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容不下同性戀?萌爆基督徒告訴你不是。
文:Sunny
Chris是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已卸任副主席,現在中文大學於就讀新聞系,他是一個十分平易近人的好男孩,亦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基督徒,只要他能力所及就永無托手肘,所以即使我當日約了他在晚飯時間後訪問,但因為我還未食晚飯,他亦很願意陪我邊食飯邊訪問,所以我很感謝他,亦覺得能夠成為他另一半的男孩子實在非常幸福。
有性格的決志
先說說Chris是如何決志。在中三的時候,面對排山倒海的考試,令他感到壓力很大,加上他平時會到由教會社區中心開辦的自修室溫習,所以當有一次堂會在社區中心舉行了為自修室同學而設的團契,他便理所當然地參加了。有趣的是,在四個月後他才在家自己決志,因為Chris其實喜歡自己閱讀信仰的書籍和資訊,多於只聽信同工導師的言論,所以當他在家裡閱讀這些信仰書籍而有感動時,他便自己決志,而在決志後他亦一直有參與堂會聚會。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反同是不存在的命題|Sunny
同志友善教會Free Hug擁抱愛滋病患者
寫在世界愛滋病日之際:
基督擁抱痲瘋病人,也擁抱愛滋病感染者
成為雙「基」之路
提到Chris發現自己性取向的道路,他是在中二和中三時第一次感到與男孩子有曖昧關係。他形容他與當時一位師兄「行得埋」,但完全未有性吸引,他們會一起放學和吃飯,卻不覺得這是拍拖。升上了中五、六,Chris入了文科班,而他發現文科班內有不少多同性戀同學,因為以他所知,班內的同性戀圈子甚至可分成兩大群人,他在此時就開始懷疑自己可能也是同性戀者,亦有開始接觸GV(Gay video)。
其後在堂會,Chris接受了一對一的信仰栽培,他那時知道自己的懷疑,便機警地對栽培自己的導師表示,他有一位朋友有同性戀傾向的疑惑,但那位朋友既有穩定教會生活亦有認真信仰思考,沒有驚喜地,導師也是回答同性戀是罪之類的答案,之後又提供了相關經文讓他的朋友能夠回家自己再看。
想看到更多像這樣的文章嗎?
請捐款支持我們。
導師的回答與現實生活脫軌,Chris內心性取向與信仰的掙扎亦越來越大。
導師的回答讓他覺得教會所宣講的神學,
只能教人何謂罪,
卻不能教人如何與所謂的罪人相處。
有趣的是,Chris其實想問導師如何與同性戀信徒朋友相處,但導師卻只懂答同性戀為何是罪,他想問的是實際建議,導師答的卻是抽象道理,讓他開始覺得教會所宣講的神學,只能教人何謂罪,卻不能教人如何與所謂的罪人相處,與現實生活脫軌。與此同時,他內心性取向與信仰的掙扎亦越來越大。
經此栽培時間後,Chris見證過導師對同性戀者的態度,便知道自己不可在堂會內公開出櫃。其後升上了中六,Chris在中學文憑試中報考了倫理與宗教科,而感恩的是這科的任教老師是一位開放的天主教徒,鼓勵同學思考和討論信仰更多,所以他對基督教對同性戀的認識不會再只限於堂會內,而他亦很樂意尋找不同宗教書籍來研究更多。
他被見證的真實所感動,
很快他便得著釋放了。
在那段時間,他在網上搜尋更多基督教對同性戀議題的資料,很快便搜尋到基恩之家這間接納同志的教會網站,當他閱讀到網站內的同志基督徒見證與有關同志的解經,他被這些見證的真實所感動,更有感同身受的感覺,所以他的掙扎只纏擾了他幾個月的時間,很快他便得著釋放了。
其實Chris對於自己得著釋放很感恩。他回想在初信的時候,他是一位典型的基督徒,覺得總之與性有關的討論和事件都是不好的,甚至他曾經在自己的電腦內安裝過濾AV的軟件,而他其實只需要輸入密碼便能夠關閉軟件,他那時候便常在輸入與不輸入密碼之間掙扎。
參與宗教對話運動 擴闊信仰光譜
在文憑試過後,Chris便第一次正式與男孩子拍拖,那時他已經對自己的性取向非常肯定自己,更有強烈的衝動想公開出櫃,所以當他入了大學這個新環境後,便沒有再刻意隱藏自己的性取向,一個月後便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的幹事並成為了職員會成員,便開展了參與性小眾平權之路。
成為了學生運動的一分子,Chris的信仰光譜擴闊了非常多,因他所屬的堂會是基要保守派,所以他在堂會中其實沒甚麼宗教體驗,偏偏他又很喜歡接觸更多不同的宗教禮儀,現在的他便可以透過宗教對話來接觸更多不同的宗教禮儀,甚至是不止於基督教的宗教體驗。
參與同運其實就是教會外的團契,
大家也會互相扶持和同行,
並且各人按其能力來為群體謀福祉。
「因為SCM(基督徒學生運動)係一個推動宗教對話嘅運動,所以當我見到每個宗教信仰嘅信徒,都好認真看待自己所信嘅宗教時,我就覺得好被鼓勵,能夠認識並且了解到呢班人,會願意為所信嘅宗教而努力堅守咁多野時,我彷彿就見到人性嘅光輝係佢地入面滲出嚟,所以我自己都會以身為一個基督徒而驕傲。」
能夠成為Chris另一半的男孩子應該非常幸福。
現在的Chris當然想找到一段穩定的關係發展,亦想珍惜並利用自己作為大學生的身份和優勢,在大學的餘下兩年時間盡力參與平權工作。Chris坦言與其說是同性戀者,他更喜歡用「酷兒」來形容自己,而自己的身份正是透過參與同運來逐步尋索及發掘到,他甚至認為參與同運其實就是教會外的團契,大家也會互相扶持和同行,並且各人按其能力來為群體謀福祉,就像團契各團友按其恩賜來彼此服侍一樣,正正體現了基督教的團契精神。而且因為自己讀新聞系,故想在未來利用自己身為記者的身份和知識,將性小眾的故事寫出來,為他們發聲,讓性小眾在大眾傳媒中有更多曝光度。
(此篇訪問在2017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