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啤啤佢】仲驚緊去大陸會俾人割左個腎個陣,不如驚下係香港供樓供到賣腎啦(下)
三年前,我家小弟大學一年級嗰陣去左杭洲實習一個月,返來嗰陣佢話喺杭洲基本上成個星期可以唔洗帶錢都無問題,因為周圍即使賣早餐啲地道檔口都可以微信支付,但估唔到即使而加香港都仲未習慣手機支付模式。
今次到上海,因為只係四日三夜,所以都只係留在外攤走動走動而無過黃埔江嗰邊。到埗個晚,我地去左好似都幾出名嘅"外婆家"食第一餐晚餐,但比起好味的杭洲菜更令我覺得有趣的是等位時候所見到嘅安排:
因為餐廳受歡迎,都好多人排隊,所以佢專登排左幾部iMac喺出面俾啲小朋友玩
而且門外有好多位俾人坐,又有水飲;排隊嗰陣仲可以輸入電話號碼,到嘅時候會有sms(但係香港到而加都未係流行做法)
大家一齊出去玩個陣,一行四人,有時搭地鐵但有時會call "滴滴",落單之後接到單嘅司機會打俾你確認同講幾時到,用微信支付就搞掂,成個過程好舒服好方便。然後我地到左一個大型商場裏面一間食台灣豆品嘅食店,跟住發覺好似間間店鋪都有免費不限時wifi,就算係一啲商場外面嘅空地都有用微信上嘅wifi。周圍行嘅時候發覺上海都有好多間starbucks,但唔同香港,每間starbucks都有唔同裝修,每間都好特別,唔會好似香港咁間間都大同小異,從無諗過,starbucks都係一個焦點。
有個叫"新天地"嘅大型商場,本來都無抱咩大期望,因為大商場喺香港真係比比皆是,但上海呢個新天地真係有驚喜,因為商場出面嘅地方好多舊建築群,而重要的喺,政府賦予佢新嘅用途,例如變做食店,cafe,藝術館等等,成為左一個好特別嘅旅遊地方,即使舊建築身處在要發展的地方上,都只會將佢地搬到附近而唔係拆左佢,喺香港就已經拆左好耐。而呢種保育發展方式通去外攤條好受遊客歡迎嘅大街都可以見到
你會見到forever 21變左好似教堂
zara變左成座歐洲政府大樓
我地其中一站去左一間舊報館改裝而成嘅cafe,老闆為左向報館致敬,cafe名叫申報館,而裏面掛左當時報館存留嘅相片同報紙,圓拱型的天花上仲留有當年的雕刻,令呢座舊報館又有一個新生命,但同時留有昔日的味道。
由晚飯嘅飯店行返酒店嘅時候,發覺成條步行路都種滿了樹。行嘅時候都好舒服。
除左去建築群,我地仲有去當地一啲私人辦嘅藝術館參觀,嘩印象真係好深刻,每一期都有一個藝術家喺嗰到做展覽,但一幢藝術館有6-7層,一個藝術家有咁多野展覽?原來真係有,每一層都係一個主題,入場個陣,前台會俾部機仔你,每到一層,只要輸入返個層數,就會有一段關於個主題嘅錄音講返背後意義,但大家聽到藝術館應該都會覺得好悶,啱嘅,因為香港比較多擺設展覽性嘅藝術館,令本身無興趣嘅人就覺得好悶,但呢度係用裝置藝術嘅模式展示,用唔同嘅媒介去講一啲信息
呢個係我去嗰次做緊嘅展覽
係到仲買左本藝術家擺放嘅書,哈哈原來都係其中一樣展覽品,都無試過可以買展覽緊嘅"藝術品"返屋企
所以你可以走入去玩,去聽,去摸,去睇,仲有咖啡飲添。係香港真係好難做到,因為唔會有人願意用個咁大嘅地方去搞私人藝術館。
花心思去做保育,搞藝術,去提升顧客體驗,都是花左錢但唔會直接同短期有經濟回報嘅事,所以係香港咁講求短期金錢回報嘅社會,真係好難見得到。
今次到上海,因為只係四日三夜,所以都只係留在外攤走動走動而無過黃埔江嗰邊。到埗個晚,我地去左好似都幾出名嘅"外婆家"食第一餐晚餐,但比起好味的杭洲菜更令我覺得有趣的是等位時候所見到嘅安排:
因為餐廳受歡迎,都好多人排隊,所以佢專登排左幾部iMac喺出面俾啲小朋友玩
而且門外有好多位俾人坐,又有水飲;排隊嗰陣仲可以輸入電話號碼,到嘅時候會有sms(但係香港到而加都未係流行做法)
大家一齊出去玩個陣,一行四人,有時搭地鐵但有時會call "滴滴",落單之後接到單嘅司機會打俾你確認同講幾時到,用微信支付就搞掂,成個過程好舒服好方便。然後我地到左一個大型商場裏面一間食台灣豆品嘅食店,跟住發覺好似間間店鋪都有免費不限時wifi,就算係一啲商場外面嘅空地都有用微信上嘅wifi。周圍行嘅時候發覺上海都有好多間starbucks,但唔同香港,每間starbucks都有唔同裝修,每間都好特別,唔會好似香港咁間間都大同小異,從無諗過,starbucks都係一個焦點。
有個叫"新天地"嘅大型商場,本來都無抱咩大期望,因為大商場喺香港真係比比皆是,但上海呢個新天地真係有驚喜,因為商場出面嘅地方好多舊建築群,而重要的喺,政府賦予佢新嘅用途,例如變做食店,cafe,藝術館等等,成為左一個好特別嘅旅遊地方,即使舊建築身處在要發展的地方上,都只會將佢地搬到附近而唔係拆左佢,喺香港就已經拆左好耐。而呢種保育發展方式通去外攤條好受遊客歡迎嘅大街都可以見到
你會見到forever 21變左好似教堂
zara變左成座歐洲政府大樓
我地其中一站去左一間舊報館改裝而成嘅cafe,老闆為左向報館致敬,cafe名叫申報館,而裏面掛左當時報館存留嘅相片同報紙,圓拱型的天花上仲留有當年的雕刻,令呢座舊報館又有一個新生命,但同時留有昔日的味道。
由晚飯嘅飯店行返酒店嘅時候,發覺成條步行路都種滿了樹。行嘅時候都好舒服。
除左去建築群,我地仲有去當地一啲私人辦嘅藝術館參觀,嘩印象真係好深刻,每一期都有一個藝術家喺嗰到做展覽,但一幢藝術館有6-7層,一個藝術家有咁多野展覽?原來真係有,每一層都係一個主題,入場個陣,前台會俾部機仔你,每到一層,只要輸入返個層數,就會有一段關於個主題嘅錄音講返背後意義,但大家聽到藝術館應該都會覺得好悶,啱嘅,因為香港比較多擺設展覽性嘅藝術館,令本身無興趣嘅人就覺得好悶,但呢度係用裝置藝術嘅模式展示,用唔同嘅媒介去講一啲信息
呢個係我去嗰次做緊嘅展覽
係到仲買左本藝術家擺放嘅書,哈哈原來都係其中一樣展覽品,都無試過可以買展覽緊嘅"藝術品"返屋企
所以你可以走入去玩,去聽,去摸,去睇,仲有咖啡飲添。係香港真係好難做到,因為唔會有人願意用個咁大嘅地方去搞私人藝術館。
花心思去做保育,搞藝術,去提升顧客體驗,都是花左錢但唔會直接同短期有經濟回報嘅事,所以係香港咁講求短期金錢回報嘅社會,真係好難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