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16強:法國對尼日利亞──中場組合新風格
法國排出的陣容與分組賽第二場對瑞士相若,僅普巴重任正選,代替當時的施素高,攻擊線上兩名前鋒基奧特及賓施馬同場,賓施馬靠近左路,基奧特為正中鋒。尼日利亞方面的4231,特別依賴前場3+1的攻擊4人組,希望以他們的速度及力量衝擊對方後防。不過,法國的普巴、馬杜迪、卡比耶及華布拿在攻守平衡和中場效率的輸出上,顯示出他們值得是優勝的一方。
與第二場對瑞士的情況相若,法國進攻明顯地傾向右路,左路的賓施馬配搭著艾夫拿及馬杜迪,艾夫拿鑑於對手奧丹維治及摩西斯的快速進攻,在上半場助攻的次數不多,只有1次的傳中球機會,反而右路華布拿,他的踢法一向是在左右二路作為一個中場核心,多於在邊線走到中路上與隊友進行小組配合,適合陣地戰發揮。在列貝利的缺陣下,他在法國近四場的比賽都是充擔著前場策劃的角色。華布拿除了在小組陣地戰上為中路製造機會外,同時與右路助攻力極強的迪布尼配合,作底線傳中,因此法國在右路製造的威脅較多,其中普巴的窩利施射,攻勢亦由右路發動。
誠如賓施馬在世界盃前熱身賽擔任左翼時,已經坦言自己久未踢過這個位置,忘記了如何發揮。不過迪甘斯依然於今場安排他擔任左翼,配搭艾夫拿,在左路效果就一般。賓施馬比較合適在禁區頂跑位找尋空間,接應隊友傳送或與隊友在中路製造小組進攻機會,相比起在邊路扣入大位與作為中鋒支點的基奧特合拍,顯得無所適從。同時,迪甘斯本意他走入中路,可以為閘位的艾夫拿助攻帶動更多空間,但他今場受制於右路摩西斯及奧丹維治的不斷纏擾,令他助攻力大減,只有1次傳中球,寧願安於防守上,反而中場box to box的馬杜迪走到邊線傳中比起艾夫拿還多2次。
法國上半場傳球路線分佈圖
雖然法國在上半場的傳球路線看似平均,但在三閘線上以至禁區角位上的傳球及接應較左路多。
華布拿全場活動分佈圖
華布拿全場傳球51次,其中上半場傳球30次,成功28次,以一名前場邊路球員來說,數據相當出色。而且,他的傳球路線除了陣地戰以右路短傳傳入中路外,更有16次的邊線傳中球,可見他除了短線外,邊線傳中同樣出色,靈活多變的踢法可以改變不同的進攻套路。
迪布尼及艾夫拿活動分佈圖
迪布尼壓上的次數明顯比艾夫拿多,艾夫拿安於防守,或許與其年老活力不足有關。
尼日利亞的前場緊迫做得出色,其中上半場及下半場初段的壓迫更見其效,歸功於前場4名速度高的球員:艾文歷基、摩西斯、奧丹維治及梅沙在前場不斷迫而不搶,尤其針對卡比耶及華布拿這兩名中後場及中前場的核心人物,以便在中路偷去皮球迅速反擊。
尼日利亞上半場緊迫攔截分佈圖
尼日利亞上半場的攔截總數為19次,其中有17次是中圈至禁區的範圍,可見他們並不安於縮後防守,反而積極在中前場攔截。
鑑於基奧特在前場的策應效果不佳及賓施馬在左路的發揮不理想,迪甘斯作出第一個調動便由基沙文入替基奧特,將賓施馬推到他最理想的前鋒位置,開拓左路及中路的進攻路線。這名皇家蘇斯達的翼鋒於中路為賓施馬製造機會,左路邊線亦可以落底傳中,增添法國的進攻模式,同時減輕了下半場右路華布拿體力下降還要肩負進攻的壓力。這個調動亦發揮理想,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他和賓施馬的小組短傳入楔,如非安耶馬的封位,法國不用等到他稍後的低級失誤而領先。至於完場前的入球,他亦騷擾了耶保,接應傳中球迫使他擺烏龍,可見他為法國贏波作出極大的貢獻。
尼日利亞的前場四人在速度及身體上都有很理想的條件,擅以快速的節奏打亂對方的後防,艾文歷基及梅沙偏於左路,上半場艾文歷基是正前鋒,下半場雙方交換位置,梅沙走入禁區搵食,下半場艾文歷基側主要在左路,間中與摩西斯互換位置在右路;奧丹維治負責在右路騷擾及落底傳中,至於摩西斯的踢法比較自由,上半場多偏向右及中路,下半場就走到左路,通過這種不斷互換位置使對方難以適應及速度拉開空位和邊線落底進行攻擊。
面對這種打法,值得一讚是今場法國後防沒有犯錯,哥斯尼表現出其優越的位置感,在中路的企位上毫無挑剔之處,貢獻了10次的解圍,其中9次在禁區內。除了兩閘艾夫拿及迪布尼在一對一的情況不處下風外,關鍵在於普巴及馬杜迪這兩名box to box的中場,在進攻與防守之間的轉換速率極高。卡比耶比起兩人站得更後,負責後場組織的卡比耶在防守時不會進行瘋狂的搶截,而是堵塞對方傳球路線,等待兩名體能極佳的中場回防,閘位球員才對控球者加以壓力。在己方搶到皮球後,由普巴或馬杜迪迅速進行轉守為攻,分到邊線,然後走入禁區作後上支援或遠射。普巴的球風一向始是,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極佳的盤球突破,往往可以做到自己推進,馬杜迪就因為白蘭斯過去一季的改做下由一名爛打防中,搖身一變成為攻守兼備的球員,在國家隊與普巴的齊上齊落下,做到中場的平衡性。
哥斯尼解圍分佈圖
哥斯尼在禁區內貢獻了9次解圍,其中多次是化解尼日利亞右路的傳中球,他是法國防線上重要的旗子。
馬杜迪(上)及普巴(下)活動分佈圖
馬杜迪今季的進攻能力徹底被白蘭斯解放,連帶優惠於國家隊,他與普巴的助攻助守為法國中場增添了許多活力,其中有7次盤球,比起普巴還多出3次,傳中亦有3次。當然,這與他們賽前被迪甘斯安排的分工有關,由於賓施馬不擅傳中,馬杜迪便負起這個責任,反而進攻及技術較強的普巴就較多前插入禁區起腳,射門達3次。
同時,法國的行軍迅速亦另一驚訝,他們全場控球率不高,僅多尼日利亞6%,但傳球的配合上主要在前場。在兩隊互相合拍的傳球統計上,只有一個組合是有中堅球員出現(洛利斯傳給華拉尼),華布尼就佔了6次,他與普巴、迪布尼、卡比耶、基奧特及賓施馬都有相當多的互動,可見傳球達308次的法國,並不是在後場的互傳。同時,華布拿傳球達51次,作為一名進攻的邊路球員,他的傳球次數是相當高,
兩隊傳球組合圖
不作後場的無謂傳球,以有效率的傳送及跑動或許是法國今季世界盃的風格。
法國的中場鐵三角:普巴、馬杜迪及卡比耶,前兩人攻守兼備,有無限的體能,平衡了球隊在攻守之間的轉換及節奏,更有突破和搶截的能力,卡比耶則在後場以其閱讀球賽能力傲視全場,加上華布拿擺脫了列貝利的陰影下發揮到表現,法國的中場速率及組織上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至於左翼的問題,筆者認為基沙文值得正選,從而將賓施馬放回前鋒位置,確立陣地戰上的風格。只要在處於劣勢或拉鋸的情況時,才放回高大擅頂的基奧特作衝擊對方防線,此才是上策。唯一隱憂是法國四場比賽所對的皆非傳統強隊或今屆黑馬份子,下場將會面對德國,這才是法國最大考驗。
如喜歡這篇戰術文章,請到十字聯防Facebook專頁閱讀更多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catenacciosoccer
與第二場對瑞士的情況相若,法國進攻明顯地傾向右路,左路的賓施馬配搭著艾夫拿及馬杜迪,艾夫拿鑑於對手奧丹維治及摩西斯的快速進攻,在上半場助攻的次數不多,只有1次的傳中球機會,反而右路華布拿,他的踢法一向是在左右二路作為一個中場核心,多於在邊線走到中路上與隊友進行小組配合,適合陣地戰發揮。在列貝利的缺陣下,他在法國近四場的比賽都是充擔著前場策劃的角色。華布拿除了在小組陣地戰上為中路製造機會外,同時與右路助攻力極強的迪布尼配合,作底線傳中,因此法國在右路製造的威脅較多,其中普巴的窩利施射,攻勢亦由右路發動。
誠如賓施馬在世界盃前熱身賽擔任左翼時,已經坦言自己久未踢過這個位置,忘記了如何發揮。不過迪甘斯依然於今場安排他擔任左翼,配搭艾夫拿,在左路效果就一般。賓施馬比較合適在禁區頂跑位找尋空間,接應隊友傳送或與隊友在中路製造小組進攻機會,相比起在邊路扣入大位與作為中鋒支點的基奧特合拍,顯得無所適從。同時,迪甘斯本意他走入中路,可以為閘位的艾夫拿助攻帶動更多空間,但他今場受制於右路摩西斯及奧丹維治的不斷纏擾,令他助攻力大減,只有1次傳中球,寧願安於防守上,反而中場box to box的馬杜迪走到邊線傳中比起艾夫拿還多2次。
法國上半場傳球路線分佈圖
雖然法國在上半場的傳球路線看似平均,但在三閘線上以至禁區角位上的傳球及接應較左路多。
華布拿全場活動分佈圖
華布拿全場傳球51次,其中上半場傳球30次,成功28次,以一名前場邊路球員來說,數據相當出色。而且,他的傳球路線除了陣地戰以右路短傳傳入中路外,更有16次的邊線傳中球,可見他除了短線外,邊線傳中同樣出色,靈活多變的踢法可以改變不同的進攻套路。
迪布尼及艾夫拿活動分佈圖
迪布尼壓上的次數明顯比艾夫拿多,艾夫拿安於防守,或許與其年老活力不足有關。
尼日利亞的前場緊迫做得出色,其中上半場及下半場初段的壓迫更見其效,歸功於前場4名速度高的球員:艾文歷基、摩西斯、奧丹維治及梅沙在前場不斷迫而不搶,尤其針對卡比耶及華布拿這兩名中後場及中前場的核心人物,以便在中路偷去皮球迅速反擊。
尼日利亞上半場緊迫攔截分佈圖
尼日利亞上半場的攔截總數為19次,其中有17次是中圈至禁區的範圍,可見他們並不安於縮後防守,反而積極在中前場攔截。
鑑於基奧特在前場的策應效果不佳及賓施馬在左路的發揮不理想,迪甘斯作出第一個調動便由基沙文入替基奧特,將賓施馬推到他最理想的前鋒位置,開拓左路及中路的進攻路線。這名皇家蘇斯達的翼鋒於中路為賓施馬製造機會,左路邊線亦可以落底傳中,增添法國的進攻模式,同時減輕了下半場右路華布拿體力下降還要肩負進攻的壓力。這個調動亦發揮理想,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他和賓施馬的小組短傳入楔,如非安耶馬的封位,法國不用等到他稍後的低級失誤而領先。至於完場前的入球,他亦騷擾了耶保,接應傳中球迫使他擺烏龍,可見他為法國贏波作出極大的貢獻。
尼日利亞的前場四人在速度及身體上都有很理想的條件,擅以快速的節奏打亂對方的後防,艾文歷基及梅沙偏於左路,上半場艾文歷基是正前鋒,下半場雙方交換位置,梅沙走入禁區搵食,下半場艾文歷基側主要在左路,間中與摩西斯互換位置在右路;奧丹維治負責在右路騷擾及落底傳中,至於摩西斯的踢法比較自由,上半場多偏向右及中路,下半場就走到左路,通過這種不斷互換位置使對方難以適應及速度拉開空位和邊線落底進行攻擊。
面對這種打法,值得一讚是今場法國後防沒有犯錯,哥斯尼表現出其優越的位置感,在中路的企位上毫無挑剔之處,貢獻了10次的解圍,其中9次在禁區內。除了兩閘艾夫拿及迪布尼在一對一的情況不處下風外,關鍵在於普巴及馬杜迪這兩名box to box的中場,在進攻與防守之間的轉換速率極高。卡比耶比起兩人站得更後,負責後場組織的卡比耶在防守時不會進行瘋狂的搶截,而是堵塞對方傳球路線,等待兩名體能極佳的中場回防,閘位球員才對控球者加以壓力。在己方搶到皮球後,由普巴或馬杜迪迅速進行轉守為攻,分到邊線,然後走入禁區作後上支援或遠射。普巴的球風一向始是,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極佳的盤球突破,往往可以做到自己推進,馬杜迪就因為白蘭斯過去一季的改做下由一名爛打防中,搖身一變成為攻守兼備的球員,在國家隊與普巴的齊上齊落下,做到中場的平衡性。
哥斯尼解圍分佈圖
哥斯尼在禁區內貢獻了9次解圍,其中多次是化解尼日利亞右路的傳中球,他是法國防線上重要的旗子。
馬杜迪(上)及普巴(下)活動分佈圖
馬杜迪今季的進攻能力徹底被白蘭斯解放,連帶優惠於國家隊,他與普巴的助攻助守為法國中場增添了許多活力,其中有7次盤球,比起普巴還多出3次,傳中亦有3次。當然,這與他們賽前被迪甘斯安排的分工有關,由於賓施馬不擅傳中,馬杜迪便負起這個責任,反而進攻及技術較強的普巴就較多前插入禁區起腳,射門達3次。
同時,法國的行軍迅速亦另一驚訝,他們全場控球率不高,僅多尼日利亞6%,但傳球的配合上主要在前場。在兩隊互相合拍的傳球統計上,只有一個組合是有中堅球員出現(洛利斯傳給華拉尼),華布尼就佔了6次,他與普巴、迪布尼、卡比耶、基奧特及賓施馬都有相當多的互動,可見傳球達308次的法國,並不是在後場的互傳。同時,華布拿傳球達51次,作為一名進攻的邊路球員,他的傳球次數是相當高,
兩隊傳球組合圖
不作後場的無謂傳球,以有效率的傳送及跑動或許是法國今季世界盃的風格。
法國的中場鐵三角:普巴、馬杜迪及卡比耶,前兩人攻守兼備,有無限的體能,平衡了球隊在攻守之間的轉換及節奏,更有突破和搶截的能力,卡比耶則在後場以其閱讀球賽能力傲視全場,加上華布拿擺脫了列貝利的陰影下發揮到表現,法國的中場速率及組織上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至於左翼的問題,筆者認為基沙文值得正選,從而將賓施馬放回前鋒位置,確立陣地戰上的風格。只要在處於劣勢或拉鋸的情況時,才放回高大擅頂的基奧特作衝擊對方防線,此才是上策。唯一隱憂是法國四場比賽所對的皆非傳統強隊或今屆黑馬份子,下場將會面對德國,這才是法國最大考驗。
如喜歡這篇戰術文章,請到十字聯防Facebook專頁閱讀更多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catenacciosoc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