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B組分組賽:西班牙對智利
在上場大敗荷蘭後,西班牙沿用卡斯拿斯,以柏度代替施華在右路,施華走入中路取代沙維,馬天尼斯取代碧基,左右二邊同樣是技術及入楔型的球員,非典型翼鋒;智利以352還擊,憑華加斯及艾蘭古斯的入球,加上高效率的三名中場,再一次證明352穩守突擊的作用。
西班牙近年追求的Tiki Taka,球員的傳球質素、體力、走位,三者缺一不可。西班牙沿用四年前的球員,老態呈現,縱然技術球感得以保留,但速度頻率低下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另一方面西班牙往往被批評的是過份追求中場的傳球和控球,已經走火入魔到盲目的境況,無波在腳的球員缺少前插、個人突破及邊線落底,。西班牙控球在腳,以控球代替防守,減低防守的壓力,在順境波時是一套極佳的戰術,布斯基斯、沙比阿朗素等擅於傳球的球員發揮效果亦相當理想,但當球隊處於逆境時,要全力爭勝,這套戰術如同自掘墳墓。西班牙上半場節奏仍然稍慢,從傳球不理想及施華的活動可以引證這點。與過去近幾場失利的賽事一樣,西班牙的傳球只集中在中圈及後場,在三閘線附近進攻的傳球只得53次。今場西班牙冒險收起沙維,改以施華出任中場中路核心,效果並不理想,其中施華應是連接中前場的一個重要發電機,但在上半場其真正有效在中路交出直線不多,成功更只得2次,反而多側重於傳至左路或右路,連帶上半場西班牙發揮不佳和節奏偏慢。下半場西班牙需要加快節奏追兩球,在中場傳送上實有改善,在三閘線的傳球達至134次,是上半場的三倍,可惜的是智利此時已經領先兩球,智利只需縮後在禁區頂,防守上有智慧地企位及堵塞空間,已經可以有效抵擋西班牙的攻勢了。
西班牙上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西班牙下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西班牙上半場的傳球路線的目標多集中在左路及右路,中間幾次傳入禁區也沒有好效果。下半場次數比上半場多足3倍,傳入禁區次數明顯增多,在中路亦製造了4次機會(淺藍箭咀)。
施華上半場傳球圖
施華下半場傳球圖
施華上半場的傳球目標多分向左右路,下半場後多向中路嘗試,可見其是牽引整隊西班牙的進攻。
另外,西班牙的左閘是一個嚴重的漏洞。上場對荷蘭佐迪艾巴已經多次暴露了西班牙左路後防的空間。智利的第一個入球就是由山齊士從右路突破,佐迪艾巴的失位令沙比阿朗素回到左路位包抄,沙比阿朗素及布斯基斯在防中上的優勢在於控制節奏,並非以速度作瘋狂補位包抄,繼而解圍有欠清脆後被華加斯冷靜領先。下半場智利在反擊上同樣針對西班牙的左路,緣於佐迪艾巴慣常助攻,回防時經常暴露大量空位,因此傳球集中右路的山齊士以及伊斯拿。
智利上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智利下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智利的攻擊明顯從後場放長直線上前,上半場左、中、右分佈較平均,下半場可能見佐迪艾巴頻頻上前失位,就轉到集中在右路,特別較左路多短傳。
山齊士右路的接應圖
山齊士在右路接應成功的次數極高,對其隊友佐迪艾巴明顯佔優。
筆者從前篇提及352陣式擅長穩守突擊,特別是當對方使用433陣式時,對方3名組合並不是2名翼鋒配合1隻中鋒,更有利於352的發揮。352由轉守為攻的重點在於兩隻翼衛,因此如何制止352時的攻守轉會,關鍵在如何消耗及打擊對方的翼衛,捉住其在邊線孤單的弱點,是制勝的技巧。當對方前場3名攻擊組合的2名邊路球員走入中路時,翼衛在防守上只面對對方閘衛球員的進攻,防中及靠左的中堅可以作出包抄及截去翼鋒球員走入中路或接應閘衛球員傳球的線路,減低了閘衛的體能負荷,防守及轉守為攻時都較容易。西班牙首場以施華及恩尼斯達作邊路球員,兩者非傳統翼鋒,走入中路送出傳球是其長處,荷蘭的白蘭特及真馬特在防守上不致吃力;今場面對智利同樣有類似的情況,西班牙以柏度及恩尼斯達擔當右、左兩邊,柏度較少走落底線傳中,反而較多接應中路的滲透然後入楔,對於文拿及伊斯拿的壓力相對減少,兩人的真正對手只是艾斯派古達及佐迪艾巴而已,當然維度爾、艾蘭古斯、戴亞斯的瘋狂補位及中場高頻率的攻守亦應記一功。智利3名中堅,以美度的作用最大。洛查斯及查拉多在協助文拿及伊斯拿阻止恩尼斯達及柏度走入中間,而美度作用在於為2人包抄,這名前西維爾防守中場個子不高,但以爛打、補位快見稱,在他們身後解圍的次數高達16次,在禁區內有8次的解圍,限制了柏度的入楔。
恩尼斯達接應傳球圖
恩尼斯達多次偏向中路搵食,接應點多在中間
智利的攔截圖
智利在後場中路的攔截,顯示出3名中場高度的活動及防守能力。
至於今場的臨場調動,迪保斯基的決定確實令人摸不著頭腦。第一個調動以高基入替沙比阿朗素,這個調動合理,下文將會再分析。第二個調動以托利斯入替迪亞高哥斯達,在後備名單中,前鋒線上除了托利斯就只有韋拿了,托利斯在國家隊關鍵時刻往往取得不錯的表現,換入托利斯亦無可厚非。可是最後一個調動真是令全場摸不著頭腦,卡蘇拿入替柏度,迪保斯基盤算寄望的或許是以卡蘇拿的遠射或死球破桶,但寄望這種神來之筆未免天方夜譚了。與其換入卡蘇拿,倒不如換入狀態不明的韋拿,在前場搶多一個攻擊點,總比在外圍寄望遠射較好。
不少人批評在上場大敗荷蘭後,迪保斯基不作出大變動,只換了柏度、馬天尼斯,以施華代替沙維的位置,仍重用卡斯拿斯,是一敗筆。但筆者對此點有保留,要為迪保斯基說公道話。西班牙過往六年以巴塞隆拿體系建立球隊,這個戰術體系已經植根於上至教練層、下至球員,要在一場大失利的賽事後推倒所有戰術體系作改變,未免太不設實際。一支國家隊在約30日進行7場比賽,維持球隊穩定是最基本的管理方向。教練要擺脫既有成功方式的羈絆去作重大改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及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場賭博。賭贏了,世人或許會讚你戰術大師、臨場應變能力好云云,但你已經擁有過去成功的資本,要在短時間幾天內作大改變,缺乏試驗的機會,無疑是挑戰球隊的穩定性,賭輸了,同樣受世人指摘,戰術不佳,隨意改革芸芸。即使荷蘭在此兩場從352陣式至433的轉換,看似只是一個調動或一個球員定位上改變很容易,實際上雲高爾從世界盃外圍賽以至世界盃前熱身賽作出過多次嘗試才有成果。
至於卡斯拿斯的正選問題,筆者同樣認同迪保斯基的正確決定。當然卡斯拿斯在今場第二球失球負一定責任,但卡斯拿斯作為球隊隊長兼老臣子,在西班牙的影響力甚大,將隊長眨為後備,連隊長也因犯錯而被懲罰,在世界盃短短的時間會嚴重打擊其他隊友士氣,反而為所有球員加壓,同時背負「卡斯拿斯的繼承者」的千斤壓力會落在拉爾拿身上,對後防及整隊有嚴重的影響,給與贖罪的機會更合情理。
追本溯源,提出改革或許不是上場對荷蘭的失利,時間線上應在更早的時候。洲際盃失利後,迪保斯基實有時間因應情況維持現有體系,作小變化或制定Plan B應付世界盃突發事情。可惜的是迪保斯基浪費了這一年多的時間,並未有制定Plan B,在選人可見一二。當中最大爭議莫過於,以往迪保斯基亦很喜愛拿華斯作變招之用,他亦多次在去屆世界盃及歐國盃變陣後發揮到極大的效果。甚至下半季表現不錯的洛蘭迪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其在制空力上的優點,比起托利斯及韋拿有更多的變化。從選人時筆者已經覺得托利斯及韋拿只可選擇其一,另一位置必須留給洛蘭迪甚至下半季入球荒的尼格度,拿華斯需取代卡蘇拿作變招,當然足球場上無如果,他們入選是好是壞,永遠沒有人會知道。
西班牙在今屆世界盃出局,隨著主力老化及狀態下滑,當沙比阿朗素、沙維退下時,距離下屆歐洲國家盃有兩年的時間,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作不同嘗試,中場的戰術體系作新嘗試事在必行,但要圍繞哪一位球員作為核心,是問題的關鍵。恩尼斯達理應會在新舊交替中擔任領導的角色,帶領年青的西班牙中場接棒。西班牙的中場球員風格類型大多偏向控球在腳,不論施華、馬達、卡蘇拿,為球隊製造機會的實力不容置疑,但要配合他們製造空間及加快中場速率的球員可選擇不多。從今場所見,馬體會的高基或可起重要的作用。在馬體會已經展示了攻守兼備及全面的高基,在下半場入替是西班牙14人中表現較為出色。他在中場中路擔當支援中前場的角色,短短在下半場45分鐘傳球62次,其中交出7次的長傳,雖然效果一般,但不失為一個新嘗試。最重要的是他在防守上的貢獻,僅僅45分鐘就已經作出6次的攔截,可見其除了為中前場鋪橋搭路,在中場的活動範圍廣泛,可以加強中場的活力、防守及攻守轉換之間的速度。縱然他在馬體會出任左右中場較多,踢法上較似現時恩尼斯達在西班牙的定位,但他出道之初同樣活躍於中場中路,觀乎今場表現,在國家隊他取代沙比阿朗素配合恩尼斯達或施華或有助球隊的速度、節奏,同時可以減輕球隊在防守上的壓力。
高基的活動圖
高基在攻守有不錯的覆蓋率,作為推動中場的活力非常關鍵。
如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瀏覽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enacciosoccer
西班牙近年追求的Tiki Taka,球員的傳球質素、體力、走位,三者缺一不可。西班牙沿用四年前的球員,老態呈現,縱然技術球感得以保留,但速度頻率低下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另一方面西班牙往往被批評的是過份追求中場的傳球和控球,已經走火入魔到盲目的境況,無波在腳的球員缺少前插、個人突破及邊線落底,。西班牙控球在腳,以控球代替防守,減低防守的壓力,在順境波時是一套極佳的戰術,布斯基斯、沙比阿朗素等擅於傳球的球員發揮效果亦相當理想,但當球隊處於逆境時,要全力爭勝,這套戰術如同自掘墳墓。西班牙上半場節奏仍然稍慢,從傳球不理想及施華的活動可以引證這點。與過去近幾場失利的賽事一樣,西班牙的傳球只集中在中圈及後場,在三閘線附近進攻的傳球只得53次。今場西班牙冒險收起沙維,改以施華出任中場中路核心,效果並不理想,其中施華應是連接中前場的一個重要發電機,但在上半場其真正有效在中路交出直線不多,成功更只得2次,反而多側重於傳至左路或右路,連帶上半場西班牙發揮不佳和節奏偏慢。下半場西班牙需要加快節奏追兩球,在中場傳送上實有改善,在三閘線的傳球達至134次,是上半場的三倍,可惜的是智利此時已經領先兩球,智利只需縮後在禁區頂,防守上有智慧地企位及堵塞空間,已經可以有效抵擋西班牙的攻勢了。
西班牙上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西班牙下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西班牙上半場的傳球路線的目標多集中在左路及右路,中間幾次傳入禁區也沒有好效果。下半場次數比上半場多足3倍,傳入禁區次數明顯增多,在中路亦製造了4次機會(淺藍箭咀)。
施華上半場傳球圖
施華下半場傳球圖
施華上半場的傳球目標多分向左右路,下半場後多向中路嘗試,可見其是牽引整隊西班牙的進攻。
另外,西班牙的左閘是一個嚴重的漏洞。上場對荷蘭佐迪艾巴已經多次暴露了西班牙左路後防的空間。智利的第一個入球就是由山齊士從右路突破,佐迪艾巴的失位令沙比阿朗素回到左路位包抄,沙比阿朗素及布斯基斯在防中上的優勢在於控制節奏,並非以速度作瘋狂補位包抄,繼而解圍有欠清脆後被華加斯冷靜領先。下半場智利在反擊上同樣針對西班牙的左路,緣於佐迪艾巴慣常助攻,回防時經常暴露大量空位,因此傳球集中右路的山齊士以及伊斯拿。
智利上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智利下半場三閘線傳球圖
智利的攻擊明顯從後場放長直線上前,上半場左、中、右分佈較平均,下半場可能見佐迪艾巴頻頻上前失位,就轉到集中在右路,特別較左路多短傳。
山齊士右路的接應圖
山齊士在右路接應成功的次數極高,對其隊友佐迪艾巴明顯佔優。
筆者從前篇提及352陣式擅長穩守突擊,特別是當對方使用433陣式時,對方3名組合並不是2名翼鋒配合1隻中鋒,更有利於352的發揮。352由轉守為攻的重點在於兩隻翼衛,因此如何制止352時的攻守轉會,關鍵在如何消耗及打擊對方的翼衛,捉住其在邊線孤單的弱點,是制勝的技巧。當對方前場3名攻擊組合的2名邊路球員走入中路時,翼衛在防守上只面對對方閘衛球員的進攻,防中及靠左的中堅可以作出包抄及截去翼鋒球員走入中路或接應閘衛球員傳球的線路,減低了閘衛的體能負荷,防守及轉守為攻時都較容易。西班牙首場以施華及恩尼斯達作邊路球員,兩者非傳統翼鋒,走入中路送出傳球是其長處,荷蘭的白蘭特及真馬特在防守上不致吃力;今場面對智利同樣有類似的情況,西班牙以柏度及恩尼斯達擔當右、左兩邊,柏度較少走落底線傳中,反而較多接應中路的滲透然後入楔,對於文拿及伊斯拿的壓力相對減少,兩人的真正對手只是艾斯派古達及佐迪艾巴而已,當然維度爾、艾蘭古斯、戴亞斯的瘋狂補位及中場高頻率的攻守亦應記一功。智利3名中堅,以美度的作用最大。洛查斯及查拉多在協助文拿及伊斯拿阻止恩尼斯達及柏度走入中間,而美度作用在於為2人包抄,這名前西維爾防守中場個子不高,但以爛打、補位快見稱,在他們身後解圍的次數高達16次,在禁區內有8次的解圍,限制了柏度的入楔。
恩尼斯達接應傳球圖
恩尼斯達多次偏向中路搵食,接應點多在中間
智利的攔截圖
智利在後場中路的攔截,顯示出3名中場高度的活動及防守能力。
至於今場的臨場調動,迪保斯基的決定確實令人摸不著頭腦。第一個調動以高基入替沙比阿朗素,這個調動合理,下文將會再分析。第二個調動以托利斯入替迪亞高哥斯達,在後備名單中,前鋒線上除了托利斯就只有韋拿了,托利斯在國家隊關鍵時刻往往取得不錯的表現,換入托利斯亦無可厚非。可是最後一個調動真是令全場摸不著頭腦,卡蘇拿入替柏度,迪保斯基盤算寄望的或許是以卡蘇拿的遠射或死球破桶,但寄望這種神來之筆未免天方夜譚了。與其換入卡蘇拿,倒不如換入狀態不明的韋拿,在前場搶多一個攻擊點,總比在外圍寄望遠射較好。
不少人批評在上場大敗荷蘭後,迪保斯基不作出大變動,只換了柏度、馬天尼斯,以施華代替沙維的位置,仍重用卡斯拿斯,是一敗筆。但筆者對此點有保留,要為迪保斯基說公道話。西班牙過往六年以巴塞隆拿體系建立球隊,這個戰術體系已經植根於上至教練層、下至球員,要在一場大失利的賽事後推倒所有戰術體系作改變,未免太不設實際。一支國家隊在約30日進行7場比賽,維持球隊穩定是最基本的管理方向。教練要擺脫既有成功方式的羈絆去作重大改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及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場賭博。賭贏了,世人或許會讚你戰術大師、臨場應變能力好云云,但你已經擁有過去成功的資本,要在短時間幾天內作大改變,缺乏試驗的機會,無疑是挑戰球隊的穩定性,賭輸了,同樣受世人指摘,戰術不佳,隨意改革芸芸。即使荷蘭在此兩場從352陣式至433的轉換,看似只是一個調動或一個球員定位上改變很容易,實際上雲高爾從世界盃外圍賽以至世界盃前熱身賽作出過多次嘗試才有成果。
至於卡斯拿斯的正選問題,筆者同樣認同迪保斯基的正確決定。當然卡斯拿斯在今場第二球失球負一定責任,但卡斯拿斯作為球隊隊長兼老臣子,在西班牙的影響力甚大,將隊長眨為後備,連隊長也因犯錯而被懲罰,在世界盃短短的時間會嚴重打擊其他隊友士氣,反而為所有球員加壓,同時背負「卡斯拿斯的繼承者」的千斤壓力會落在拉爾拿身上,對後防及整隊有嚴重的影響,給與贖罪的機會更合情理。
追本溯源,提出改革或許不是上場對荷蘭的失利,時間線上應在更早的時候。洲際盃失利後,迪保斯基實有時間因應情況維持現有體系,作小變化或制定Plan B應付世界盃突發事情。可惜的是迪保斯基浪費了這一年多的時間,並未有制定Plan B,在選人可見一二。當中最大爭議莫過於,以往迪保斯基亦很喜愛拿華斯作變招之用,他亦多次在去屆世界盃及歐國盃變陣後發揮到極大的效果。甚至下半季表現不錯的洛蘭迪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其在制空力上的優點,比起托利斯及韋拿有更多的變化。從選人時筆者已經覺得托利斯及韋拿只可選擇其一,另一位置必須留給洛蘭迪甚至下半季入球荒的尼格度,拿華斯需取代卡蘇拿作變招,當然足球場上無如果,他們入選是好是壞,永遠沒有人會知道。
西班牙在今屆世界盃出局,隨著主力老化及狀態下滑,當沙比阿朗素、沙維退下時,距離下屆歐洲國家盃有兩年的時間,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作不同嘗試,中場的戰術體系作新嘗試事在必行,但要圍繞哪一位球員作為核心,是問題的關鍵。恩尼斯達理應會在新舊交替中擔任領導的角色,帶領年青的西班牙中場接棒。西班牙的中場球員風格類型大多偏向控球在腳,不論施華、馬達、卡蘇拿,為球隊製造機會的實力不容置疑,但要配合他們製造空間及加快中場速率的球員可選擇不多。從今場所見,馬體會的高基或可起重要的作用。在馬體會已經展示了攻守兼備及全面的高基,在下半場入替是西班牙14人中表現較為出色。他在中場中路擔當支援中前場的角色,短短在下半場45分鐘傳球62次,其中交出7次的長傳,雖然效果一般,但不失為一個新嘗試。最重要的是他在防守上的貢獻,僅僅45分鐘就已經作出6次的攔截,可見其除了為中前場鋪橋搭路,在中場的活動範圍廣泛,可以加強中場的活力、防守及攻守轉換之間的速度。縱然他在馬體會出任左右中場較多,踢法上較似現時恩尼斯達在西班牙的定位,但他出道之初同樣活躍於中場中路,觀乎今場表現,在國家隊他取代沙比阿朗素配合恩尼斯達或施華或有助球隊的速度、節奏,同時可以減輕球隊在防守上的壓力。
高基的活動圖
高基在攻守有不錯的覆蓋率,作為推動中場的活力非常關鍵。
如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瀏覽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enacciosoc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