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已經過時,蜂巢新網絡崛起
編者按:Arjun Sethi是SocialCapital合夥人,Yahoo前員工,MessageMe聯合創始人兼CEO。他最近與Andy Artz合作寫了一篇有關網絡未來形態的文章,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框架來解釋各大社交網絡以及平台的演進趨勢。文章分析了現有網絡的弊端,認為未來的網絡必須發展為蜂巢的形態,並且組成網絡的節點必須具備蜂羣思維才能生存。這個對未來的展望是一針見血還是牽強附會呢?
Facebook、Twitter 和Instagram,這三個原來都是把現有現實世界的關係搬到網上的革命性網絡。現如今,它們已經成為日漸老化的公用事業,用一個過時的版本支撐着這個社會化互聯網。
隨着Twitter、Facebook以及Instagram這些社交網絡變得越來越大,它們向名人、meme以及企業賬號這些超級節點愈發傾斜,比重大得已經不成比例。據估計,約8%的賬號都是假冒的垃圾機器人賬號。一般Instagram用户平均每天發貼2.69次,而粉絲數超百萬的用户的平均發帖數是8.58次。每天在Instagram上發出的照片有8000萬張,但是每個帖子的平均互動率僅為1.1%。在Instagram上,50%的帖子一般都是由不到3%的賬號生成的。Facebook略穩定一點,因為有個朋友數上限。儘管如此,有機分享(比如給Facebook feed發照片或者更新狀態)的複合年增長率也下降了21%。
在今天,光有“連接世界”已經不夠了。
想要生存的話,僅僅把網絡建起來已經不行了。你得建立一個蜂巢,並且最終建立起蜂羣思維。
網絡的存在危機
即便一些社交網絡已經發展到容納了數十億人羣,但溝通並沒有出現相應成比例的增長。你是添加了朋友或者粉了別人,但是能聊的就那麼多。Facebook朋友數超過500的用户活躍的聊天對象就是那10到20號人。類似地,Twitter粉絲數超過1000的用户只跟不到50粉絲建立了強連接。
Myspace用户增長快減少得也快。這是一個警醒,提醒我們網絡增長沒有帶來相應的業務價值提升的話是難以為繼的。網絡不能僅僅是中立的。還必須有幫助意義。
網絡連接不同的人,並且賦予他們許多溝通和交易的接觸點。網絡是組成系統的複合成分之間如何進行連接的中立表述。隨着網絡的成熟,我們開始看到全新事物的出現。
説到乘車出行,
説到社交,
説到購物,
連接的價值並不在於實現聯網。而是發表觀點,朝着結果採取行動。
蜂巢
一隻蜜蜂大約只有1/10克重。把蜂巢所有的蜜蜂加在一起也才有5到8磅重。但是把每一隻蜜蜂包括在內的蜂巢卻是個80磅的龐然大物,而它還不只有這些。
蜂巢是一個規模大於組成之和(1+1>2)的、演進的、更加智能的網絡:
因為交互頻度的增加,蜂羣行動可以更加智能,因為節點間摩擦減少,蜂羣可以執行除了傳輸數據以外的事情。它可以基於這樣數據做出響應並演進。蜂羣不僅僅是聯網更緊密。它還是有機的生物成分組成的更加稠密的羣體。
儘管表現還不明顯,蜂羣正在成為我們思考、表現和互動的核心方式。理解逐步浮出水面的人類蜂羣的最好方式,是觀察蜂羣在自然界是如何運作的。
交互頻度的增加:蟻羣像液體和固體一樣移動
蟻羣的同步性非常高,高到一大羣螞蟻可以緊密黏在一起,整體形成固態或者融為液體。蟻羣的黏度僅靠相互抓住或者放開就可以發生變化。它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蟻羣的螞蟻之間交互頻度很高。
對於螞蟻來説,溝通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如果你對蟻羣形成的球施加壓力,最接近頂部的螞蟻就會馬上行動,表現得好像死了一樣,從而提高蟻羣翻滾的靈動度。往蟻羣施加的壓力越大,為了吸收壓力,蟻羣表現出來的流動性就越強。互連在一起的螞蟻越多,它們共同能夠承受的壓力就更強。
螞蟻質之可以適應得這麼快,原因並不在於傳遞消息的內容,而在於螞蟻相互擠壓會觸發整個蟻羣的反應鏈。蟻羣之所以能夠組成救生筏避免溺水,用身體搭橋跨越鴻溝正因為此。
螞蟻的流動性讓它們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生存。除了南極洲以外,它們已經在每一個大洲完成殖民,佔據了地球陸地生物的15到25%。
企業的消費化:工作場所的大規模協調
像Google Apps for Work、Slack和GitHub這樣的工具讓我們的行為模式更像蟻羣。它們提高了組織內部的交互頻度。大家的溝通和任務切換可以更快,基於數據做出更明智的決定,並且使用更智能的工具相互溝通。
有了這樣人人可以訪問的共享工具後,我們就可以像蟻羣一樣相互依賴,到處走動,而不是被一個個小隔間隔離起來。
上左這幅圖顯示了惠普研究實驗室按照組織層級的電子郵件溝通模式。Youtube顯示的是開發者通過聊天進行協作的溝通模式。像電子郵件這樣的網絡模型,你得從一個人跳到另一個人才能獲得所需的信息。在蜂羣中,大家之間的實時溝通都是無縫進行的。
高頻度交互讓每個人都能達成共識並且同步工作:
這樣的網絡使得組織的智能化程度顯著提高,並且大家都圍繞着一個共同目標展開協調。隨着員工和工具之間的交互增加,企業可以根據蜂巢的需要從固態轉換成液態。
減少溝通摩擦:蜂羣運作像神經網絡
行動中的蜂羣跟人類大腦神經元的活動很像。所以它們才能夠在離開老巢數小時之內開闢出新巢來。
這不是通過集中式智能,靠蜂后扯開嗓子下命令來實現。相反,它是通過底層偵查蜂的溝通來做到的,這種方式減少了整個蜂羣的摩擦,使得快速集體決策成為可能。
蜂羣在舊巢廢掉之前有3天的時間去找新巢址。找到合適的家意味着要在以蜂后為中心的半徑1英里範圍內探查可能的地點。蜂后是不能自己出去選址的,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帶寬去處理偵查蜂找到的每一個可能巢位,並且迅速做出好的決策。
相反,新址選定是由佔整個蜂羣3%的偵查蜂來負責的。蜂羣要搬家時,大概50只偵查蜂就會被派遣出去尋找可能的新家。當一隻偵查蜂找到自己喜歡的巢址時,它就會跳起“搖擺舞”告訴其他偵查蜂具體位置在哪裏。偵查蜂會考察各種巢址,然後圍繞着它們認為有助於蜂羣生存的那個地方跳舞。
當大概有30只左右的偵查蜂聚集到新巢址時,蜂羣的其他人已經開始趕過來了。
在獨立個體的大規模協作方面,蜜蜂的決策流程減少了摩擦,能夠迅速且明智地對各種輸入進行評估。最終,30只蜜蜂決定了另外10000只的命運。
移動消息傳遞:微信蜂巢的形成
儘管像Instagram和Twitter這樣的網絡在逐漸消失,像微信這樣的聊天app卻是活力四射的蜂羣,正在煥發經濟的力量。就像蜜蜂的偵查蜂一樣,聊天app也通過個體節點1對1的溝通減少了中心化節點的摩擦,並且允許突現行為的發生。
圖1:網絡——信號傳播由集中化的Fb算法控制,這降低了用户對1:1溝通的本地控制;
圖2:蜂巢——Messenger支持節點間1:1溝通,允許“突現”行為,讓每個節點可以運行自己的算法進行信號傳播
微信5年前是從聊天服務起家的。現在你要通過它預定大排檔的餃子,打車、讀新聞,甚至還可以買房。
通過微信,我們看到了一款消費者產品從想要(want)、需要(need)、公用設施(utility)三階段演進到蜂巢的過程。在每個階段裏,微信都聚焦於通過為用户提供基礎設施而減少摩擦。在微信上,它只需要讓大量用户接受新行為,並把它轉化為受益於整個蜂羣的公用設施就行了。
隨着微信的發展,新的公用設施開始在平台出現。每一種新的公用設施都增加了用户在微信平台消磨的時間,這樣又導致了用户之間摩擦的減少。微信的最新進展是小應用的推出,這使得開發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開發出完整的HTML5應用。
微信的發展靠的不是任何功能的推出,而是靠那些讓生活變得更簡單的個體水果供應商、出租車以及夫妻店。長此以往,這可以成為制勝之道。
2015年,像微信這樣的平台上每天都誕生了12000家新公司。蜂巢不是通過接入新功能搭建起來的。是新功能創造了新的經濟機會造就了它。
從網絡向蜂巢的變革
蜂羣交互頻率的增加以及溝通摩擦的減少可以導致同步性的增強,這在歷史上是有據可查的。一度父親口述給兒子的故事在千年之後就變成了神話。書寫的發明以及文學的首次傳播實現了書寫史的第一次傳遞。
隨着技術的發展,信息傳遞的時延不斷降低。道路的修通讓投遞員可以遞送消息,沿這些道路鋪設的電纜實現了電報,然後又誕生了無線電廣播。最終,我們有了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短信、拍照手機,乃至於直播視頻。
圖3——帶寬與頻率:帶寬增加+更高通信頻率+朝同步性轉變促使人類蜂羣思維的形成
隨着信息網絡從巨型數據中心分佈到基站和雲,分配給個體的帶寬總量在持續上升。我們不再侷限於許多節點接收一個信號的廣播收音模式。今天,我們可以用更高的頻率,通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的形式收發更多的數據。我們彼此無時不刻地進行實時同步。
這使得網絡收斂為蜂巢,從個體收斂為組織。
社交網絡的工具化
社交網絡的功能是連接人並壯大網絡的規模。原先通過增加連接的實現手段現在已經聚焦到提供更好、更即時的體驗上。
2012年的Facebook:
2016年的Facebook:
2012年,Snapchat在自己網站上是這麼介紹自己的:
今天,更名Snap的這家公司網站上是這樣寫的:
Facebook和Snap都圍繞着如何幫助大家溝通和分享體驗進行收斂,這是通過打造品牌家族來進行的。
Facebook和Snap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家族
從一開始Snapchat就圍繞着攝像頭和用户體驗打造自己。儘管公司正在從1對1溝通轉移到分享體驗的更大平台,這一點也沒有改變。
模仿Snapchat的閲後即焚消息,做Instagram Stories這樣的產品,以及通過收購Oculus Rift進軍虛擬現實,Facebook所有這些努力都説明了它正在從網絡轉向受到時刻(moments)驅動的蜂巢。
Facebook原先的體驗是連接更緊密,但同時也是更孤獨的體驗。你在網上是一副面孔,在現實生活當中又是另一副面孔。原先的Facebook展示的是你想看到的自己的面孔。
而現在Facebook和Snap做的不是疏離大家,而是朝着這樣一個版本的未來進發,即營造真實、共享的體驗,真正把大家連接到一起。
Google、Uber、Tesla以及無人車
地圖也許是網絡最真實的寫照。地圖把物理位置連接到一起,為你展示瞭如何從一個點導航到另一點。無人車是在地圖的基礎上開發的,但實際上已經圍繞着你在點之間的移動進行了工具化。
為什麼風格各異的這些公司都不約而同要做無人車?那是因為對於這些公司來説,這關乎平台和蜂巢,而不僅僅是路上沒有司機。
Google 2016年報:
Uber博客,2016:
至於搜索巨頭Google,這關乎的是讓信息有用。它正在利用自己包括道路、司機行為、物理實體等的海量數據集,並且不斷地把數據提供給系統。與此同時,Uber已經從白手套黑車服務演變成交通蜂巢。通過物流和更乾淨、更便宜的接口,Uber利用算法引導大家行動得更有效率。下一步走向無人車是合理的選擇。
通過讓汽車以更加可預測的方式從A走到B,無人車將會減少道路上的車輛數,以及交通事故的致死數,甚至還能節省保險費。對於集體解決這些看似無解的問題來説,蜂巢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未來屬於蜂羣思維
一個網絡的價值往往與更多的理念相關——也就是所謂的“網絡效應”。聯網的任何物越多,節點間可能的連接越多,網絡產生的價值也就越大。
儘管如此,我們正在走向的世界卻要由事半功倍(more with less)的理念定義。全球變暖和乾旱意味着能用的資源更少。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的人口增長正在開始停滯,相應地,伴隨人口增長而來的經濟發展的“免費午餐”也沒了。
蜂巢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通過蜂巢,司機與乘客組成的網絡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資源,使得其他服務可以在此基礎上搭建起來。對於那些按照蜂巢模式運營的公司來説,它們已經不像過去幾代公司那樣看重絕對數量了。通過增加節點之間的交互,減少節點之間的摩擦,它們可以通過實時訪問幾乎無限的數據和人來加快發展。
隨着發展蜂羣會本能地開闢殖民地,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有那麼多的公司都圍攏到類似的趨勢。但是發展的先後次序很重要。下一個巨頭要做的不僅僅是跟對趨勢那麼簡單。它們還得選好時機——行動上必須跟它的複合成分保持同步。
所以最後出來的不是蜂巢那麼簡單,你還得有蜂羣思維。
資料來源:36Kr
Facebook、Twitter 和Instagram,這三個原來都是把現有現實世界的關係搬到網上的革命性網絡。現如今,它們已經成為日漸老化的公用事業,用一個過時的版本支撐着這個社會化互聯網。
隨着Twitter、Facebook以及Instagram這些社交網絡變得越來越大,它們向名人、meme以及企業賬號這些超級節點愈發傾斜,比重大得已經不成比例。據估計,約8%的賬號都是假冒的垃圾機器人賬號。一般Instagram用户平均每天發貼2.69次,而粉絲數超百萬的用户的平均發帖數是8.58次。每天在Instagram上發出的照片有8000萬張,但是每個帖子的平均互動率僅為1.1%。在Instagram上,50%的帖子一般都是由不到3%的賬號生成的。Facebook略穩定一點,因為有個朋友數上限。儘管如此,有機分享(比如給Facebook feed發照片或者更新狀態)的複合年增長率也下降了21%。
在今天,光有“連接世界”已經不夠了。
想要生存的話,僅僅把網絡建起來已經不行了。你得建立一個蜂巢,並且最終建立起蜂羣思維。
網絡的存在危機
即便一些社交網絡已經發展到容納了數十億人羣,但溝通並沒有出現相應成比例的增長。你是添加了朋友或者粉了別人,但是能聊的就那麼多。Facebook朋友數超過500的用户活躍的聊天對象就是那10到20號人。類似地,Twitter粉絲數超過1000的用户只跟不到50粉絲建立了強連接。
Myspace用户增長快減少得也快。這是一個警醒,提醒我們網絡增長沒有帶來相應的業務價值提升的話是難以為繼的。網絡不能僅僅是中立的。還必須有幫助意義。
網絡連接不同的人,並且賦予他們許多溝通和交易的接觸點。網絡是組成系統的複合成分之間如何進行連接的中立表述。隨着網絡的成熟,我們開始看到全新事物的出現。
説到乘車出行,
引用Googl Maps告訴我們從A點到B點的距離,但Uber讓我們從A點去到B點更快。
説到社交,
引用Facebook給了我們一種連接的方式,但Messenger卻幫助我們溝通。
説到購物,
引用eBay讓我們可以在網上買到任何東西,但Amazon Prime在我們想要的時候給我們想要的東西
連接的價值並不在於實現聯網。而是發表觀點,朝着結果採取行動。
蜂巢
一隻蜜蜂大約只有1/10克重。把蜂巢所有的蜜蜂加在一起也才有5到8磅重。但是把每一隻蜜蜂包括在內的蜂巢卻是個80磅的龐然大物,而它還不只有這些。
蜂巢是一個規模大於組成之和(1+1>2)的、演進的、更加智能的網絡:
- 節點間交互頻度的增加在蜂巢之內建立起更多的接觸點。蜂羣就是這樣學習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並做出知情決策的。
- 減少節點間的摩擦,在蜂羣成員間建立起更高級的同步。這在個體成員間樹立起更緊密的聯繫,使得蜂羣可以一致行動。
因為交互頻度的增加,蜂羣行動可以更加智能,因為節點間摩擦減少,蜂羣可以執行除了傳輸數據以外的事情。它可以基於這樣數據做出響應並演進。蜂羣不僅僅是聯網更緊密。它還是有機的生物成分組成的更加稠密的羣體。
儘管表現還不明顯,蜂羣正在成為我們思考、表現和互動的核心方式。理解逐步浮出水面的人類蜂羣的最好方式,是觀察蜂羣在自然界是如何運作的。
交互頻度的增加:蟻羣像液體和固體一樣移動
蟻羣的同步性非常高,高到一大羣螞蟻可以緊密黏在一起,整體形成固態或者融為液體。蟻羣的黏度僅靠相互抓住或者放開就可以發生變化。它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蟻羣的螞蟻之間交互頻度很高。
對於螞蟻來説,溝通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如果你對蟻羣形成的球施加壓力,最接近頂部的螞蟻就會馬上行動,表現得好像死了一樣,從而提高蟻羣翻滾的靈動度。往蟻羣施加的壓力越大,為了吸收壓力,蟻羣表現出來的流動性就越強。互連在一起的螞蟻越多,它們共同能夠承受的壓力就更強。
螞蟻質之可以適應得這麼快,原因並不在於傳遞消息的內容,而在於螞蟻相互擠壓會觸發整個蟻羣的反應鏈。蟻羣之所以能夠組成救生筏避免溺水,用身體搭橋跨越鴻溝正因為此。
螞蟻的流動性讓它們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生存。除了南極洲以外,它們已經在每一個大洲完成殖民,佔據了地球陸地生物的15到25%。
企業的消費化:工作場所的大規模協調
像Google Apps for Work、Slack和GitHub這樣的工具讓我們的行為模式更像蟻羣。它們提高了組織內部的交互頻度。大家的溝通和任務切換可以更快,基於數據做出更明智的決定,並且使用更智能的工具相互溝通。
有了這樣人人可以訪問的共享工具後,我們就可以像蟻羣一樣相互依賴,到處走動,而不是被一個個小隔間隔離起來。
上左這幅圖顯示了惠普研究實驗室按照組織層級的電子郵件溝通模式。Youtube顯示的是開發者通過聊天進行協作的溝通模式。像電子郵件這樣的網絡模型,你得從一個人跳到另一個人才能獲得所需的信息。在蜂羣中,大家之間的實時溝通都是無縫進行的。
高頻度交互讓每個人都能達成共識並且同步工作:
- 人與人的交互:更高頻率的互動意味着工作可以靠Slack這樣的實時聊天工具進行實時分配。大家可以根據蜂羣的需要更快切換工作。一項研究表明,頂級的20%的開發者也是聊得最多的人。
- 人與數據的交互:一度通過技術接口才能訪問的專業知識,現在已經通過會話式接口作為常識展現出來了。比如説Looker就提供了用於分析和內部公司數據查詢的Slack機器人。
- 數據與數據的交互:工作場所蜂巢讓我們獲得了一度只能通過彙報才能獲得的洞察。公司人人都使用的工具創造了大規模的數據,這反過來又幫助大家更有效地使用工具。這一工作流數據往往只有作為記錄系統才有用。今天,它生產了實際的商業智能。
這樣的網絡使得組織的智能化程度顯著提高,並且大家都圍繞着一個共同目標展開協調。隨着員工和工具之間的交互增加,企業可以根據蜂巢的需要從固態轉換成液態。
減少溝通摩擦:蜂羣運作像神經網絡
行動中的蜂羣跟人類大腦神經元的活動很像。所以它們才能夠在離開老巢數小時之內開闢出新巢來。
這不是通過集中式智能,靠蜂后扯開嗓子下命令來實現。相反,它是通過底層偵查蜂的溝通來做到的,這種方式減少了整個蜂羣的摩擦,使得快速集體決策成為可能。
蜂羣在舊巢廢掉之前有3天的時間去找新巢址。找到合適的家意味着要在以蜂后為中心的半徑1英里範圍內探查可能的地點。蜂后是不能自己出去選址的,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帶寬去處理偵查蜂找到的每一個可能巢位,並且迅速做出好的決策。
相反,新址選定是由佔整個蜂羣3%的偵查蜂來負責的。蜂羣要搬家時,大概50只偵查蜂就會被派遣出去尋找可能的新家。當一隻偵查蜂找到自己喜歡的巢址時,它就會跳起“搖擺舞”告訴其他偵查蜂具體位置在哪裏。偵查蜂會考察各種巢址,然後圍繞着它們認為有助於蜂羣生存的那個地方跳舞。
當大概有30只左右的偵查蜂聚集到新巢址時,蜂羣的其他人已經開始趕過來了。
在獨立個體的大規模協作方面,蜜蜂的決策流程減少了摩擦,能夠迅速且明智地對各種輸入進行評估。最終,30只蜜蜂決定了另外10000只的命運。
移動消息傳遞:微信蜂巢的形成
儘管像Instagram和Twitter這樣的網絡在逐漸消失,像微信這樣的聊天app卻是活力四射的蜂羣,正在煥發經濟的力量。就像蜜蜂的偵查蜂一樣,聊天app也通過個體節點1對1的溝通減少了中心化節點的摩擦,並且允許突現行為的發生。
圖1:網絡——信號傳播由集中化的Fb算法控制,這降低了用户對1:1溝通的本地控制;
圖2:蜂巢——Messenger支持節點間1:1溝通,允許“突現”行為,讓每個節點可以運行自己的算法進行信號傳播
微信5年前是從聊天服務起家的。現在你要通過它預定大排檔的餃子,打車、讀新聞,甚至還可以買房。
通過微信,我們看到了一款消費者產品從想要(want)、需要(need)、公用設施(utility)三階段演進到蜂巢的過程。在每個階段裏,微信都聚焦於通過為用户提供基礎設施而減少摩擦。在微信上,它只需要讓大量用户接受新行為,並把它轉化為受益於整個蜂羣的公用設施就行了。
- 想要——2011:微信剛推出時,用户可以做的只有發送消息、視頻剪輯和照片。次年,隨着中國從2G升級到3G,微信又賦予了用户語音和視頻通話的能力。為了節省無線數據流量,微信自動對大家上傳的視頻進行壓縮。大家想用微信,是因為它讓你可以方便地跟別人通話,而且價格很便宜。
- 需要——2012:因為高額數據成本,中國的微信用户往往拒絕下載獨立app。因此在這些約束下,“公眾號”或者聊天機器人應運而生。大家通過給公眾號發短消息即可看新聞或者查銀行賬單。他們的需求在微信平台上完全就得到滿足了。
- 公用設施——2013:移動支付和微信錢包的引入,為用户又提供了一個新的公用設施層,從而推動了平台大規模商業行為的採用。因為校園裏面賣的水果又貴品質又差而且不方便購買,一羣中國學生在微信上做起了水果速遞的生意。在一次接受採訪中,一位學生指出“微信比淘寶要更靈活一點。因為小小的個體仍然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
隨着微信的發展,新的公用設施開始在平台出現。每一種新的公用設施都增加了用户在微信平台消磨的時間,這樣又導致了用户之間摩擦的減少。微信的最新進展是小應用的推出,這使得開發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開發出完整的HTML5應用。
微信的發展靠的不是任何功能的推出,而是靠那些讓生活變得更簡單的個體水果供應商、出租車以及夫妻店。長此以往,這可以成為制勝之道。
2015年,像微信這樣的平台上每天都誕生了12000家新公司。蜂巢不是通過接入新功能搭建起來的。是新功能創造了新的經濟機會造就了它。
從網絡向蜂巢的變革
蜂羣交互頻率的增加以及溝通摩擦的減少可以導致同步性的增強,這在歷史上是有據可查的。一度父親口述給兒子的故事在千年之後就變成了神話。書寫的發明以及文學的首次傳播實現了書寫史的第一次傳遞。
隨着技術的發展,信息傳遞的時延不斷降低。道路的修通讓投遞員可以遞送消息,沿這些道路鋪設的電纜實現了電報,然後又誕生了無線電廣播。最終,我們有了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短信、拍照手機,乃至於直播視頻。
圖3——帶寬與頻率:帶寬增加+更高通信頻率+朝同步性轉變促使人類蜂羣思維的形成
隨着信息網絡從巨型數據中心分佈到基站和雲,分配給個體的帶寬總量在持續上升。我們不再侷限於許多節點接收一個信號的廣播收音模式。今天,我們可以用更高的頻率,通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的形式收發更多的數據。我們彼此無時不刻地進行實時同步。
這使得網絡收斂為蜂巢,從個體收斂為組織。
社交網絡的工具化
社交網絡的功能是連接人並壯大網絡的規模。原先通過增加連接的實現手段現在已經聚焦到提供更好、更即時的體驗上。
2012年的Facebook:
引用我們的使命是讓世界更開放,更加緊密相連
2016年的Facebook:
引用我們的最高優先是開發有用並且互動性強的產品,幫助大家通過移動設備和個人電腦連接和分享。
2012年,Snapchat在自己網站上是這麼介紹自己的:
引用Snapchat是在iPhone上分享某一刻的最快手段——最快比彩信快10倍!
今天,更名Snap的這家公司網站上是這樣寫的:
引用我們認為,重新發明相機代表了我們改善大家生活和溝通的最大機遇
Facebook和Snap都圍繞着如何幫助大家溝通和分享體驗進行收斂,這是通過打造品牌家族來進行的。
Facebook和Snap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家族
從一開始Snapchat就圍繞着攝像頭和用户體驗打造自己。儘管公司正在從1對1溝通轉移到分享體驗的更大平台,這一點也沒有改變。
模仿Snapchat的閲後即焚消息,做Instagram Stories這樣的產品,以及通過收購Oculus Rift進軍虛擬現實,Facebook所有這些努力都説明了它正在從網絡轉向受到時刻(moments)驅動的蜂巢。
Facebook原先的體驗是連接更緊密,但同時也是更孤獨的體驗。你在網上是一副面孔,在現實生活當中又是另一副面孔。原先的Facebook展示的是你想看到的自己的面孔。
而現在Facebook和Snap做的不是疏離大家,而是朝着這樣一個版本的未來進發,即營造真實、共享的體驗,真正把大家連接到一起。
Google、Uber、Tesla以及無人車
地圖也許是網絡最真實的寫照。地圖把物理位置連接到一起,為你展示瞭如何從一個點導航到另一點。無人車是在地圖的基礎上開發的,但實際上已經圍繞着你在點之間的移動進行了工具化。
- Google做無人車不難想象,因為有Google Maps和StreetView這個信息網絡基礎,這兩個項目都是Google組織全球信息使命的一部分。
- Tesla則依靠他們的汽車銷售網絡、服務中心以及超級充電站來開發無人電動車。通過每輛車上安裝的傳感器,自駕Tesla已經收集了1億英里的無人駕駛數據以及7.8億英里的有人駕駛數據。
- 與此同時,Uber也在通過自己搭建的共享乘車市場進軍無人車。Uber每天通過自己的app收集了1億英里的駕駛數據。相比之下,美國人一輩子的行駛里程平均也只有1.5萬英里。
為什麼風格各異的這些公司都不約而同要做無人車?那是因為對於這些公司來説,這關乎平台和蜂巢,而不僅僅是路上沒有司機。
Google 2016年報:
引用從一開始這家公司就一直在利用手頭資源努力做更多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
Uber博客,2016:
引用舊的Uber是黑與白,給人感覺多少有點遙遠和冰冷。這與Uber的實際身份不符——我們是一個融入到城市和城市出行方式的交通網絡。為了展示人性的一面,我們添加了彩色和模式。
至於搜索巨頭Google,這關乎的是讓信息有用。它正在利用自己包括道路、司機行為、物理實體等的海量數據集,並且不斷地把數據提供給系統。與此同時,Uber已經從白手套黑車服務演變成交通蜂巢。通過物流和更乾淨、更便宜的接口,Uber利用算法引導大家行動得更有效率。下一步走向無人車是合理的選擇。
通過讓汽車以更加可預測的方式從A走到B,無人車將會減少道路上的車輛數,以及交通事故的致死數,甚至還能節省保險費。對於集體解決這些看似無解的問題來説,蜂巢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未來屬於蜂羣思維
一個網絡的價值往往與更多的理念相關——也就是所謂的“網絡效應”。聯網的任何物越多,節點間可能的連接越多,網絡產生的價值也就越大。
儘管如此,我們正在走向的世界卻要由事半功倍(more with less)的理念定義。全球變暖和乾旱意味着能用的資源更少。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的人口增長正在開始停滯,相應地,伴隨人口增長而來的經濟發展的“免費午餐”也沒了。
蜂巢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通過蜂巢,司機與乘客組成的網絡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資源,使得其他服務可以在此基礎上搭建起來。對於那些按照蜂巢模式運營的公司來説,它們已經不像過去幾代公司那樣看重絕對數量了。通過增加節點之間的交互,減少節點之間的摩擦,它們可以通過實時訪問幾乎無限的數據和人來加快發展。
隨着發展蜂羣會本能地開闢殖民地,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有那麼多的公司都圍攏到類似的趨勢。但是發展的先後次序很重要。下一個巨頭要做的不僅僅是跟對趨勢那麼簡單。它們還得選好時機——行動上必須跟它的複合成分保持同步。
所以最後出來的不是蜂巢那麼簡單,你還得有蜂羣思維。
資料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