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Google和Facebook在哪裏?
編者按:最近似乎大家不怎麼炒技術泡沫論了,但另一場大討論開始塵囂日上——社交、移動和雲計算推動的這波技術創新可能快要結束了,下一波技術創新會是什麼呢?在巨頭搶位前沿領域的情況下,初創企業還有沒有機會呢?如何才能挖掘出下一個Google和Faebook?我們看看FirstMark的VC Matt Turck是如何思考的。
過去幾個月,圍繞着獨角獸和泡沫之爭似乎開始暫告一段落,對經濟崩潰的恐懼並未變成現實(至少目前沒有)。
相反,現在冒出了另一場討論,這場討論的重要性可能還要大。那就是技術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未來10年哪個領域會冒出又一個Google和Facebook呢?
促使這場討論的,是大家普遍感覺由社交、移動和雲推動的最近這波大的技術創新已經快結束了。這一波創新冒出了許多偉大公司,大家擔心是不是還有空間留給更多“類型明確”的初創企業。這個世界還需要另一個Snapchat嗎?或者是另一個市場,按需型公司,食品初創企業,P2P借貸平台?現在難道不是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一家SaaS公司了嗎?
有一組似乎相互各異的技術也許屬於“前沿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車、空間技術、基因組學、神經系統科學,可能還包括區塊鏈,這往往取決於你問的是誰。
風投界似乎對主題存在分歧。炒作肯定是起來了,VC的錢也砸進去了,但我內心的感覺是,許多投資者對那些領域的感覺是不安的。許多人擔心“前沿技術就是新的清潔技術”:這個跡象表明VC只是倉促地進入自己一無所知的領域,絕望地想找到下一個大事物。
而且顯然從本篇文章來看,我是前沿技術的狂熱粉絲——但希望作為一個投資者自己不會盲目迷戀。
為前沿技術辯護
“前沿”這個詞我喜歡,因為它非常鮮明地點出了所牽涉到的機遇與風險。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機會很大,刺激,甚至還有一絲浪漫的味道。但這也可能是你的葬身之地。
一點思考:
首先,前沿技術很了不起。對此任何內心具備一定極客精神的人很難不感到興奮。我們在討論的是眼前出現的一個全新世界,一個不僅20、30年甚至2、3年前還完全只會在科幻小説出現的世界。令我着迷的是,所有那些領域都正在從科學項目變成能用的功能產品。這是非常壯觀的場景,而且是真正的指數級的變化節奏。(比方説可以看看Chris Dixon的這篇文章)
其次,這組技術之間的差異未必像乍看之下那麼大。這些領域大多有一個核心的共同點,那就是新發現的、足夠迅速且便宜地捕捉、處理和分析大規模數據的能力。當然,物聯網、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車等也受益於許多的其他趨勢(移動、雲計算),但是最根本的還是數據——這些都捕捉了海量的數據,並且在根本上是由數據和AI(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推動的。
第三,這是不可避免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説,VC 是看門人,但最終創業者才是大巴的司機。在今天,前沿技術越來越成為許多最聰明的極客怪想要攻關的東西。不同的前沿技術處在炒作週期的不同階段。但就整體而言,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發展的。
就投資角度看,有什麼棘手之處?
在有開源、AWS以及精益創業方法論之前,任何初創企業想要開發一款產品動輒就要上百萬的VC資金(大部分錢都交給Sun和Oracle了)。然後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裏,初創企業得以用更少的錢更快地做更多的事。更快的產品/市場匹配成為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説,前沿技術是一種復古。很多時候這牽涉到了某種“深度技術”的開發,而不是組裝之前的現有技術。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涉及到硬件的話,情況會更加棘手,而現在頗多都是這種情況。
此外,按照定義,前沿技術初創企業的運作尚處在非常早期階段。任何使用他們產品的客户都屬於超級早期的採用者,往往處在深度試驗模式。
因此,跟非前沿技術的同行相比,前沿技術初創企業A、B輪在發展勢頭和指標方面往往表現得過於“滯後”。比方説,美國大多數物聯網初創企業似乎都需要完整的A輪(除了大型的種子輪以外)才能交付產品。等到可以在B輪亮相的時候,他們有希望取得一些早期的銷售成功,但出貨量上一般都不會太大,大到他們可以宣稱自己最終其實就是做軟件和數據。
有時候,發展勢頭會進一步受到監管的約束,比如説無人機、無人車以及基因組技術就是這樣。
指標的缺少令投資者感到不安。如果你沒有MRR和流失數字,那在信心方面得有飛躍,而這總是挺嚇人的。要想確保信心不失,前沿技術投資者需要深入到許多新的技術領域——而這需要大量工作才能做好,可能還會後患無窮。做出這筆投資你可能感覺挺舒服,但你不清楚下一輪的投資者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覺——作為早期階段投資者,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偶爾需要在後幾輪給予那家公司比一般更多的支持。
新的在位者胃口很大
前沿技術初創企業還有一個額外的有利因素。
在技術領域,總會有一頭800磅的大猩猩站在某處。1990年代時,VC會問創業者“微軟會不會馬上就能複製這個?”在2000年代,問題會變成“Google為什麼不能做這個?”但是對於互聯網的大部分歷史來説,初創企業所面臨的,是一個相對奢侈的局面:即他們的對手大都是笨重、緩慢的非技術型在位者。
時過境遷,今天的初創企業所面臨的在位者越來越不一樣——不久之前的初創企業,但是現在已經羽翼豐滿。這個名單都是現在已經非常出名的公司:Amazon、蘋果、Google、Facebook、Salesforce。其他的像Uber、Tesla或者SpaceX也在迅速加盟這個俱樂部。
這些“新的在位者”行為跟老的那批很不一樣——他們是數字原生的,有進取心,行動快速。他們痴迷於自己的顛覆,願意採取登月行動。
而且他們全都盯上了前沿技術,嘴裏説着:“這是我的。”這一切發生得非常快。對於全新的初創企業來説,大部分的前沿技術領域留給他們的時間窗口都不多了,因為大型的在位者很快就嗅到了味道。Google通過收購Nest迅速進入物聯網,Facebook基本上憑藉着Oculus這一單生意一躍成為現代VR玩家,無人車似乎從一開始就在Google、Uber、Tesla等的競爭中成形。Amazon做出了第一款真正的物聯網熱門產品(Echo),其無人機計劃也比任何初創企業或者Kickstarter項目來得更具實質性(Google也是這樣)。
AI這塊正在面臨一個終極戰場,每個人都已經殺得刺刀見紅。
在擁有海量數據方面,關於新的在位者強大優勢的討論已經夠多了。不過這其中有一件事情挺微妙的——我知道的一些最聰明、技術功底最深的創業者,現在正致力於讓AI利用少量數據就能工作,而且做得已經相當好了。但是距離目標還相當遠,而且優質數據的規模的確很重要。
當然,在位者願意並且能夠不惜代價吸引和獲得頂級人才,比如通過提高報酬、收購初創企業,或者偶爾玩點小手段(Uber就把CMU的整個機器人部門給挖了)。
另一方面,新的在位者也開源了大量的技術(Tensor Flow等)。你可以把這個視為“無害”,或者看作是非常有效的戰術武器,用以(先於初創企業)宣告自己在關鍵領域的領地,並且通過滿足自己的頂級人才改變世界的需求來挽留精英,怎麼看要取決於你憤世嫉俗的程度。
新的在位者對前沿技術的胃口無疑已經令一部分創業者一夜暴富,不管他們的手段是直接的(Nest、Dropcam、Oculus、Skybox、DeepMind、Otto),還是間接的(給非技術在位者造成壓力,迫使對方收購相關技術初創企業,如Cruise)。並且這也給他們的投資者創造了鉅額彙報。此外還發生很多小一點的收購,尤其是在AI方面,從財務方面來説這些對創始人挺划算的。實際上,AI投資的關鍵困難之一就是太多公司太快就被吞掉了。
但是,對於那些對獲得快速回報不那麼感興趣,決意跑馬拉松,一心只想成為明日的Google或者Facebook的前沿技術創業者來説,成功之路已經變窄了。
我要尋找什麼
鑑於此,我要尋找什麼樣的技術初創企業呢?
有非常高智力的技術創始人。當然,任何一個初創企業你都希望有聰明的創始人。但考慮到前面這一切,前沿技術的創始人必須智力過人,在所從事的領域必須有深厚的技術知識,而且還應該具備豐富的相關專業經驗。這些精英中的精英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尋找跡象,不過前沿技術往往是技術領域博士(或者輟學博士生)的領地,最好是頂級院校。
深度聚焦客户。上述類型創始人的關鍵風險之一是“他們純粹為了技術而做技術。”你當然希望創始人要面向客户,並且在公司的非常早期階段至少樂於跟一位關鍵beta客户打交道。
實用主義與耐心。在早期、未明確但已經有競爭的市場裏,這一點尤其重要。這可以意味着保持低的燒錢率,確保公司在市場真正起來的時候仍然活着。活着建設一支至少部分國際化分佈的團隊,因為你可能沒有辦法跟Google活着Faebook在舊金山活着紐約這樣的地方爭奪深度學習人才。
審慎的市場定位。説易行難,但是還是要避免進入遲早可能直接跟巨頭競爭的領域(比如説AI、圖像識別、視頻識別或者語言翻譯等)。其他的都是一樣的,比如説在初始市場定位方面,做企業側要比做消費者市場更安全,垂直行業要比水平安全,工具比平台安全等。只要有可能,就要比自己定位為多個平台之間的黏合劑——比方説,實現跨所有VR頭戴設備兼容性的解決方案。或者在平台與最終用户之間充當“最後一公里”。
尤其是在AI領域,短期要清晰聚焦於智能數據獲取策略(這個主題方面有一篇文章寫得很棒),並且在中期要形成數據網絡效應。
結論
我認為目前的這波創新(移動、雲)還沒有結束,還會繼續產生偉大公司。大量行業(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仍然處在採用這些技術的早期階段。
與此同時,儘管前沿技術覆蓋了不同領域,並且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從整體來看它們引領的未來是不可避免的。這也許會對投資者構成有趣的挑戰,但世界就是這麼發展的,魔鬼已經被從瓶子裏放出來了。對於創業者來説,只要你瞪大眼睛仔細盯住,也許現在就是創業的最好時光之一。
資料來源:36Kr
過去幾個月,圍繞着獨角獸和泡沫之爭似乎開始暫告一段落,對經濟崩潰的恐懼並未變成現實(至少目前沒有)。
相反,現在冒出了另一場討論,這場討論的重要性可能還要大。那就是技術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未來10年哪個領域會冒出又一個Google和Facebook呢?
促使這場討論的,是大家普遍感覺由社交、移動和雲推動的最近這波大的技術創新已經快結束了。這一波創新冒出了許多偉大公司,大家擔心是不是還有空間留給更多“類型明確”的初創企業。這個世界還需要另一個Snapchat嗎?或者是另一個市場,按需型公司,食品初創企業,P2P借貸平台?現在難道不是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一家SaaS公司了嗎?
有一組似乎相互各異的技術也許屬於“前沿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車、空間技術、基因組學、神經系統科學,可能還包括區塊鏈,這往往取決於你問的是誰。
風投界似乎對主題存在分歧。炒作肯定是起來了,VC的錢也砸進去了,但我內心的感覺是,許多投資者對那些領域的感覺是不安的。許多人擔心“前沿技術就是新的清潔技術”:這個跡象表明VC只是倉促地進入自己一無所知的領域,絕望地想找到下一個大事物。
而且顯然從本篇文章來看,我是前沿技術的狂熱粉絲——但希望作為一個投資者自己不會盲目迷戀。
為前沿技術辯護
“前沿”這個詞我喜歡,因為它非常鮮明地點出了所牽涉到的機遇與風險。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機會很大,刺激,甚至還有一絲浪漫的味道。但這也可能是你的葬身之地。
一點思考:
首先,前沿技術很了不起。對此任何內心具備一定極客精神的人很難不感到興奮。我們在討論的是眼前出現的一個全新世界,一個不僅20、30年甚至2、3年前還完全只會在科幻小説出現的世界。令我着迷的是,所有那些領域都正在從科學項目變成能用的功能產品。這是非常壯觀的場景,而且是真正的指數級的變化節奏。(比方説可以看看Chris Dixon的這篇文章)
其次,這組技術之間的差異未必像乍看之下那麼大。這些領域大多有一個核心的共同點,那就是新發現的、足夠迅速且便宜地捕捉、處理和分析大規模數據的能力。當然,物聯網、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車等也受益於許多的其他趨勢(移動、雲計算),但是最根本的還是數據——這些都捕捉了海量的數據,並且在根本上是由數據和AI(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推動的。
第三,這是不可避免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説,VC 是看門人,但最終創業者才是大巴的司機。在今天,前沿技術越來越成為許多最聰明的極客怪想要攻關的東西。不同的前沿技術處在炒作週期的不同階段。但就整體而言,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發展的。
就投資角度看,有什麼棘手之處?
在有開源、AWS以及精益創業方法論之前,任何初創企業想要開發一款產品動輒就要上百萬的VC資金(大部分錢都交給Sun和Oracle了)。然後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裏,初創企業得以用更少的錢更快地做更多的事。更快的產品/市場匹配成為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説,前沿技術是一種復古。很多時候這牽涉到了某種“深度技術”的開發,而不是組裝之前的現有技術。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涉及到硬件的話,情況會更加棘手,而現在頗多都是這種情況。
此外,按照定義,前沿技術初創企業的運作尚處在非常早期階段。任何使用他們產品的客户都屬於超級早期的採用者,往往處在深度試驗模式。
因此,跟非前沿技術的同行相比,前沿技術初創企業A、B輪在發展勢頭和指標方面往往表現得過於“滯後”。比方説,美國大多數物聯網初創企業似乎都需要完整的A輪(除了大型的種子輪以外)才能交付產品。等到可以在B輪亮相的時候,他們有希望取得一些早期的銷售成功,但出貨量上一般都不會太大,大到他們可以宣稱自己最終其實就是做軟件和數據。
有時候,發展勢頭會進一步受到監管的約束,比如説無人機、無人車以及基因組技術就是這樣。
指標的缺少令投資者感到不安。如果你沒有MRR和流失數字,那在信心方面得有飛躍,而這總是挺嚇人的。要想確保信心不失,前沿技術投資者需要深入到許多新的技術領域——而這需要大量工作才能做好,可能還會後患無窮。做出這筆投資你可能感覺挺舒服,但你不清楚下一輪的投資者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覺——作為早期階段投資者,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偶爾需要在後幾輪給予那家公司比一般更多的支持。
新的在位者胃口很大
前沿技術初創企業還有一個額外的有利因素。
在技術領域,總會有一頭800磅的大猩猩站在某處。1990年代時,VC會問創業者“微軟會不會馬上就能複製這個?”在2000年代,問題會變成“Google為什麼不能做這個?”但是對於互聯網的大部分歷史來説,初創企業所面臨的,是一個相對奢侈的局面:即他們的對手大都是笨重、緩慢的非技術型在位者。
時過境遷,今天的初創企業所面臨的在位者越來越不一樣——不久之前的初創企業,但是現在已經羽翼豐滿。這個名單都是現在已經非常出名的公司:Amazon、蘋果、Google、Facebook、Salesforce。其他的像Uber、Tesla或者SpaceX也在迅速加盟這個俱樂部。
這些“新的在位者”行為跟老的那批很不一樣——他們是數字原生的,有進取心,行動快速。他們痴迷於自己的顛覆,願意採取登月行動。
而且他們全都盯上了前沿技術,嘴裏説着:“這是我的。”這一切發生得非常快。對於全新的初創企業來説,大部分的前沿技術領域留給他們的時間窗口都不多了,因為大型的在位者很快就嗅到了味道。Google通過收購Nest迅速進入物聯網,Facebook基本上憑藉着Oculus這一單生意一躍成為現代VR玩家,無人車似乎從一開始就在Google、Uber、Tesla等的競爭中成形。Amazon做出了第一款真正的物聯網熱門產品(Echo),其無人機計劃也比任何初創企業或者Kickstarter項目來得更具實質性(Google也是這樣)。
AI這塊正在面臨一個終極戰場,每個人都已經殺得刺刀見紅。
在擁有海量數據方面,關於新的在位者強大優勢的討論已經夠多了。不過這其中有一件事情挺微妙的——我知道的一些最聰明、技術功底最深的創業者,現在正致力於讓AI利用少量數據就能工作,而且做得已經相當好了。但是距離目標還相當遠,而且優質數據的規模的確很重要。
當然,在位者願意並且能夠不惜代價吸引和獲得頂級人才,比如通過提高報酬、收購初創企業,或者偶爾玩點小手段(Uber就把CMU的整個機器人部門給挖了)。
另一方面,新的在位者也開源了大量的技術(Tensor Flow等)。你可以把這個視為“無害”,或者看作是非常有效的戰術武器,用以(先於初創企業)宣告自己在關鍵領域的領地,並且通過滿足自己的頂級人才改變世界的需求來挽留精英,怎麼看要取決於你憤世嫉俗的程度。
新的在位者對前沿技術的胃口無疑已經令一部分創業者一夜暴富,不管他們的手段是直接的(Nest、Dropcam、Oculus、Skybox、DeepMind、Otto),還是間接的(給非技術在位者造成壓力,迫使對方收購相關技術初創企業,如Cruise)。並且這也給他們的投資者創造了鉅額彙報。此外還發生很多小一點的收購,尤其是在AI方面,從財務方面來説這些對創始人挺划算的。實際上,AI投資的關鍵困難之一就是太多公司太快就被吞掉了。
但是,對於那些對獲得快速回報不那麼感興趣,決意跑馬拉松,一心只想成為明日的Google或者Facebook的前沿技術創業者來説,成功之路已經變窄了。
我要尋找什麼
鑑於此,我要尋找什麼樣的技術初創企業呢?
有非常高智力的技術創始人。當然,任何一個初創企業你都希望有聰明的創始人。但考慮到前面這一切,前沿技術的創始人必須智力過人,在所從事的領域必須有深厚的技術知識,而且還應該具備豐富的相關專業經驗。這些精英中的精英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尋找跡象,不過前沿技術往往是技術領域博士(或者輟學博士生)的領地,最好是頂級院校。
深度聚焦客户。上述類型創始人的關鍵風險之一是“他們純粹為了技術而做技術。”你當然希望創始人要面向客户,並且在公司的非常早期階段至少樂於跟一位關鍵beta客户打交道。
實用主義與耐心。在早期、未明確但已經有競爭的市場裏,這一點尤其重要。這可以意味着保持低的燒錢率,確保公司在市場真正起來的時候仍然活着。活着建設一支至少部分國際化分佈的團隊,因為你可能沒有辦法跟Google活着Faebook在舊金山活着紐約這樣的地方爭奪深度學習人才。
審慎的市場定位。説易行難,但是還是要避免進入遲早可能直接跟巨頭競爭的領域(比如説AI、圖像識別、視頻識別或者語言翻譯等)。其他的都是一樣的,比如説在初始市場定位方面,做企業側要比做消費者市場更安全,垂直行業要比水平安全,工具比平台安全等。只要有可能,就要比自己定位為多個平台之間的黏合劑——比方説,實現跨所有VR頭戴設備兼容性的解決方案。或者在平台與最終用户之間充當“最後一公里”。
尤其是在AI領域,短期要清晰聚焦於智能數據獲取策略(這個主題方面有一篇文章寫得很棒),並且在中期要形成數據網絡效應。
結論
我認為目前的這波創新(移動、雲)還沒有結束,還會繼續產生偉大公司。大量行業(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仍然處在採用這些技術的早期階段。
與此同時,儘管前沿技術覆蓋了不同領域,並且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從整體來看它們引領的未來是不可避免的。這也許會對投資者構成有趣的挑戰,但世界就是這麼發展的,魔鬼已經被從瓶子裏放出來了。對於創業者來説,只要你瞪大眼睛仔細盯住,也許現在就是創業的最好時光之一。
資料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