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開試制度好混亂? 60秒分清會考、學測、指考
在台灣學生進入大學有兩次考試機會,一個叫做學測,一個叫做指考。
於高三第一學期,約在一月末至二月初左右,會有「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基測」,考試科目分為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 五科,成績是各科分為15級分,總分最高為75級分。大約二月中便會收到成績單,如基測成績理想,學生可以憑基測成績填志願,作為第一階段的篩選,如果通過了大學第一階段的篩選,學生會收到通知該校的面試或筆試,大約4月到5月便可得知錄取結果。
進入大學的另一考試機會叫指考,若是「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未如理想,或是大學的第一階段篩選或第二階段的篩選沒過,便可參加「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指考內容則是分為國文、英文、數學甲乙(文理組)、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公民、歷史、地理等十科。學生則要以自己目標科系或自身組別來做選考,例如文組、理組無生物、理組偏農醫,如要考入醫學院,最好報考理組偏農醫,當然亦有少數人士會十科都考。
除了學測和指考,其實當局亦為有意修讀藝術、音樂的考生提供術科考試。考生可以選考體育音樂美術之類的科目,音樂是主修、副修樂器、樂理、聽寫及試唱五種選考,美術是素描、彩繪技法、創意表現、水墨書畫及美術鑑賞。
由於學測較指考簡單,因此不少人希望藉著學測一撃即中,並將之視為此升讀大學的主要試場。
於高三第一學期,約在一月末至二月初左右,會有「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基測」,考試科目分為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 五科,成績是各科分為15級分,總分最高為75級分。大約二月中便會收到成績單,如基測成績理想,學生可以憑基測成績填志願,作為第一階段的篩選,如果通過了大學第一階段的篩選,學生會收到通知該校的面試或筆試,大約4月到5月便可得知錄取結果。
進入大學的另一考試機會叫指考,若是「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未如理想,或是大學的第一階段篩選或第二階段的篩選沒過,便可參加「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指考內容則是分為國文、英文、數學甲乙(文理組)、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公民、歷史、地理等十科。學生則要以自己目標科系或自身組別來做選考,例如文組、理組無生物、理組偏農醫,如要考入醫學院,最好報考理組偏農醫,當然亦有少數人士會十科都考。
除了學測和指考,其實當局亦為有意修讀藝術、音樂的考生提供術科考試。考生可以選考體育音樂美術之類的科目,音樂是主修、副修樂器、樂理、聽寫及試唱五種選考,美術是素描、彩繪技法、創意表現、水墨書畫及美術鑑賞。
由於學測較指考簡單,因此不少人希望藉著學測一撃即中,並將之視為此升讀大學的主要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