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足球要畀錢電視台轉播
近年、香港球圈就付款電視台轉播比賽問題、球會與足總爭拗不斷、現時更升級到球隊若不參加付款轉播計劃,足總便禁止球隊參賽的地步、但原來內地的中超聯賽亦同樣要面對畀錢地方電視台轉播的困難、就連廣州恆大亦要付錢求地方電視台轉播球隊的比賽,到底原因何在呢?
寧夏衛視已經停播了中超聯賽,令外界再一次關注起中國體育比賽轉播的發展情況。自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開打至今,相關轉播工作已經進行了20年。作為參照,外國的英超聯賽在這些年間經歷了數次轉播大飛躍,這不僅從轉播權費用、聯賽分紅上可以探知一二,它還影響著遠在中國的電視轉播方式。在中國,職業球會有沒有可能通過轉播費獲取最大收益?
職業聯賽轉播之路
從1994年中國初辦職業足球聯賽之時,中央電視台與足協簽訂了一份為期5年的轉播合約。當時央視每輪轉播一場比賽,以每次2分鐘廣告時段作為回報,合作費用是280萬人民幣,分攤下來也就56萬一年。後來有人計算了一下,在中國足球最為紅火的那幾年,央視每年的廣告利益接近1億。
中央電視台與中國足協在1999年又簽了一紙新約,前者出資1100萬人民幣,購買未來3年當中78場甲A聯賽的全國獨家首播權。要讓CCTV支付轉播費用非常不易,這在當時要具有開拓思維。
央視牽手甲A的時代在2003年之後宣告結束,上海文廣新聞傳播集團以每年5000萬人民幣的價格,與中超公司簽下了一份價值1.5億元的轉播大單,比賽放於東方衛視和上海電視台體育頻道,被業內人士稱為「打破了中國體育賽事電視轉播市場的堅冰」。直接受益方甚至期待,接下來的中超轉播費用能達到每年1億。但直到今天,中超轉播費用也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持續上升。
各式各樣的轉播模式
早期的英超聯賽,中國電視台早期並沒進行直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少數地區會在每週固定時間播出比賽精華錄播。到了1995年,變成了每週六晚直播一場比賽,轉播費用由播出電視台分攤。直到英超後來的亞洲地區轉播權被ESPN購得,國內的轉播城市才由北、上、廣三地逐漸擴張。
2007年,天盛傳媒以5000萬美元取得三個賽季英超轉播權,英超在中國進入付費收看時代。但事實證明,這樣的轉播模式並不符合中國球迷的習慣,「央視吃不了,地方吃不飽,收費電視賣不掉」的說法由此誕生。與此同時,遼寧、江蘇、山東等地電視台又組成了聯合引進、製作、審查、播出的C SPN體育聯播平台。但很多國內體育賽事還是願意與央視展開轉播合作,並非央視的出價有多高,更多時候是贊助商們希望以央視的巨大影響力作為宣傳通道。
中國社科院在今年4月發佈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3)》中指出,體育賽事轉播權受制於傳媒企業壟斷,使中國體育競賽產業面臨挑戰:「國內的職業體育電視轉播權一直未能化作職業體育有效的收入渠道,傳媒企業壟斷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職業體育賽事發展的第二大瓶頸。」
圍觀
電視轉播分紅遙遙無期
時隔一年半,深圳體育頻道今晚將恢複對深圳紅鑽主場比賽的直播,對球迷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對紅鑽和當地電視台來說這也是雙贏的事情。據瞭解,紅鑽在轉播費的問題上終於鬆口了,答應付費直播。深圳體育頻道直到現在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紅鑽給的轉播製作費用打到卡上之後,才會派出製作團隊進行作業,給一場就播一場。
在這個問題上,電視台可以企硬的立埸。去年深足老闆萬宏偉一度堅持要按照歐洲的標準來跟電視台合作,球會不會出一分錢。顯然他過於理想化了。在中國足球市場上,連廣州恆大也要付費直播賽事,何況一支前途渺茫沒有多少人關注的中甲球隊。
最終紅鑽答應付費給深圳電視台直播賽事,但這種合作能堅持多久沒人知到。以紅鑽的經濟狀況,合作隨時可能中斷。對於那些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的球會來說,這種純粹的市場合作關係是非常脆弱的。這也是電視台跟球會之間的真實關係。
寧夏衛視的運營方第一財經跟中超衛視版權的持有者云傳媒之間合作關係破裂,因此寧夏衛視停播中超。據記者瞭解,雲傳媒每年提供給第一財經的版面費用是3000萬左右,5年的合約價值在1.5億左右。這麼大筆的交易都如此沒有安全感,可見國內足球比賽直播版權的價值應該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在轉播合作關繫上,新浪網跟中超公司最穩定。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間,新浪全程網絡獨家轉播中超比賽,每年版權費用是500萬。與國內足球市場龐大的資金流相比,500萬確實太少了,但這至少是健康的,至少中超版權賣出了價格。
在各地方體育頻道的電視直播,並不存在電視台向中超公司付轉播費的情況,一般來說,他們在現場轉播比賽為全國各地提供公共信號,就能免費得到比賽播出權。有些中超球會所在的地方體育台很強勢,比如江蘇體育休閒頻道,今年轉播舜天引起過幾次受輿論圍攻,就是因為舜天方面出的轉播費沒有達到他們當地的電視台要求,他們在賽前表示不播出街。
央視今年播中超效果不錯,花了很多功夫做了比賽的直播包裝,不過他們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拿到了中超版權。此前有報導稱,總局要求中超公司跟央視合作不要談錢。這種行政幹預直接讓中超版權貶值。
上季每家中超球會得到的分紅不到400萬人民幣,分紅主要來自各種廣告贊助商而非轉播分紅。這400萬,對球會一年的運營來說微不足道。杜斯亞曾經公開說,一家法乙球會都能每年從電視轉播中分紅幾百萬歐元,足以維持球會生存。
中超有沒有觀眾?從收視率和各大網站的點擊率來看,中超肯定是有觀眾的,但現有關注度產生的價值微乎其微。與其埋怨市場不成熟,與其認為只能等待,不如說是因為一個更合理的商業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實際上,它可以建起來。
餘音
無人能撼動央視獨大的地位……反賭掃黑後,央視每年付給中超公司的費用在730萬左右。即使如此,中國足協也樂得笑納,領導甚至認為,哪怕免費,只要央視轉播,就會大幅度提高中超的品牌效應,更好地推廣中超形象,這是地方台每年出一個億都不可能做到的。 ─── 週五的《體壇週報》對目前中超的轉播情況作了分析。
「雖然我們也知道歐洲的職業球會是怎麼運作的,但是在中國,很多時候沒有辦法像歐洲那樣去運作。在歐洲,電視台轉播球會的比賽都應該是轉播方付費,但是我們這裡呢?目前情況下你不可能向電視台收錢。廣州恆大不可能脫離具體的國情去搞足球。」 ─── 廣州恆大球會董事長劉永灼接受專訪,談到「中國國情」。
寧夏衛視已經停播了中超聯賽,令外界再一次關注起中國體育比賽轉播的發展情況。自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開打至今,相關轉播工作已經進行了20年。作為參照,外國的英超聯賽在這些年間經歷了數次轉播大飛躍,這不僅從轉播權費用、聯賽分紅上可以探知一二,它還影響著遠在中國的電視轉播方式。在中國,職業球會有沒有可能通過轉播費獲取最大收益?
職業聯賽轉播之路
從1994年中國初辦職業足球聯賽之時,中央電視台與足協簽訂了一份為期5年的轉播合約。當時央視每輪轉播一場比賽,以每次2分鐘廣告時段作為回報,合作費用是280萬人民幣,分攤下來也就56萬一年。後來有人計算了一下,在中國足球最為紅火的那幾年,央視每年的廣告利益接近1億。
中央電視台與中國足協在1999年又簽了一紙新約,前者出資1100萬人民幣,購買未來3年當中78場甲A聯賽的全國獨家首播權。要讓CCTV支付轉播費用非常不易,這在當時要具有開拓思維。
央視牽手甲A的時代在2003年之後宣告結束,上海文廣新聞傳播集團以每年5000萬人民幣的價格,與中超公司簽下了一份價值1.5億元的轉播大單,比賽放於東方衛視和上海電視台體育頻道,被業內人士稱為「打破了中國體育賽事電視轉播市場的堅冰」。直接受益方甚至期待,接下來的中超轉播費用能達到每年1億。但直到今天,中超轉播費用也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持續上升。
各式各樣的轉播模式
早期的英超聯賽,中國電視台早期並沒進行直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少數地區會在每週固定時間播出比賽精華錄播。到了1995年,變成了每週六晚直播一場比賽,轉播費用由播出電視台分攤。直到英超後來的亞洲地區轉播權被ESPN購得,國內的轉播城市才由北、上、廣三地逐漸擴張。
2007年,天盛傳媒以5000萬美元取得三個賽季英超轉播權,英超在中國進入付費收看時代。但事實證明,這樣的轉播模式並不符合中國球迷的習慣,「央視吃不了,地方吃不飽,收費電視賣不掉」的說法由此誕生。與此同時,遼寧、江蘇、山東等地電視台又組成了聯合引進、製作、審查、播出的C SPN體育聯播平台。但很多國內體育賽事還是願意與央視展開轉播合作,並非央視的出價有多高,更多時候是贊助商們希望以央視的巨大影響力作為宣傳通道。
中國社科院在今年4月發佈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3)》中指出,體育賽事轉播權受制於傳媒企業壟斷,使中國體育競賽產業面臨挑戰:「國內的職業體育電視轉播權一直未能化作職業體育有效的收入渠道,傳媒企業壟斷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職業體育賽事發展的第二大瓶頸。」
圍觀
電視轉播分紅遙遙無期
時隔一年半,深圳體育頻道今晚將恢複對深圳紅鑽主場比賽的直播,對球迷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對紅鑽和當地電視台來說這也是雙贏的事情。據瞭解,紅鑽在轉播費的問題上終於鬆口了,答應付費直播。深圳體育頻道直到現在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紅鑽給的轉播製作費用打到卡上之後,才會派出製作團隊進行作業,給一場就播一場。
在這個問題上,電視台可以企硬的立埸。去年深足老闆萬宏偉一度堅持要按照歐洲的標準來跟電視台合作,球會不會出一分錢。顯然他過於理想化了。在中國足球市場上,連廣州恆大也要付費直播賽事,何況一支前途渺茫沒有多少人關注的中甲球隊。
最終紅鑽答應付費給深圳電視台直播賽事,但這種合作能堅持多久沒人知到。以紅鑽的經濟狀況,合作隨時可能中斷。對於那些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的球會來說,這種純粹的市場合作關係是非常脆弱的。這也是電視台跟球會之間的真實關係。
寧夏衛視的運營方第一財經跟中超衛視版權的持有者云傳媒之間合作關係破裂,因此寧夏衛視停播中超。據記者瞭解,雲傳媒每年提供給第一財經的版面費用是3000萬左右,5年的合約價值在1.5億左右。這麼大筆的交易都如此沒有安全感,可見國內足球比賽直播版權的價值應該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在轉播合作關繫上,新浪網跟中超公司最穩定。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間,新浪全程網絡獨家轉播中超比賽,每年版權費用是500萬。與國內足球市場龐大的資金流相比,500萬確實太少了,但這至少是健康的,至少中超版權賣出了價格。
在各地方體育頻道的電視直播,並不存在電視台向中超公司付轉播費的情況,一般來說,他們在現場轉播比賽為全國各地提供公共信號,就能免費得到比賽播出權。有些中超球會所在的地方體育台很強勢,比如江蘇體育休閒頻道,今年轉播舜天引起過幾次受輿論圍攻,就是因為舜天方面出的轉播費沒有達到他們當地的電視台要求,他們在賽前表示不播出街。
央視今年播中超效果不錯,花了很多功夫做了比賽的直播包裝,不過他們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拿到了中超版權。此前有報導稱,總局要求中超公司跟央視合作不要談錢。這種行政幹預直接讓中超版權貶值。
上季每家中超球會得到的分紅不到400萬人民幣,分紅主要來自各種廣告贊助商而非轉播分紅。這400萬,對球會一年的運營來說微不足道。杜斯亞曾經公開說,一家法乙球會都能每年從電視轉播中分紅幾百萬歐元,足以維持球會生存。
中超有沒有觀眾?從收視率和各大網站的點擊率來看,中超肯定是有觀眾的,但現有關注度產生的價值微乎其微。與其埋怨市場不成熟,與其認為只能等待,不如說是因為一個更合理的商業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實際上,它可以建起來。
餘音
無人能撼動央視獨大的地位……反賭掃黑後,央視每年付給中超公司的費用在730萬左右。即使如此,中國足協也樂得笑納,領導甚至認為,哪怕免費,只要央視轉播,就會大幅度提高中超的品牌效應,更好地推廣中超形象,這是地方台每年出一個億都不可能做到的。 ─── 週五的《體壇週報》對目前中超的轉播情況作了分析。
「雖然我們也知道歐洲的職業球會是怎麼運作的,但是在中國,很多時候沒有辦法像歐洲那樣去運作。在歐洲,電視台轉播球會的比賽都應該是轉播方付費,但是我們這裡呢?目前情況下你不可能向電視台收錢。廣州恆大不可能脫離具體的國情去搞足球。」 ─── 廣州恆大球會董事長劉永灼接受專訪,談到「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