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問VR:風口過去後的求生之路
本文來自阿爾法公社
現在AI投資的瘋狂程度讓我們不禁想起兩年前的VR,一年前的SaaS,而一流的投資是敢於在風口之前押注的,一流的創業者是敢於在風口之後堅持方向的。阿爾法公社認為,VR方向轉冷反而是個好機會,讓行業中的真正玩家浮出水面。
在阿爾法公社的【VR和視頻處理】的密謀會上,科通芯城(00400.HK)/硬蛋CTO、前微軟亞研院副院長李世鵬博士,錘子科技設計總監/VR負責人羅子雄,阿爾法公社的兩位創始合夥人許四清和蔣亞萌,以及兩家國內互聯網巨頭的VR負責人,多位內容、手勢識別、傳輸解決方案等VR細分領域的創始人共謀VR行業的未來和創業機會,現場促成了不少實質性的成果:
下面整理了8個問題供大家參考,當然還涉及到敏感話題,比如羅子雄現在在做什麼,小米會不會做AR,哪些項目可以和樂視VR合作,華強北最高性價比的拍攝解決方案廠家的聯繫方式,等等。
1.VR的市場足夠容下這麼多玩家嗎?
我們先算一筆賬,到目前Sony的PS4已經銷售了4700萬台,預計17年能夠突破6000萬台。回想微軟推出的Xbox的配件Kinect,即便只是增強部分遊戲的操作體驗,也在其積極的推銷之下其銷量達到主機的36%。只要Sony願意推動,PSVR賣到3000萬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説肯定是個好事。
話説回來,如果VR只是一個玩遊戲看小視頻的工具,定位就是“遊戲機+DVD機”,遊戲機市場每年只有1500萬台,無疑跟雷軍所説的一樣,“VR只是個玩具”。那麼這個市場太小了,小到Google根本就不應該進來,更不用提英特爾、微軟這些了。
未來VR的市場應該是遊戲機+電視+PC的市場規模,其定位會是家庭娛樂市場,更大的市場會是AR,如TimCook所説“VR是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但不會有AR那麼大”,AR的終極目標將是取代手機。
2.巨頭們給創業公司留了什麼機會?
Google、微軟、Facebook等巨頭公司早已佈局VR多年,國內的樂視、小米也在都在積極完善自己生態版圖,即便看似置身事外的阿里也重磅押注MagicLeap。在人才、數據、IP等等方面積累和儲備,初創公司確實是無法挑戰大公司的。相比於直接在平台層面正面競爭,小公司更適合從端上尋找大公司照顧不暇的機會,比如像拼接、拍攝、手勢、定位、內容等等。
3.目前VR發展的瓶頸在哪裏?
硬件能力,從傳輸到芯片到顯示能力都跟不上VR的需求。各家廠商做了很多聰明的優化,比如錐型編碼、視角預測,來解決處理能力和帶寬上的壓力。像眼控,手勢識別,無線傳輸這些”甜點”也在不斷的加入,來提高使用者的體驗,想必在17,18年會普及到各家的設備。但始終沒有解決的是顯示的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案都是手機屏幕加上兩個透鏡,一是重量難以做到使用舒適,一是紗窗效應非常明顯。我們可以想見,至少兩年內無法期待能夠滿足雙目4k的屏幕出現。顯示的問題只能期待科技上的革新,工程層面,短期內創業者只能在現有硬件架構中尋找機會。
4.硬件短板或許也是件好事?
反觀手機行業,現在已經進入硬件的平台期,對於消費者來説,今年的手機和去年買的只是外觀稍微好一點,硬件能力上沒有明顯的提升。這時候硬件產業就會停滯,只有內容上能夠掙錢。VR恰恰處於所有人都不滿意,但所有人都期待的時刻,現在是創業公司進入的好機會,假設2025年行業才走向成熟,一年一升級,兩年換一次硬件,還有很多錢可以掙。
5.做頭顯的創業公司準備好了嗎?
現在深圳每個月的頭顯出貨量能達到千萬級別,去年一台機器能賺到3塊到5快,今年大概2毛到5毛他們都做。深圳的工場接地氣,產品成本非常低廉,市場投放也非常快。創業公司如果沒有在分發上的優勢,希望靠着設計和功能上的創新,頭顯已經沒有機會了。
6.硬件跟不上,VR內容怎麼辦?
有消費者被問到,如果有成人內容的視頻,但是看不清楚,你願意看嗎?他説,會看,而且我會很用力的看。所以也可以理解深圳大量的廉價VR頭顯賣到哪裏去了。在日本的成人用品展上,VR相關的內容,甚至“智能硬件”的豐富程度遠超想象。
相比於大型體育賽事的實時性要求,強互動性直播的操作和延遲,在硬件不能支持之前,完全可以從一些對延遲和畫質容忍度更高的業務切入。比如VR秀場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降低互動,把視角壓縮到雙目180度,而且場景中大部分的內容是靜止的,不會出現暈眩感,但對於觀看者已經是完全進階的體驗。
對於內容創業者,即便VR的顯示體驗距離ritina尚遠,能做的事情也已經很多,除了上面兩個,還有駕駛培訓、裝修設計、產品展示等等。
7.技術公司如何夾縫求生?
越前沿的技術它越自然地跟B端是在一起的,只有越成熟的技術它才會越自然地跟C端在一起。技術導向的公司如果不是在流量或者資源上有特別的優勢,從2B入手更可以專注於技術本身,而且B端客户相對更加理性,對能給其業務提供價值的技術更加敏感。同時2B公司的成長軌跡相對於2C製造爆款要漫長得多,這就要求創始人和團隊都能耐得住寂寞,並且管理好現金流。與會的一位創始人談到,他們做到現在差不多用了6年,中間經歷了很多考驗,給一些大公司做做外包項目也是很好的生存之道,一方面保持收入留住員工,另一面挑選項目一定要和公司方向有契合之處,這其實是變相的技術積累。
8.什麼樣的VC會跟你穿一條褲子?
其中一位與會的創始人提到,之前有投資人找上門來“我們打算投你,但是你得給我一個保證,保證我投完你們之後沒有風險。”這樣實在無法稱之為“風險投資”。
做技術的創業者經常會有大公司的戰略投資部找上門來,給出的誘惑條件就是可以幫助你跟業務部門深度合作,往往創業者就上鈎,畢竟接下這樣一個大單,數據足夠融下一輪了。
其實不然,站隊之後就沒法和其他家合作是大家都已經清楚的原因。更深一個層次,戰投部的kpi是投資回報或者戰略佈局,而業務部門考慮的是自己這個部門給公司提供了什麼價值。從自身利益考慮,如果CEO問CTO,”咱們新投的這麼個項目技術怎麼樣“,CTO只會有兩種回答可能,”他們完全不行,對公司沒價值”或者“這沒什麼難得,咱們自己完全可以做”。戰投拿下你之後,對於業務部門唯一的價值就是想看你的技術和產品的時候隨時拿來看,都學會之後要麼吃了你要麼弄死你。
阿爾法公社許四清表示,對於早期創業公司,找到願意幫助你的投資機構就相當於多了一個合夥人,從基石客户對接到業務方向諮詢到下一輪融資的對接。投資人自身的經歷,有沒有創業成功過,有沒有深度參與過項目孵化;基金的結構設置,LP是基金、上市公司還是成功創業者,融資協議是最大化投資人利益還是幫助創業者維護公司利益。
當然,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何極大化地壓榨投資人支票之外的價值,也是對創始人的考驗。
資料來源:36Kr
現在AI投資的瘋狂程度讓我們不禁想起兩年前的VR,一年前的SaaS,而一流的投資是敢於在風口之前押注的,一流的創業者是敢於在風口之後堅持方向的。阿爾法公社認為,VR方向轉冷反而是個好機會,讓行業中的真正玩家浮出水面。
在阿爾法公社的【VR和視頻處理】的密謀會上,科通芯城(00400.HK)/硬蛋CTO、前微軟亞研院副院長李世鵬博士,錘子科技設計總監/VR負責人羅子雄,阿爾法公社的兩位創始合夥人許四清和蔣亞萌,以及兩家國內互聯網巨頭的VR負責人,多位內容、手勢識別、傳輸解決方案等VR細分領域的創始人共謀VR行業的未來和創業機會,現場促成了不少實質性的成果:
- 兩家巨頭的VR負責人回答了若干個“XX方向你們準備做嗎?”的問題,讓各位創業者打定決心做下去,或者思考轉型;
- 促成若干個合作意向,比如內容和流量、手勢識別和內容分發、解決方案和帶寬,還有一位創業者是讀着李世鵬博士的論文研究生畢業的,當場和李博士約定改日登門探討公司多年未解決的技術難題;
下面整理了8個問題供大家參考,當然還涉及到敏感話題,比如羅子雄現在在做什麼,小米會不會做AR,哪些項目可以和樂視VR合作,華強北最高性價比的拍攝解決方案廠家的聯繫方式,等等。
1.VR的市場足夠容下這麼多玩家嗎?
我們先算一筆賬,到目前Sony的PS4已經銷售了4700萬台,預計17年能夠突破6000萬台。回想微軟推出的Xbox的配件Kinect,即便只是增強部分遊戲的操作體驗,也在其積極的推銷之下其銷量達到主機的36%。只要Sony願意推動,PSVR賣到3000萬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説肯定是個好事。
話説回來,如果VR只是一個玩遊戲看小視頻的工具,定位就是“遊戲機+DVD機”,遊戲機市場每年只有1500萬台,無疑跟雷軍所説的一樣,“VR只是個玩具”。那麼這個市場太小了,小到Google根本就不應該進來,更不用提英特爾、微軟這些了。
未來VR的市場應該是遊戲機+電視+PC的市場規模,其定位會是家庭娛樂市場,更大的市場會是AR,如TimCook所説“VR是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但不會有AR那麼大”,AR的終極目標將是取代手機。
2.巨頭們給創業公司留了什麼機會?
Google、微軟、Facebook等巨頭公司早已佈局VR多年,國內的樂視、小米也在都在積極完善自己生態版圖,即便看似置身事外的阿里也重磅押注MagicLeap。在人才、數據、IP等等方面積累和儲備,初創公司確實是無法挑戰大公司的。相比於直接在平台層面正面競爭,小公司更適合從端上尋找大公司照顧不暇的機會,比如像拼接、拍攝、手勢、定位、內容等等。
3.目前VR發展的瓶頸在哪裏?
硬件能力,從傳輸到芯片到顯示能力都跟不上VR的需求。各家廠商做了很多聰明的優化,比如錐型編碼、視角預測,來解決處理能力和帶寬上的壓力。像眼控,手勢識別,無線傳輸這些”甜點”也在不斷的加入,來提高使用者的體驗,想必在17,18年會普及到各家的設備。但始終沒有解決的是顯示的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案都是手機屏幕加上兩個透鏡,一是重量難以做到使用舒適,一是紗窗效應非常明顯。我們可以想見,至少兩年內無法期待能夠滿足雙目4k的屏幕出現。顯示的問題只能期待科技上的革新,工程層面,短期內創業者只能在現有硬件架構中尋找機會。
4.硬件短板或許也是件好事?
反觀手機行業,現在已經進入硬件的平台期,對於消費者來説,今年的手機和去年買的只是外觀稍微好一點,硬件能力上沒有明顯的提升。這時候硬件產業就會停滯,只有內容上能夠掙錢。VR恰恰處於所有人都不滿意,但所有人都期待的時刻,現在是創業公司進入的好機會,假設2025年行業才走向成熟,一年一升級,兩年換一次硬件,還有很多錢可以掙。
5.做頭顯的創業公司準備好了嗎?
現在深圳每個月的頭顯出貨量能達到千萬級別,去年一台機器能賺到3塊到5快,今年大概2毛到5毛他們都做。深圳的工場接地氣,產品成本非常低廉,市場投放也非常快。創業公司如果沒有在分發上的優勢,希望靠着設計和功能上的創新,頭顯已經沒有機會了。
6.硬件跟不上,VR內容怎麼辦?
有消費者被問到,如果有成人內容的視頻,但是看不清楚,你願意看嗎?他説,會看,而且我會很用力的看。所以也可以理解深圳大量的廉價VR頭顯賣到哪裏去了。在日本的成人用品展上,VR相關的內容,甚至“智能硬件”的豐富程度遠超想象。
相比於大型體育賽事的實時性要求,強互動性直播的操作和延遲,在硬件不能支持之前,完全可以從一些對延遲和畫質容忍度更高的業務切入。比如VR秀場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降低互動,把視角壓縮到雙目180度,而且場景中大部分的內容是靜止的,不會出現暈眩感,但對於觀看者已經是完全進階的體驗。
對於內容創業者,即便VR的顯示體驗距離ritina尚遠,能做的事情也已經很多,除了上面兩個,還有駕駛培訓、裝修設計、產品展示等等。
7.技術公司如何夾縫求生?
越前沿的技術它越自然地跟B端是在一起的,只有越成熟的技術它才會越自然地跟C端在一起。技術導向的公司如果不是在流量或者資源上有特別的優勢,從2B入手更可以專注於技術本身,而且B端客户相對更加理性,對能給其業務提供價值的技術更加敏感。同時2B公司的成長軌跡相對於2C製造爆款要漫長得多,這就要求創始人和團隊都能耐得住寂寞,並且管理好現金流。與會的一位創始人談到,他們做到現在差不多用了6年,中間經歷了很多考驗,給一些大公司做做外包項目也是很好的生存之道,一方面保持收入留住員工,另一面挑選項目一定要和公司方向有契合之處,這其實是變相的技術積累。
8.什麼樣的VC會跟你穿一條褲子?
其中一位與會的創始人提到,之前有投資人找上門來“我們打算投你,但是你得給我一個保證,保證我投完你們之後沒有風險。”這樣實在無法稱之為“風險投資”。
做技術的創業者經常會有大公司的戰略投資部找上門來,給出的誘惑條件就是可以幫助你跟業務部門深度合作,往往創業者就上鈎,畢竟接下這樣一個大單,數據足夠融下一輪了。
其實不然,站隊之後就沒法和其他家合作是大家都已經清楚的原因。更深一個層次,戰投部的kpi是投資回報或者戰略佈局,而業務部門考慮的是自己這個部門給公司提供了什麼價值。從自身利益考慮,如果CEO問CTO,”咱們新投的這麼個項目技術怎麼樣“,CTO只會有兩種回答可能,”他們完全不行,對公司沒價值”或者“這沒什麼難得,咱們自己完全可以做”。戰投拿下你之後,對於業務部門唯一的價值就是想看你的技術和產品的時候隨時拿來看,都學會之後要麼吃了你要麼弄死你。
阿爾法公社許四清表示,對於早期創業公司,找到願意幫助你的投資機構就相當於多了一個合夥人,從基石客户對接到業務方向諮詢到下一輪融資的對接。投資人自身的經歷,有沒有創業成功過,有沒有深度參與過項目孵化;基金的結構設置,LP是基金、上市公司還是成功創業者,融資協議是最大化投資人利益還是幫助創業者維護公司利益。
當然,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何極大化地壓榨投資人支票之外的價值,也是對創始人的考驗。
資料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