另一個很大的話題,也是 O2O 領域創業公司真正的 “核心技術”,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咱們找時間單獨聊一篇。

2. 明星式團隊

其實也好理解,一部電影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角的發揮,一個足球隊或者籃球隊的戰績,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心球員的能力。類似的組織形式還有很多,像律師事務所,以味道取勝的飯店等等。這種組織形式,個人價值體現會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戰績;相反,一部電影甚至有一大半的成本是演員的片酬,明星隊員的消耗,也是整個團隊的主要成本。

(火蜜勿噴,請允許我放這張照片)

明星型團隊的特徵:明星隊員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團隊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讓明星隊員的個性和才華得到充分的施展,甚至,團隊的成敗可以約等於個人的成敗。這種團隊的氣質,其實是對某個個人的性格,風骨,創造力的無限崇拜,不分對錯,無論過程,只看結果。這樣的氣質會帶來很大的優勢,因為明星效應會產生傳播和粉絲,但也有一個嚴重的後遺症:團隊本身存在巨大風險。因為團隊成敗看結果,而明星依舊是明星。

現在你腦子裏應該會閃現出很多個著名創業大神了吧,喬布斯,雷軍,張小龍等等。錯!他們帶出來的團隊都不是這樣的團隊,我相信 iPhone6789 仍然會賣瘋掉,不會因為喬老爺的離去而退散。但請你腦補一下:早期的錘子手機,早期的 Tesla,Linus 博士,甚至早期的創新工場。如果一年前的 T1 沒有了老羅,25 萬台出貨?做夢呢吧!明星畢竟是明星,錘子還是撐過來了。請再腦補一個場景,如果老羅在半年前沒有拿到投資真的認栽,錘子科技可能就真的沒了,但是老羅終究還是那個老羅,piapia 抽自己幾巴掌再開個發佈會説段單口相聲搞出個鏟子汽車來,一點都不奇怪。我猜幾位大神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着手把團隊打造成另一種氣質的隊伍,這就是第三種團隊:海盜團隊。(插一句:現在仍然以一己之力 Rock the world 的人:Linus 博士)

3. 海盜式團隊

是我個人比較崇尚的一種初創團隊組織方式,有幾個特徵:去中心化,各司其職,目標一致,結果導向。這和開篇的互聯網上所謂的海盜精神相差還是蠻遠的,因為那些其實是對海盜船運作的誤解。海盜並不自由,工種嚴格約束。也並不開放,不歡迎別的文化,甚至不歡迎別的海盜。不創造,因為貴。能不破壞就不破壞,也是因為貴。從頭到腳透着一股實用主義的氣質,這種氣質和創業團隊尤其契合。因為資源不足,所以能拿來就拿來,所謂” 微創新 “嘛。事情能落地的先落地,小額迭代總比” 理性創造 “要成本低。畢竟人類是低熵物種,哪有那麼多創新,真能全民創新,那創新就不是創新了,是工業。創新説難聽點是變異好不好,看造化拼慧根講概率的,所以不做中心化管理不限制任何創新的可能性。注重積累注重知識,裁縫和醫生在海盜船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你是不是也在創業的過程中哀歎過無數次缺個 CTO 啊?

海盜們日常各司其職,但是有些重大決策上,是絕對嚴格的,比如航向。如果一個水手膽敢跑到船長的面前説咱們航向不對,海盜船長最正常的做法是:直接扔海里餵魚!創業過程中何嘗不是如此,初創團隊對大方向的搖擺不定,幾乎可以説是滅頂之災。創業艱辛,團隊是要吃飯的,任何影響出結果的事情都不能在初創團隊中被允許,只有出結果,過程才有意義;一旦出了結果,過程就會很有意義。

創業維艱,成功的創業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創業者各有各的不幸。打個比方,創業就像是不會游泳的人艱難的一步一步的淌過水流湍急的河。每一次遲疑都會增加死亡的危險,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石頭在哪,每一次腳踏實地的產出就會增加一線生機。

許多互聯網公司的許多管理,其實都有對這些團隊氣質的嚮往。提倡小團隊,甚至內部孵化,是對去中心化的嘗試,提倡團隊服務意識,各種大口號:” 讓天下沒有難 XX 的 XX!“,各種期權激勵,都是希望員工和公司利益綁定,目標一致。剛剛看到一個新名詞叫” 合弄制:矽谷的新管理潮流 “,核心思路其實也是去中心化和結果導向的一種嘗試。

海盜船團隊的管理方式由於其各司其職,尊重知識積累,還會催生一些更激進的人文氣質,那就是工匠精神和極客精神。

其中每一個都可以單獨開一篇詳聊,這裏先開個頭。每一個海盜成員,都要完成非常獨立且不容有錯的工作,不然很可能整個團隊葬身海底,而且只要是其職責範圍內,都會以相當” 殘暴 “的方式把自己的工作內容做到極致,所謂工匠精神,就是 “自謂虐求圍觀”,把一份手藝精進優化到旁人看來很多餘的地步,其實已經不是在做一份手藝,而是已經上升到戰勝自我的精神訴求的層面來獲取同伴甚至是更大範圍的認同。極客精神則更奇葩,是對個人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極致要求,講究的是 “約定優於配置” 的 “零溝通” 的藝術。(再插一句:現在仍然以一己之力 rock the world 的人 Linus 博士正是這種精神的代表)



本文來自讀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場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並且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道,請戳這裏告訴我們!”


資料來源:36K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