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安全騎行守則
一、騎車前務必先檢查車輛
每一次騎車前務必養成檢查車輛的習慣。確認胎壓是否足夠、煞車是否正常、龍頭及把手是否鎖緊、坐墊是否調至合適的高度等。建議可以在車輛的鞍袋內放置簡易的維修工具組(扳手、螺絲刀、小型打氣筒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做更換。
二、車輛需裝上反光、照明裝置
有人説汽車是鐵包肉,機車是肉包鐵。騎自行車更要注意安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區,街道巷弄裏車來人往,一時疏忽就容易發生交通意外。秉承着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原則,夜晚騎車時更是要開啟車燈以提醒其他用路人“你”的存在。
三、正確的佩戴安全帽
雖説交通法規目前尚未強制規定騎自行車需佩戴安全帽,但仍建議單車騎士們養成佩戴安全帽的習慣。
1.佩帶安全帽前,應挑選通過政府檢測、合適的尺寸。
2.調整後方的旋鈕,緊度應維持舒適但不鬆動的原則。
3.將兩側調節扣固定於耳垂下方,避免晃動或脱落。
4.扣緊按鈕,保持舒適、固定不鬆動。
5.安全帽前緣應下壓與眉毛對齊,確保額頭受到保護。
四、佩帶手套避免傷害
自行車重量不比摩托車,較容易失去平衡感。當人騎車跌倒時,反射動作會使用手去支撐身體,佩戴手套可以在跌倒時保護手掌。有些單車專用的手套內層還縫有護墊,可以提供吸震、緩衝力道的效果,避免手掌受傷。
五、保持安全行車距離
騎乘時應與其他人車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以防遭遇突發狀況緊急煞車。由於自行車車體輕,若緊急煞車可能會導致翻車等更嚴重的後果。正確方式應是以雙手點放煞車,慢慢減速,切勿只煞前輪。(建議先剎後剎車)
六、轉彎時應先減速
騎車時進入彎道前應先將速度減至可安全通過的範圍,切勿橫衝直撞。也避免在入彎的過程中煞車,以免失去平衡造成意外。改變行車方向前,可打手勢提醒其他路人,觀察有無人車後再行轉彎。
七、停車時應下車站立
馬路如虎口,通過十字路口時必須保持警覺,切勿搶快、闖紅燈。遇到紅燈時,屁股務必離開坐墊,雙腳離開踏板,保持站姿,以確保平衡。起步時可將車身傾斜,前腳踩穩踏板後迅速起步,避免重心不穩摔倒。
八、穿越鐵路時需保持直角
行經鐵路平交道時,應保持停、看、聽的原則,當柵欄已放下時,應耐心等候,切勿擅闖鐵路軌道。在穿越鐵路時前輪應與鐵軌保持直角,小心鐵軌的間隙,快速通過。
九、衡量能力,選擇合適路段
各個地區地形多變,山水優美,單車旅遊是很熱門的休閒活動。但在進行旅遊前應先做好路線規劃,衡量自己的體力與技巧。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騎乘距離與強度,隨時補充水分,安排適當休息時間。
(來源:cyclingtime 內文有細節調整、刪改 編輯:叄柒)
資料來源:700bike
每一次騎車前務必養成檢查車輛的習慣。確認胎壓是否足夠、煞車是否正常、龍頭及把手是否鎖緊、坐墊是否調至合適的高度等。建議可以在車輛的鞍袋內放置簡易的維修工具組(扳手、螺絲刀、小型打氣筒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做更換。
二、車輛需裝上反光、照明裝置
有人説汽車是鐵包肉,機車是肉包鐵。騎自行車更要注意安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區,街道巷弄裏車來人往,一時疏忽就容易發生交通意外。秉承着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原則,夜晚騎車時更是要開啟車燈以提醒其他用路人“你”的存在。
三、正確的佩戴安全帽
雖説交通法規目前尚未強制規定騎自行車需佩戴安全帽,但仍建議單車騎士們養成佩戴安全帽的習慣。
1.佩帶安全帽前,應挑選通過政府檢測、合適的尺寸。
2.調整後方的旋鈕,緊度應維持舒適但不鬆動的原則。
3.將兩側調節扣固定於耳垂下方,避免晃動或脱落。
4.扣緊按鈕,保持舒適、固定不鬆動。
5.安全帽前緣應下壓與眉毛對齊,確保額頭受到保護。
四、佩帶手套避免傷害
自行車重量不比摩托車,較容易失去平衡感。當人騎車跌倒時,反射動作會使用手去支撐身體,佩戴手套可以在跌倒時保護手掌。有些單車專用的手套內層還縫有護墊,可以提供吸震、緩衝力道的效果,避免手掌受傷。
五、保持安全行車距離
騎乘時應與其他人車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以防遭遇突發狀況緊急煞車。由於自行車車體輕,若緊急煞車可能會導致翻車等更嚴重的後果。正確方式應是以雙手點放煞車,慢慢減速,切勿只煞前輪。(建議先剎後剎車)
六、轉彎時應先減速
騎車時進入彎道前應先將速度減至可安全通過的範圍,切勿橫衝直撞。也避免在入彎的過程中煞車,以免失去平衡造成意外。改變行車方向前,可打手勢提醒其他路人,觀察有無人車後再行轉彎。
七、停車時應下車站立
馬路如虎口,通過十字路口時必須保持警覺,切勿搶快、闖紅燈。遇到紅燈時,屁股務必離開坐墊,雙腳離開踏板,保持站姿,以確保平衡。起步時可將車身傾斜,前腳踩穩踏板後迅速起步,避免重心不穩摔倒。
八、穿越鐵路時需保持直角
行經鐵路平交道時,應保持停、看、聽的原則,當柵欄已放下時,應耐心等候,切勿擅闖鐵路軌道。在穿越鐵路時前輪應與鐵軌保持直角,小心鐵軌的間隙,快速通過。
九、衡量能力,選擇合適路段
各個地區地形多變,山水優美,單車旅遊是很熱門的休閒活動。但在進行旅遊前應先做好路線規劃,衡量自己的體力與技巧。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騎乘距離與強度,隨時補充水分,安排適當休息時間。
(來源:cyclingtime 內文有細節調整、刪改 編輯:叄柒)
資料來源:700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