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傳說中的傳國玉璽
(雜談) 傳說中的傳國玉璽
無論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又或是歷史書及史料的《資治通鑑》、《吳書》及《山陽公載記》皆記載孫堅在入洛陽後拾獲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後來被袁術奪取,作為稱帝的憑據。而袁術死後被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都,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傳國玉璽與和氏璧
相傳這件寶物來歷非凡。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看見鳳凰棲落在青石板上,因而發現了一塊玉璞。他先後將它獻給楚厲王和武王,都被認為是石頭,以欺君罪被斬下了左右兩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之下,以致滿眼溢血。文王感其誠,遂令玉匠進行打磨,發現裏面異光閃爍,璀璨奪目,果然是稀世珍寶。最後由良工雕琢成璧,取名「和氏璧」。後來輾轉流落到趙國,「完璧歸趙」典故中的璧玉,即為此物。
何謂傳國玉璽?
秦始皇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之後,終於得到了這塊「和氏璧」。亦由於始皇偏尋「九鼎」不獲,乃用這塊璧玉製作成「傳國玉璽」,作為天子名器。玉璽上螭龍盤踞,璽文由丞相李斯以大篆題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秦亡,劉邦先於項羽入咸陽,子嬰獻璽出降,自此傳國玉璽歸漢所有。
名稱「金鑲玉璽」的由來及其傳承
後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擲國璽於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寶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故後世亦稱傳國玉璽為「金鑲玉璽」。王莽敗亡,國寶重歸於漢,及後由魏至晉、前趙、後趙、冉魏、東晉、宋、南齊、梁、北齊、周、隋,直至傳到唐、元後,國寶便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
預示真龍現世的數失數現?
推本溯源,傳國玉璽本來並不如九鼎般,具有作為華夏真正權柄象徵。但後世對這件國寶的興趣卻遠大於九鼎,這相信與這塊皇帝至寶的離奇遭遇有關。
據傳,於西元前219年,即傳國玉璽製成後的第九年,玉璽曾經失去過一次。當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一落,風波遂平,但國寶自此失落。直至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將此傳國璽奉上,傳國璽才重歸於秦。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玉璽又一次失蹤,為孫堅所獲。
唐初,太宗李世民繼位時也沒有傳國玉璽,只有幾方自刻的「受命寶」、「定命寶」聊以自娛。直至貞觀四年,太宗命李靖滅東突厥,隋煬帝的蕭皇后與元德太子返歸中原,傳國玉璽方歸於李唐。
至五代十國時,後唐末帝李從珂亡國自焚,以玉璽隨身,但身死後,石敬瑭的契丹大軍卻未能尋獲此物,因此玉璽又再失去蹤影。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傳國璽忽然出現於集市,伯顏命人購買,玉璽從此歸入大元。西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逐元朝往蒙古。明朝初,太祖再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得到傳國璽,但最終還是空手而返。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稱其平生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
而在明清兩代,雖然偶爾有「傳國玉璽」現身之傳言,但是都是附會、仿造之贗品(例如後金多爾袞所持的「制誥之寶」,便於乾隆時期被鑑定為贗品。)。由是「傳國玉璽」的下落成為我國歷史文物的一大疑案。
到底真正的傳國璽到底在哪裡?或許將來會有人能夠解答。
無論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又或是歷史書及史料的《資治通鑑》、《吳書》及《山陽公載記》皆記載孫堅在入洛陽後拾獲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後來被袁術奪取,作為稱帝的憑據。而袁術死後被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都,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傳國玉璽與和氏璧
相傳這件寶物來歷非凡。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看見鳳凰棲落在青石板上,因而發現了一塊玉璞。他先後將它獻給楚厲王和武王,都被認為是石頭,以欺君罪被斬下了左右兩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之下,以致滿眼溢血。文王感其誠,遂令玉匠進行打磨,發現裏面異光閃爍,璀璨奪目,果然是稀世珍寶。最後由良工雕琢成璧,取名「和氏璧」。後來輾轉流落到趙國,「完璧歸趙」典故中的璧玉,即為此物。
何謂傳國玉璽?
秦始皇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之後,終於得到了這塊「和氏璧」。亦由於始皇偏尋「九鼎」不獲,乃用這塊璧玉製作成「傳國玉璽」,作為天子名器。玉璽上螭龍盤踞,璽文由丞相李斯以大篆題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秦亡,劉邦先於項羽入咸陽,子嬰獻璽出降,自此傳國玉璽歸漢所有。
名稱「金鑲玉璽」的由來及其傳承
後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擲國璽於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寶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故後世亦稱傳國玉璽為「金鑲玉璽」。王莽敗亡,國寶重歸於漢,及後由魏至晉、前趙、後趙、冉魏、東晉、宋、南齊、梁、北齊、周、隋,直至傳到唐、元後,國寶便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
預示真龍現世的數失數現?
推本溯源,傳國玉璽本來並不如九鼎般,具有作為華夏真正權柄象徵。但後世對這件國寶的興趣卻遠大於九鼎,這相信與這塊皇帝至寶的離奇遭遇有關。
據傳,於西元前219年,即傳國玉璽製成後的第九年,玉璽曾經失去過一次。當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一落,風波遂平,但國寶自此失落。直至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將此傳國璽奉上,傳國璽才重歸於秦。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玉璽又一次失蹤,為孫堅所獲。
唐初,太宗李世民繼位時也沒有傳國玉璽,只有幾方自刻的「受命寶」、「定命寶」聊以自娛。直至貞觀四年,太宗命李靖滅東突厥,隋煬帝的蕭皇后與元德太子返歸中原,傳國玉璽方歸於李唐。
至五代十國時,後唐末帝李從珂亡國自焚,以玉璽隨身,但身死後,石敬瑭的契丹大軍卻未能尋獲此物,因此玉璽又再失去蹤影。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傳國璽忽然出現於集市,伯顏命人購買,玉璽從此歸入大元。西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逐元朝往蒙古。明朝初,太祖再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得到傳國璽,但最終還是空手而返。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稱其平生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
而在明清兩代,雖然偶爾有「傳國玉璽」現身之傳言,但是都是附會、仿造之贗品(例如後金多爾袞所持的「制誥之寶」,便於乾隆時期被鑑定為贗品。)。由是「傳國玉璽」的下落成為我國歷史文物的一大疑案。
到底真正的傳國璽到底在哪裡?或許將來會有人能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