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越早越好?
長大的時候,往往發現回首之際,事物的面貌全非。
今天的「幸運」和「不幸」,十年之後回首,或許也有新簇的定義。
我敢肯定,我不會是怪獸家長,因為剛巧我現在正正是「怪獸式培育」之下的產物。
從小,在家的管教很嚴,琴棋書畫,栽培的錢﹑時間和心思父母都沒省過。為了造就良好的品格和藝術修養,且避免任何學壞的可能,我沒有過像其他孩子在公園浪蕩的歲月,幾幾乎沒去過唱K看戲,打交吵架的事自然離我很遠。
我的成長安全而穩定,稱得上幸福。長大後的我性格乖巧,知書達禮,這是我的優點。然而也因為這段幸運的成長,我傾向把世事美好化,對一切醜惡的事敬而遠之。尤其一個我曾甚至引以為傲的「禮」字——是發現涉足社會越久,越發現一個「惡」字有時比起「禮」字實際得多。
也因為習慣作為「半受保護動物」,在溫室外的生活,有點格格不入——明明我的二十歲前都沒聽過粗話半句。是直到最近,我才跟母親說:「工作之中,你要相處的客戶﹑同事﹑夥伴,他們不會全跟你一樣是動物園的綿羊。你不一定要跟他們說粗話﹑擘酒,但肯定不能對說粗話﹑擘酒的他們敬而遠之。」
現在的想法是較成熟一點,還能打開心窗與母親分享,原因是:我自己也不能分辨出「幸運」和「不幸」。早幾年,我確確實實埋怨過母親。
那年,我不費吹灰,考進大學,順利畢業。然後投入社會,得上司器重,有自己的岡位發揮所長。這一切是多麼的理所當然。理所當然的另一字面解釋是:「遺失了其他的可能性。」我很幸運,學業的路上沒碰過牆,沒嘗過雙失三失的徬徨。但工作了好幾年,閒著待著逐步晉升的時候,向左右看看那些開網店﹑創小企﹑辦咖啡店的同學,那些曾經在考試落第﹑哭著前路茫茫的同學,沒錯,他們終沒拿到正式大學的沙紙,卻在人生的很早期已開拓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我,一直跑在別人前面的那位,如果大家都渴望創立自己的事業的話,我在事業的康莊大道上,還要跑多久,才想得清自己想走的路呢?
真的,那時候我暗暗的埋怨,我肯定自己的才能不比人差,如果我沒有給安排這樣的一條康莊大道,也是說沒被父母長輩這樣用心的栽培過,我一定也活出了其他的可能性。追夢,是這個可能性的(浪漫的)代名詞。
這個心態纏繞了我好幾年。當我看到這個世界更多﹑更多﹑更多時,想像變得豁達一點。
在大公司的歲月,每天就像海綿一樣,見更多的人,處理更多看來不值得處理的問題。直到一天,跟舊同學相聚,原來大家看事情的角度已經很不一樣。再聽那些進貨退貨,投訴走數的問題,那天我曾經也憧憬過的「夢」,原來也會褪色不及從前亮眼。我想起最近看過的一篇文章:「上天會給你你所望求的東西。」如果你的眼中看到的是一棟樓,窮盡一生的努力你會買到一棟樓;如果你所望的是去日本Shopping,那麼你一年可以飛往日本三﹑五﹑七次,然後下一年,再飛往日本三﹑五﹑七次,如是者的繼續。
我開始有點慶幸,我沒有一早訂下了追夢的計劃,是以我更有資本去計劃一個更高更遠的夢。
追夢,我依然會想,但我不會急功近利。
越遇見更多人,越不想用今日的眼光來定義我的前路。
但我亦相信,不要錯過青春。
然而時代進步,退休的年齡延後,誰知道三十年之後,一個六十歲的女子是老婆婆還是美魔女? 現在對我來說,還是大把時間。
追夢,不是要盡早,而是要合時。
合時的標準因人而異,而我覺得,我還需要有點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