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四強:巴西對德國──巴西防守的問題
1950年馬拉簡拿的慘劇隨著昨日的比賽將會被巴西人所遺忘,取而代之是德國在巴西這個足球王國在世界盃史上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烙印。佔有主場之利的巴西在全場球迷的見證下,中後場的頻頻出錯,球員在場上的信心崩潰,缺少統率球隊的隊長,導致了一場七個一皮的悲劇。要研究兩隊的傳球戰術圖似乎不實際,倒不如看看巴西在防守上衍生的問題。
上場對陣哥倫比亞時的不必要犯規,泰亞高施華兩黃停賽,由丹迪取代;班納特代替受傷的尼馬,古斯達禾的復出原以為可以鞏固球隊的穩定性,卻與後衛的默契不足招致大敗。
1-0: 10’ 卻奧斯開出角球至遠柱,梅拿衝射入網。
這個入球是角球進攻戰術的教材,可以先看看德國走入禁區的球員不多,只有四個,相比之下未計門將祖利奧施薩及守尾柱的馬些路,巴西卻有六個防守球員在禁區內,為何人少竟然可以欺多呢?巧妙之處在於梅拿、高路斯及曉姆斯的走位和配合。
圖1
大衛雷斯(圖1,紅箭咀)起初仍看管著梅拿(圖1,藍箭咀)在前柱的走動,高路斯則被費蘭甸奴緊盯(圖1,黑箭咀),丹迪則負責看管曉姆斯(圖1,粉紅箭咀)。
圖2
當角球開出時,高路斯突然衝向前方的大衛雷斯(圖2,紅箭咀),這時緊盯著高路斯的費蘭甸奴(圖2,黑箭咀)在死纏下被迫撞向大衛雷斯(圖2,紅箭咀),而梅拿(圖2,藍色箭咀)己經從曉姆斯、丹迪及大衛雷斯、高路斯和費蘭甸奴中間的空位走到遠柱(圖2,淺啡色箭咀為梅拿走位的路線),這時大衛雷斯(圖2,紅箭咀)的盯防路線先被費蘭甸奴及高路斯(圖2,黑箭咀)所阻,再後來又受曉姆斯和丹迪(圖3,紅箭咀)的影響,延遲了一秒左右,就是這一瞬間梅拿(圖3,藍箭咀)已經走到遠柱接應角球輕鬆撞入(圖2,啡色箭咀為梅拿走動路線)。
圖3
巴西防守角球確實暴露出問題,在人多打人少的情況下反而自亂陣腳,在近柱位設下兩名防守球員過多,馬干及費特的回防形同虛設(圖2,黃色框),他們既做不到堵截近柱,又不能在中間第一點頂走皮球,理應站在遠柱一大片空間(圖2,紫色框),待皮球開出時衝前與對方爭頂,即使前柱大衛雷斯與其他人撞成一堆影響防守路線,至少在遠柱多一名球員作壓迫,不讓從後入楔的敵方球員輕鬆起腳。
2-0: 21’卻奧斯在中場擺脫費蘭甸奴,斜直線給予梅拿,再由高路斯順勢偷到皮球連射兩下入網。
圖4
馬些路作為一名閘位球員,不應該在無球睇位佈防的情況下比自己的中堅退得更後,結果包了越位(圖4,紅箭咀)。大衛雷斯已經明顯走前(圖4及圖5啡線可以見大衛雷斯稍稍向前),而馬些路沒有留意自己一對中堅已經向前的情況下仍然待在左路的死角位,他可以選擇走前佈置越位或緊貼梅拿,但他兩樣都沒有做到,令梅拿處於一個沒有越位的危險位置(圖4,藍箭咀),輕易入楔走入中間。
圖5
除了馬些路,他前方的古斯達禾(圖5,藍箭咀)亦站在一個無必要的偏後位置上,他應該站在更中間的位置(圖5,黃框)。或許他的站位企得太深,干擾了馬些路的判斷,認為防守中場與後衛之間仍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不上前散開,避免與古斯達禾走到重疊的位置,殊不知他已經是站在巴西防守球員最後的位置了。
3-0: 23’拿姆右路傳中,中路梅拿踢漏,造就卻奧斯左腳勁射破網。
圖6
拿姆在右路發難,馬些路在左路給予拿姆太多空間可以看準機會傳中。馬些路在防守時收窄,令拿姆在右路可以控球再慢慢看準選擇傳給哪一位隊友。除了馬些路外,丹迪與大衛雷斯的一對中堅亦要負上很大責任,其中丹迪尤甚。丹迪站的位置同樣太深,站在沒有敵方球員的不必要位置上(圖6,黃箭咀),似乎與大衛雷斯這對第一場合作的拍檔默契明顯不足,沒有一出一補之間的協防。
假若拿姆是沿底線傳中,這個位置有大衛雷斯可沿線(圖6,粉紅箭咀)衝前瓦解,並不需要丹迪於同一時間站在同一位置上,因此丹迪(圖6,黃箭咀)理應企在更前的位置(圖6,淺藍框),堵截拿姆傳到禁區頂的可能性及阻礙梅拿(圖6,黑箭咀),而後面盯著梅拿的費蘭甸奴(圖6,紫箭咀)應看著他身後入楔的卻奧斯(圖6,淺啡箭咀)。正正如此,拿姆的傳球可以輕鬆傳到禁區頂給卻奧斯後上(圖6,淺灰箭咀)勁射。
4-0: 24’卻奧斯迫甩費蘭甸奴腳下球,與基迪拉做一個配合後,由卻奧斯射入。
圖7
巴西落後三球後自亂陣腳,個別球員如馬些路(圖7,淺藍箭咀)和馬干(圖7,紫色箭咀)兩個閘位球員明顯希望盡快進攻,因此加闊了球場上的縱向,並壓上自中圈線附近。因此後場只餘下丹迪、古斯達禾、費蘭甸奴及大衛雷斯四人,同時德國前場亦有三至四人在緊迫。丹迪亦不想在落後情況下輕鬆丟掉控球權,因此希望沿線(圖7,青綠色箭咀)傳給中路的費蘭甸奴組織攻勢,此舉卻令巴西陷於崩潰。費蘭甸奴在中場控球不穩固然有很大的責任,在上半場連失三球的陰影下,這時或多或少影響到球員的信心及發揮,費蘭甸奴被壓下控球甩腳,歸因於丹迪的選擇是給予眼前距離極短、被兩名球員壓迫著(圖7,紅色箭咀)的費蘭甸奴,陷他於不義,他理應安全為由一腳清走皮球更佳。
大衛雷斯和古斯達禾(圖7,啡色箭咀)不能及時回身去追失掉的控球權,原因在於馬些路及馬干二人已經站到中圈線附近,他們兩人是為丹迪製造傳球的空間,但丹迪卻傳給了最差的選擇,回追時為時已晚,因此罪不在大衛雷斯及古斯達禾二人。
同時,這個時候明顯是大衛雷斯或祖利奧施薩等隊長及老將挺身而出的時候,要隊友穩住陣腳,如叫馬些路及馬干不要急於進攻,要隊友不要再犯下低級失誤,但似乎兩人並未能給與隊友支援,終招致更大的慘敗。
5-0: 29’ 曉姆斯引球推進,避開了幾名巴西球員後落在基迪拉腳下,與奧斯爾一次配合由基迪拉完成入球任務。
圖8
這個失球明顯是大衛雷斯的責任,他在曉姆斯(圖8,淺藍箭咀)引球推進時突然上前殺波,結果與古斯達禾撞成一團(圖8,紫箭咀),被德國形成三打二的局面(圖8,藍色框)。這個失球本來不必要,本來巴西的防線是有足夠的三打三甚至若果馬些路移入中間呈四打三的情況,中場的攔截亦應由古斯達禾完成,但大衛雷斯一次的魯莽,被德國輕鬆射入。
6-0: 68’ 基迪拉右路傳給禁區的拿姆,拿姆右路傳中,舒爾尼快一步搶點射入。
圖9
這個失球與第三球差不多,同樣是馬些路與丹迪的失誤。先由馬些路對於拿姆殺入禁區視若無睹,似乎已經放棄回身防守(圖9,紅色箭咀),讓拿姆可以輕鬆壓入禁區一大片空間(圖9,淺藍色框)傳球。其次又是丹迪企位太深(圖9,黃色箭咀),與古斯達禾沒有清晰的防守。他們兩個重疊了位置一前一後擋著拿姆實是毫無意義(圖10,紅色框),古斯達禾向前封拿姆位時,丹迪應走出六碼區阻截拿姆傳球(圖10,淺藍色箭咀),讓拿姆不容易把球送到中間,當然大衛雷斯及馬干(圖10,藍框)亦眼白白看著舒爾尼及梅拿二人(圖10,紫色框)向前點近柱入楔。
圖10
7-0: 78’ 舒爾尼接應梅拿的傳球勁射入網。
在這個時候的巴西球員士氣已經崩潰,防守亦亳無章法可言,期待的只是球證盡快鳴笛完場。雖然大衛雷斯明顯跟甩了舒爾尼,但考慮到當時巴西傾巢而出,大衛雷斯參與進攻比防守更多,回防速度不及剛入替的舒爾尼亦屬正常事,當然舒爾尼的射門亦相當精彩。
至於7-1的入球,保定與其他隊友佈越位失敗,自己包到較深位置,讓奧斯卡有很多空位接應後場的長傳反擊射入,對於巴西來說無補於事,但對德國來說,在上、下半場首10分鐘是受制於巴西,特別是下半場,雖然德國明顯有心縮後打反擊,但其佈防亦不見有默契及嚴密,若非紐亞幾次神勇的撲救,巴西很早時間已經破蛋。
不能否定的是,如之前的文章提及,巴西在過去五場的表現並非很搶眼,一路以來都是乘主場之利及球員之間的亢奮狀態,每人走多一步踢的士氣波取得優勢。雖然今場巴西的後防漏洞為致命傷,但不能否定的是巴西今屆世界盃在前、中線上亦無可用之兵。
前鋒被外界批評得體無完膚,在此不作多餘論述,候克的不成大器,班納特及韋利安沒有足球智慧,中場缺少創造力的球員,奧斯卡看似是巴西新生代較突出的球員,他擁有靈巧的腳法及控球,以及他勤力拼搏的表現,每場都是巴西全隊走動最多的球員。可是他最缺乏的正正是中場所缺少的能力──球場視野及創造力。他不能為隊友製造攻勢,不能送出致命的直線,僅在巴西無球在腳的情況下憑走動及後上作出進攻上的貢獻,因此史高拉利不能不依賴尼馬的個人突破。今場進攻點缺少尼馬,在進攻上少了唯一突破點之餘,泰亞高施華的缺陣令沒有一名球員可以統率後防。一對中堅表現出無默契的防守,大衛雷斯的魯莽,丹迪的失位及判斷錯誤,馬些路的有勇無謀,馬干的平庸,再加上費蘭甸奴的失誤,老將祖利奧施薩亦無作出適當的提點及壓場,看來前鋒的無能已經被今場後防爆炸性的演出遮蓋。史高拉利在23人中排出這個陣容亦無可厚非,畢竟現今巴西足球正陷於一個困境,沒有過往森巴的風格,沒有3R的技術,僅有的只是沉著穩建、體力化的防守反擊,當連這些都失去的時候,巴西自然招致大敗的惡果。
反觀德國,今場的發揮持續穩定,雖然攻入七個入球,但歸根究底是巴西的失誤,才導致德國的大勝。除了分組賽對加納外,德國往往在形勢較好及領先的情況下主導球賽。事實上,德國在今屆世界盃僅是對阿爾及尼亞遇過一次考驗,就是對方長時間的防守反擊可令德國陷於拉鋸的苦戰,看來德國要取得失落多年的世界盃,他們期望決賽要對的對手不是荷蘭了。
如喜歡戰術文章,請到十字聯防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enacciosoccer
上場對陣哥倫比亞時的不必要犯規,泰亞高施華兩黃停賽,由丹迪取代;班納特代替受傷的尼馬,古斯達禾的復出原以為可以鞏固球隊的穩定性,卻與後衛的默契不足招致大敗。
1-0: 10’ 卻奧斯開出角球至遠柱,梅拿衝射入網。
這個入球是角球進攻戰術的教材,可以先看看德國走入禁區的球員不多,只有四個,相比之下未計門將祖利奧施薩及守尾柱的馬些路,巴西卻有六個防守球員在禁區內,為何人少竟然可以欺多呢?巧妙之處在於梅拿、高路斯及曉姆斯的走位和配合。
圖1
大衛雷斯(圖1,紅箭咀)起初仍看管著梅拿(圖1,藍箭咀)在前柱的走動,高路斯則被費蘭甸奴緊盯(圖1,黑箭咀),丹迪則負責看管曉姆斯(圖1,粉紅箭咀)。
圖2
當角球開出時,高路斯突然衝向前方的大衛雷斯(圖2,紅箭咀),這時緊盯著高路斯的費蘭甸奴(圖2,黑箭咀)在死纏下被迫撞向大衛雷斯(圖2,紅箭咀),而梅拿(圖2,藍色箭咀)己經從曉姆斯、丹迪及大衛雷斯、高路斯和費蘭甸奴中間的空位走到遠柱(圖2,淺啡色箭咀為梅拿走位的路線),這時大衛雷斯(圖2,紅箭咀)的盯防路線先被費蘭甸奴及高路斯(圖2,黑箭咀)所阻,再後來又受曉姆斯和丹迪(圖3,紅箭咀)的影響,延遲了一秒左右,就是這一瞬間梅拿(圖3,藍箭咀)已經走到遠柱接應角球輕鬆撞入(圖2,啡色箭咀為梅拿走動路線)。
圖3
巴西防守角球確實暴露出問題,在人多打人少的情況下反而自亂陣腳,在近柱位設下兩名防守球員過多,馬干及費特的回防形同虛設(圖2,黃色框),他們既做不到堵截近柱,又不能在中間第一點頂走皮球,理應站在遠柱一大片空間(圖2,紫色框),待皮球開出時衝前與對方爭頂,即使前柱大衛雷斯與其他人撞成一堆影響防守路線,至少在遠柱多一名球員作壓迫,不讓從後入楔的敵方球員輕鬆起腳。
2-0: 21’卻奧斯在中場擺脫費蘭甸奴,斜直線給予梅拿,再由高路斯順勢偷到皮球連射兩下入網。
圖4
馬些路作為一名閘位球員,不應該在無球睇位佈防的情況下比自己的中堅退得更後,結果包了越位(圖4,紅箭咀)。大衛雷斯已經明顯走前(圖4及圖5啡線可以見大衛雷斯稍稍向前),而馬些路沒有留意自己一對中堅已經向前的情況下仍然待在左路的死角位,他可以選擇走前佈置越位或緊貼梅拿,但他兩樣都沒有做到,令梅拿處於一個沒有越位的危險位置(圖4,藍箭咀),輕易入楔走入中間。
圖5
除了馬些路,他前方的古斯達禾(圖5,藍箭咀)亦站在一個無必要的偏後位置上,他應該站在更中間的位置(圖5,黃框)。或許他的站位企得太深,干擾了馬些路的判斷,認為防守中場與後衛之間仍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不上前散開,避免與古斯達禾走到重疊的位置,殊不知他已經是站在巴西防守球員最後的位置了。
3-0: 23’拿姆右路傳中,中路梅拿踢漏,造就卻奧斯左腳勁射破網。
圖6
拿姆在右路發難,馬些路在左路給予拿姆太多空間可以看準機會傳中。馬些路在防守時收窄,令拿姆在右路可以控球再慢慢看準選擇傳給哪一位隊友。除了馬些路外,丹迪與大衛雷斯的一對中堅亦要負上很大責任,其中丹迪尤甚。丹迪站的位置同樣太深,站在沒有敵方球員的不必要位置上(圖6,黃箭咀),似乎與大衛雷斯這對第一場合作的拍檔默契明顯不足,沒有一出一補之間的協防。
假若拿姆是沿底線傳中,這個位置有大衛雷斯可沿線(圖6,粉紅箭咀)衝前瓦解,並不需要丹迪於同一時間站在同一位置上,因此丹迪(圖6,黃箭咀)理應企在更前的位置(圖6,淺藍框),堵截拿姆傳到禁區頂的可能性及阻礙梅拿(圖6,黑箭咀),而後面盯著梅拿的費蘭甸奴(圖6,紫箭咀)應看著他身後入楔的卻奧斯(圖6,淺啡箭咀)。正正如此,拿姆的傳球可以輕鬆傳到禁區頂給卻奧斯後上(圖6,淺灰箭咀)勁射。
4-0: 24’卻奧斯迫甩費蘭甸奴腳下球,與基迪拉做一個配合後,由卻奧斯射入。
圖7
巴西落後三球後自亂陣腳,個別球員如馬些路(圖7,淺藍箭咀)和馬干(圖7,紫色箭咀)兩個閘位球員明顯希望盡快進攻,因此加闊了球場上的縱向,並壓上自中圈線附近。因此後場只餘下丹迪、古斯達禾、費蘭甸奴及大衛雷斯四人,同時德國前場亦有三至四人在緊迫。丹迪亦不想在落後情況下輕鬆丟掉控球權,因此希望沿線(圖7,青綠色箭咀)傳給中路的費蘭甸奴組織攻勢,此舉卻令巴西陷於崩潰。費蘭甸奴在中場控球不穩固然有很大的責任,在上半場連失三球的陰影下,這時或多或少影響到球員的信心及發揮,費蘭甸奴被壓下控球甩腳,歸因於丹迪的選擇是給予眼前距離極短、被兩名球員壓迫著(圖7,紅色箭咀)的費蘭甸奴,陷他於不義,他理應安全為由一腳清走皮球更佳。
大衛雷斯和古斯達禾(圖7,啡色箭咀)不能及時回身去追失掉的控球權,原因在於馬些路及馬干二人已經站到中圈線附近,他們兩人是為丹迪製造傳球的空間,但丹迪卻傳給了最差的選擇,回追時為時已晚,因此罪不在大衛雷斯及古斯達禾二人。
同時,這個時候明顯是大衛雷斯或祖利奧施薩等隊長及老將挺身而出的時候,要隊友穩住陣腳,如叫馬些路及馬干不要急於進攻,要隊友不要再犯下低級失誤,但似乎兩人並未能給與隊友支援,終招致更大的慘敗。
5-0: 29’ 曉姆斯引球推進,避開了幾名巴西球員後落在基迪拉腳下,與奧斯爾一次配合由基迪拉完成入球任務。
圖8
這個失球明顯是大衛雷斯的責任,他在曉姆斯(圖8,淺藍箭咀)引球推進時突然上前殺波,結果與古斯達禾撞成一團(圖8,紫箭咀),被德國形成三打二的局面(圖8,藍色框)。這個失球本來不必要,本來巴西的防線是有足夠的三打三甚至若果馬些路移入中間呈四打三的情況,中場的攔截亦應由古斯達禾完成,但大衛雷斯一次的魯莽,被德國輕鬆射入。
6-0: 68’ 基迪拉右路傳給禁區的拿姆,拿姆右路傳中,舒爾尼快一步搶點射入。
圖9
這個失球與第三球差不多,同樣是馬些路與丹迪的失誤。先由馬些路對於拿姆殺入禁區視若無睹,似乎已經放棄回身防守(圖9,紅色箭咀),讓拿姆可以輕鬆壓入禁區一大片空間(圖9,淺藍色框)傳球。其次又是丹迪企位太深(圖9,黃色箭咀),與古斯達禾沒有清晰的防守。他們兩個重疊了位置一前一後擋著拿姆實是毫無意義(圖10,紅色框),古斯達禾向前封拿姆位時,丹迪應走出六碼區阻截拿姆傳球(圖10,淺藍色箭咀),讓拿姆不容易把球送到中間,當然大衛雷斯及馬干(圖10,藍框)亦眼白白看著舒爾尼及梅拿二人(圖10,紫色框)向前點近柱入楔。
圖10
7-0: 78’ 舒爾尼接應梅拿的傳球勁射入網。
在這個時候的巴西球員士氣已經崩潰,防守亦亳無章法可言,期待的只是球證盡快鳴笛完場。雖然大衛雷斯明顯跟甩了舒爾尼,但考慮到當時巴西傾巢而出,大衛雷斯參與進攻比防守更多,回防速度不及剛入替的舒爾尼亦屬正常事,當然舒爾尼的射門亦相當精彩。
至於7-1的入球,保定與其他隊友佈越位失敗,自己包到較深位置,讓奧斯卡有很多空位接應後場的長傳反擊射入,對於巴西來說無補於事,但對德國來說,在上、下半場首10分鐘是受制於巴西,特別是下半場,雖然德國明顯有心縮後打反擊,但其佈防亦不見有默契及嚴密,若非紐亞幾次神勇的撲救,巴西很早時間已經破蛋。
不能否定的是,如之前的文章提及,巴西在過去五場的表現並非很搶眼,一路以來都是乘主場之利及球員之間的亢奮狀態,每人走多一步踢的士氣波取得優勢。雖然今場巴西的後防漏洞為致命傷,但不能否定的是巴西今屆世界盃在前、中線上亦無可用之兵。
前鋒被外界批評得體無完膚,在此不作多餘論述,候克的不成大器,班納特及韋利安沒有足球智慧,中場缺少創造力的球員,奧斯卡看似是巴西新生代較突出的球員,他擁有靈巧的腳法及控球,以及他勤力拼搏的表現,每場都是巴西全隊走動最多的球員。可是他最缺乏的正正是中場所缺少的能力──球場視野及創造力。他不能為隊友製造攻勢,不能送出致命的直線,僅在巴西無球在腳的情況下憑走動及後上作出進攻上的貢獻,因此史高拉利不能不依賴尼馬的個人突破。今場進攻點缺少尼馬,在進攻上少了唯一突破點之餘,泰亞高施華的缺陣令沒有一名球員可以統率後防。一對中堅表現出無默契的防守,大衛雷斯的魯莽,丹迪的失位及判斷錯誤,馬些路的有勇無謀,馬干的平庸,再加上費蘭甸奴的失誤,老將祖利奧施薩亦無作出適當的提點及壓場,看來前鋒的無能已經被今場後防爆炸性的演出遮蓋。史高拉利在23人中排出這個陣容亦無可厚非,畢竟現今巴西足球正陷於一個困境,沒有過往森巴的風格,沒有3R的技術,僅有的只是沉著穩建、體力化的防守反擊,當連這些都失去的時候,巴西自然招致大敗的惡果。
反觀德國,今場的發揮持續穩定,雖然攻入七個入球,但歸根究底是巴西的失誤,才導致德國的大勝。除了分組賽對加納外,德國往往在形勢較好及領先的情況下主導球賽。事實上,德國在今屆世界盃僅是對阿爾及尼亞遇過一次考驗,就是對方長時間的防守反擊可令德國陷於拉鋸的苦戰,看來德國要取得失落多年的世界盃,他們期望決賽要對的對手不是荷蘭了。
如喜歡戰術文章,請到十字聯防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enacciosoc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