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丸》最終回劇評

不經不覺,《真田丸》已播放至最終回,先談談結局的劇情。

時值道明寺之戰結束,後藤又兵衛戰死,信繁率敗軍退回大阪城,他也展開最後的計劃。真田信繁與毛利勝永率兵在天王寺佈陣,正面抗擊德川聯軍,明石全登領部隊從側翼包圍敵軍,當豐臣軍佔優勢時,豐臣秀賴率全軍盡出,消滅德川軍。本來形勢如信繁所料,毛利軍節節勝利,進迫聯軍防線。信繁為清除流言,也親自出陣。可是,秀賴被信繁投降的消息迷惑,遲疑不前。大野治房眼見形勢佔優,使將豐臣家的馬印帶回。消息傳出,軍心大亂。包圍圈逐漸瓦解。真田隊未有再理會秀賴援兵,一往無前直撲德川本陣。信繁希望直取德川家康首級,能扭轉乾坤,可惜事與願違。全身披創的信繁與佐助退入佛寺,他心想一切已經結束,身執協差切腹。回首前塵,一生種種在眼前浮現,了無牽掛合上雙目,介錯人佐助準備就緒。另一方面,德川聯軍攻入大阪城,大助,內記戰死。豐臣家也隨即覆滅。真田信繁的名聲未有大阪陷落而消逝,「日本第一武士」的事蹟亦傳頌後世。

筆者寄望天王寺中,真田隊的衝鋒能悲壯完結,可惜這個願望落空了。三谷幸喜鋪排真田信繁與德川家康在絕境中對談的一幕,實在超乎現實。恰巧秀忠的鐵炮隊趕到,開槍射中信繁,這就有點反戲劇高潮。雖然,筆者不期望信繁去世的場面如《最後武士》般,至少也應帶點真實感。不過,三谷未能做到。還好,堺雅人的演釋救了這段戲。信繁卸下甲胄,放下六文錢與協差,命佐助為他介錯。堺雅人滿面血污,微微苦笑,眼睛隨回憶環顧四周,放下執著就閉目。他的演出恰如其份,頗打動筆者。

信繁為茶茶獻上的計策,雖有遠景卻是無法實行。事而至此,德川家康是沒有可能放豐臣秀賴到四國當大名。大御所連方廣寺鐘銘事件,這樣牽強的理由也能提出,可見消滅豐臣家是他的戰略目標。「毛之不存,皮將焉附」,豐臣秀賴敗在未能沽注一擲,全力一搏,成敗尚未可知。德川家康記住《吾妻鏡》的教訓,未有放過豐臣家,可謂明智決定。

筆者覺得《真田丸》有別於其他大河劇,運用新角度詮釋真田信繁的故事。畢竟他是家傳戶曉的武士,但不少傳說源於江戶話本,虛構居多。三谷活用新的歷史考證加入劇本。例如德川秀忠在關原遲到,是因為家康臨時更改命令所致。又人性化描寫豐臣秀次都是不錯的嘗試。當然故事的細節與歷史有違。例如長澤雅美的角色是以現代人視角匯入故事,富時代感的對白確有點特別。「日本第一武士」的評價是出自薩摩島津氏,不是源於上杉景勝的。或者著重考證的觀眾會失望,筆者認為三谷的小說筆法尚可接受。始終是戲劇創作,偶加更改也可。因為今年大河劇的監修黑田基樹,平山優兩位學者的著作,可補上戲劇改動下的缺口。日本有關戰國歷史雜誌有如恆河沙數,《歷史人》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真田丸》的整體收視不俗,超過百份之十六,是近五年來最好的。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獨眼龍政宗》平均收視達四成,可謂大河劇的黃金時代。現在娛樂模式轉變,網絡串流技術成熟,大家不常安在家中看電視,收視奇蹟越難創造。

說幾句題外話。出自於松代藩的佐久間象山是倒幕功臣之一,這是無錯。德川政權倒台的主因是鎖國二百多年,與世隔絕,直至黑船到來,才引發知識份子的危機意識。他們眼見清國慘遭魚肉,不變法圖強,不足以救國,人心思變,才可成功倒幕。最後,真田信之的家系時至今日也未曾斷絕。第十四代當主真田幸俊,每逢松代十萬石祭時,亦親自主持,他還是慶應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教授呢。

現附上NHK電視台製作的每集總結,每集五分鐘左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48zZXScpI8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