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遊】士風與師道—— 談《瑯琊榜》

係睇更多精彩內容之前,不妨follow我們專欄的fanspage呀!
4 media life fb page
——————————————————————————————
沒想到在CCTVB的瘋狂剪輯下,很快(CCTVB版第十集)就來到了全劇我最喜歡的一幕 ,是原版第十二集中,男主角拜別恩師昔年之友、大儒周老先生一幕。

我曾經跟別人分析過,此段中所顯示的這劇含蓄內斂之影像手法,如何承載主角尋求的儒家政治理想。送別之地在「長亭外、古道邊」,男主角從長輩手中接物時雙手躬身接過,角色衣著素雅等等...... 這些其實,不過是微枝末節。

重要的,也是令我對此幕念念不忘的,有兩者。

一者,士人風骨。十一年前,北境軍隊謀逆案發,牽涉到朝中德才兼備的皇長子祁王。男主角是昔年冤案的受害者,而他的恩師,一代大儒黎崇,在北境七萬英魂天地為墓、在帝都血流成河、在天子雷霆之怒下、滿朝只餘唯唯諾諾之音之際,「明知違逆龍顏,卻不改衷腸,直言不韙」,最終被貶離京,鬱鬱而亡。所謂「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如何不讓人心生激憤?

而男主角是如何看待恩師被貶、如何看待周老先生重返朝堂為他出力的呢?他回答:「世事萬物,無處不道。隱於山林為道,彰於廟堂亦為道,只要其心至純,不作違心之論,不發妄悖之言,又何必執念於立身何處?」世有拔山蓋世之猛漢,有力挽狂瀾之烈士,有以身飼虎之聖人,有恪守一心之隱士。其術不同,其道相通。世人卻往往追捧其一而詆毀其餘,可嘆。

周老先生其後詢問男主角可知黎崇佩戴玉蟬之意(玉蟬是男主角請周老先生施以援手的信物),男主角曼聲長吟:「實澹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引的是曹植的《蟬賦》。因時代背景設定關係,原著中引的是駱賓王《獄中詠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此處改動大概是影視版最讓我驚喜的地方,《蟬賦》之意蘊更勝一籌。「蟬」本就是中華文化中君子的象徵,另一首我很喜歡的詩是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君子持「本以高難飽」的清高,承「風多象易沉」之落魄,卻仍發「皦皦之聲」,正「似貞士之介心」,君子當如是!又,玉亦是君子之象徵,「君子如玉」是也。玉質溫潤,乃謙謙君子;君子亦當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氣節。
此幕亦得見君子朋友之誼。周老先生與黎崇是「學問之友,交情不濃卻深」,但他卻願意為黎崇的信物重返朝堂,願為此物遠赴邊塞。君子一諾,死生為輕。

二者,師道傳承。男主角引《蟬賦》回答,除了表達不忘恩師教誨之情,亦是寄寓自己心志不改——當他因為更遠大的理想而需要汲汲於算計人心與搬弄權謀之時,我想,恩師的教誨是他不忘初心的原因之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當下社會大概已不太講師道傳承,而我萬幸在求學路上,遇上一位對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師,也許我們的道不一定相同,可我始終感激他對我多年「解惑」之情。我感恩於自己的幸運,也遺憾於今日很多的師生關係,並未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因而對這一段劇情特別感觸。

(圖片來自原劇截圖)
——————————————————————————————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記得follow我們的專欄啦!
4 media life fb page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