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仙奴捧走足總杯 看後備門將角色進化

後備門將,一直以來都懷着矛盾而忐忑的心情。曾經可能是最愜意的一份工作,隨着時代演變,逐漸起着微妙的變化 - 在豪門都追求擁有兩位頂級門將的情況下,正選後備的界線變得模糊,這個角色未來可能重新被定位….


上週末的英格蘭足總杯決賽,是近年來最一面倒的一場決賽。阿仙奴在輕描淡寫下以4球輕取對手,門將施捷斯尼更不曾作出任何撲救,賽果完全反映了雙方實力的差距。實力這樣懸殊的一場比賽,可觀性不特別高,也沒有甚麼特別的觀察所得,反而雲加堅持起用二號門將在決賽上陣,卻是最富討論性的一點。

雲加早前受訪時曾表示,他會尊重季初和球隊正副選門將所訂立的君子協定,讓副選門將出戰所有本土杯賽賽事。遵守一個與球員間的君子協定,本來的確是一件值得讚許的事,但代價卻是於本季最重要,也是最後一場的比賽中,在不受傷患或停賽影響下,自行削弱己隊實力,派遣副選門將上陣。這種雲加式的堅持固執,其實是否最明智的決定?

本來是阿仙奴一號門將的施捷斯尼,有不少時間證明自己,可惜這兩、三季於場上數次犯錯,再加上賽後於浴室抽煙這些愚蠢的行為 (到底為何會選擇在滿布花灑的浴室抽煙,到現在還是百思不得其解),終於在季中對修咸頓一役犯錯後,令雲加下定決心將奧斯賓拿擢升為球隊正選門將。奧斯賓拿本季在英超上陣比施捷斯尼多一場,失球數字卻比施捷斯尼少10球﹔奧斯賓拿上陣的18場賽事,對方起腳202次,有82%的射門未能轉化成入球,反觀施捷斯尼方面,對方起腳176次,有67%的射門未能轉化成入球。雖然有說數據未必能反映事實的全部,但奧斯賓拿帶來的冷靜和穩定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全季最關鍵,並且是最後一場賽事中,如果該位置的正選和後備球員實力/近況有一定差距,球隊實在沒甚麼理由不以正選球員出戰。純粹基於君子協定而無視場上表現高低,從而削弱了球隊爭勝的機會,這樣去安排球員上陣,在筆者眼中並不值得。筆者傳統地認為,球隊上下都應以大局為重,替補球員的角色,就是在有需要時填補正選球員的空缺,而二號門將這個位置,大多都由高峰已過的老將擔任,少了爭正選的野心,也不會窒礙年輕球員的發展。反面的說法是,副選球員貢獻了這麼多,努力了這麼久,到決賽爭冠一戰卻得不到挑戰的機會,要白白讓給所謂的正選球員,這樣對之前上陣的球員不太公平。這種說法筆者也有聽過,某程度上亦表示理解,對後備球員投以信心一票也是好事,但試想想,早前C朗拿度在西甲比賽領紅而停賽,停賽期滿立刻復任正選,難道替補的球員沒有貢獻,不值得繼續給予上陣機會嗎?在以球隊利益為大前題下,少不免會出現這種犧牲,除非板櫈深度深得可以令正選和後備的界線變得模糊…

後備門將這個位置,一直都比較令人好奇。對比起其他後備球員,他們的上陣機會更少,因為門將在比賽中途絕少出現替換的情況,所以他們早就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根據opta統計資料,後備門將平均有2%-3%的機會以替補身份上陣,以一季380場比賽來說,即是有8-11場左右會出現這個情況,由此可見上陣機會可謂極微。曼城門將理察胡禮2012年加盟至今,不曾代表球隊上陣任何一場正式比賽﹔前阿仙奴、曼城、維拉門將史釗活泰萊,是其中一位有名的後備門將,他於1999年首次在聯賽上陣,但至今只曾上陣92場聯賽,平均一季只有6場﹔比他更慘的還有華拿 (Tony Warner),出身於利物浦的他,曾120次出現於後備席上,卻從來未曾於正式比賽中上陣﹗一方面,後備門將上陣的機會很微,但另一方面卻要隨時準備好作戰心態,萬一突然要上陣,也能立即投入比賽,這一點對球隊很重要,因為門將稍一不慎,絕對可以直接令球隊失球。不過,明知自己不是領隊首選,又要「盼望」正選門將犯大錯或受傷才會令自己有上陣機會,同時要保持作戰心態,這個角色實在非常微妙


隨着現代足球的演化,「後備門將」這個角色過去一年又有了新的演變。幾支豪門球隊,在增強自身板櫈深度時,竟連門將位置也同樣進行強化,結果,基羅拿華斯、度史迪根、施治、域陀華迪斯、卡巴拿路等極高水平的門將,都成為了板櫈上的常客。除了讓兩位頂級門將分別應付聯賽和杯賽,以備不時之需這個新趨勢外,我們在去屆世界杯更看到如何令後備門將在淘汰賽賽事成為心理戰的一枚重要棋子(﹗) 這樣看來,說不定筆者的傳統觀念反而已開始變得不合時宜,未能追上時代步伐,到底「後備門將」一角如何演變下去,將會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阿仙奴  #後備門將  #boxto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