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戴偉浚轉藉的原因
最近,被香港球迷戲稱為「猶戴」的深圳佳兆業中場戴偉浚,終於正式表態希望轉藉代表中國國家隊。消息傳出後,球迷間普遍反應平靜。由在最初自稱因傷而拒絕港隊的徵召,但卻出現在中國國奧隊訓練營中,再到後來在社交網站上發佈一些與普遍香港人價值觀不同的言論,加上他遲遲未表態會為哪一支代表隊出戰,相信球迷的心目中早已有了答案,知道戴偉浚的心意了,故不會再為此有任何的感覺。到底戴偉浚為何突然受到祖國的「感召」,放棄代表從小長大的香港,筆者便在本文分析一下他轉藉的原因。
首先筆者需要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筆者本人是非常不贊同他這個行為。筆者與大部份的香港人一樣,從小在香港生活,十分喜愛香港這個地方,並以香港人的身份而自豪。 與大多數喜愛足球的香港球迷一樣,筆者小時候也曾夢想穿起港隊戰衣為港隊出戰,當然到長大後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並沒有可能實現這個夢想,但若有機會一定會義不容辭代表香港,故此筆者對於這種「反骨」的行為並不贊同,加上筆者認為代表隊與球會性質並不同,應該以歸屬感為先,並不是可以隨便「轉會」的,戴偉浚想法似乎與筆者並不相同,故此筆者便希望在本文探討他為何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球員轉藉代表其他國家隊在世界足壇上屢見不鮮。大多數的原因都是身份認同問題、增加踢國際賽機會、以及希望參與更高水平的國際賽事有關。
在身份認同方面,有些球員有雙重國籍,或父母及祖父母的關係,可以代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出戰,著名的例子就是效力於西維爾的拉傑迪。拉傑迪在瑞士出生,從小在瑞士長大,也曾代表瑞士的青年隊出戰。可是到了成年隊的時候,他卻因為自身的克羅地亞裔身份關係,加上爸爸的期望,最後選擇代表克羅地亞出戰。可是套用到戴偉浚身上,筆者很難認為他是因為身份認同而選擇代表中國出戰。筆者在網上翻查資料,發現戴偉浚在香港出生,從小在香港長大,至11歲時時移民到英國。若以上資料正確,戴偉浚與中國大陸的聯繫極其量與筆者差不多,只是小時候會回鄉過年或掃墓,或閒時與朋友到深圳逛逛而已,根本沒有強大的身份認同到要放棄代表香港隊而轉為代表中國隊出戰。況且根據基本法,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嗎?即使對國家有強大的認同,那麼代表香港隊也可以體現對中國的認同感,根本不用大費周章去轉藉。除非戴本人不認同上述的概念,認為需要把兩地切割起來,那麼我認為國安公署應該要好好的調查一下戴是否觸犯了國安法。
那會不會是他為了增加出戰國際賽的機會,所以轉為代表中國呢?在英國及法國,有很多非裔或加勒比海地區血統的球員,而由於上述兩國的競爭激烈,很多球員並不能代表該兩國的成年隊出戰。為了參與國際賽,很多球員會選擇轉藉代表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的代表隊參賽。可是套用在戴偉浚身上,這個理由比起第一個理由更為荒謬。雖然中國國家隊長期在國際賽打不出好成績,被大陸的球迷們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可是至少在這一刻而言,中國隊比起香港隊更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爭取進入中國隊理應比起爭取進入香港隊更為艱難。而且早於加利韋特的時代,他便已獲得了徵召,只是他以傷為名拒絕徵召,並立刻出現在中國國奧隊的訓練營中。由此可見,並非港隊不徵召他,而是他自己放棄。筆者曾看過他數場中超比賽,他在中場的調度至少在香港級而言的確非常出色,若果他代表香港出戰的話,還有機會接過黃洋大哥的班,長期在港隊取得一席之地。這樣實力的球員,若說是港隊不徵召他也說不過去吧。可是戴偉浚心裡只想成為鄭智的接班人,絲毫不把港隊放在眼內。
那會不會是因為他想參與更高水平的國際賽事而轉藉呢。筆者認為這個理由的可能性最大。這個理由與第二個理由剛好相反,後者是因為實力不足故只能加入水平較低的代表隊參與國際賽,以前者則是因為實力水平高於其原本的成長地,可以到加入較高水平的代表隊。例子有效力韋斯咸的迪勤懷斯,他在愛爾蘭成長並曾代表愛爾蘭的成年隊出戰友誼賽,而由於他實力出眾,獲得英格蘭的青睞,最後他選擇代表水平更高的英格蘭代表隊。而在戴偉浚身上,他在中超出場後的表現被大陸的傳媒稱為鄭智接班人,而且中國足協不顧顏面地與資源比他少很多的香港隊搶人,這個情況是非常罕見的,甚至沒有先例,這樣亦可看得出中國足協在現階段是對他有期望的。以就事實而言,中國國家隊在世界盃雖然難以出線決賽週,可是在亞洲杯也理應能出線決賽週,至少出線機會比起香港隊為高。加上成為中國國腳後,會有可觀的代言收入,故此他在權衡利弊後,甘願冒著「猶戴」的罵名,也要轉藉代表中國隊。
筆者不知道迪勤懷斯在愛爾蘭有否像戴偉浚一樣被要指責為叛徒,筆者只知道戴偉浚可在香港球迷心目中永遠不會被原諒,他曾經以香港球員的身份在英格蘭比賽而獲得大量香港人的支持,到後來只為一些利益放棄代表香港隊,這令筆者非常不齒。在這裏,筆者想起了一位球員,他就是在80年代中期為祖雲達斯效力的Massimo Bonini。雖然他作為祖雲達斯效力的時候筆者還沒有出生,可是他做了一件事情讓筆者十分尊敬他。他為了代表聖馬力諾而拒絕意大利國家隊的徵召,兩隊的實力比起中國隊與香港隊而言更為差天共地,但是Massimo Bonini甘願為了代表聖馬力諾而放棄參與高水平國際賽的機會,這是何等的忠誠啊!相信戴偉浚並沒有興趣領會這種高尚的情操。筆者對他只有四個字:好自為之。
首先筆者需要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筆者本人是非常不贊同他這個行為。筆者與大部份的香港人一樣,從小在香港生活,十分喜愛香港這個地方,並以香港人的身份而自豪。 與大多數喜愛足球的香港球迷一樣,筆者小時候也曾夢想穿起港隊戰衣為港隊出戰,當然到長大後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並沒有可能實現這個夢想,但若有機會一定會義不容辭代表香港,故此筆者對於這種「反骨」的行為並不贊同,加上筆者認為代表隊與球會性質並不同,應該以歸屬感為先,並不是可以隨便「轉會」的,戴偉浚想法似乎與筆者並不相同,故此筆者便希望在本文探討他為何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球員轉藉代表其他國家隊在世界足壇上屢見不鮮。大多數的原因都是身份認同問題、增加踢國際賽機會、以及希望參與更高水平的國際賽事有關。
在身份認同方面,有些球員有雙重國籍,或父母及祖父母的關係,可以代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出戰,著名的例子就是效力於西維爾的拉傑迪。拉傑迪在瑞士出生,從小在瑞士長大,也曾代表瑞士的青年隊出戰。可是到了成年隊的時候,他卻因為自身的克羅地亞裔身份關係,加上爸爸的期望,最後選擇代表克羅地亞出戰。可是套用到戴偉浚身上,筆者很難認為他是因為身份認同而選擇代表中國出戰。筆者在網上翻查資料,發現戴偉浚在香港出生,從小在香港長大,至11歲時時移民到英國。若以上資料正確,戴偉浚與中國大陸的聯繫極其量與筆者差不多,只是小時候會回鄉過年或掃墓,或閒時與朋友到深圳逛逛而已,根本沒有強大的身份認同到要放棄代表香港隊而轉為代表中國隊出戰。況且根據基本法,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嗎?即使對國家有強大的認同,那麼代表香港隊也可以體現對中國的認同感,根本不用大費周章去轉藉。除非戴本人不認同上述的概念,認為需要把兩地切割起來,那麼我認為國安公署應該要好好的調查一下戴是否觸犯了國安法。
那會不會是他為了增加出戰國際賽的機會,所以轉為代表中國呢?在英國及法國,有很多非裔或加勒比海地區血統的球員,而由於上述兩國的競爭激烈,很多球員並不能代表該兩國的成年隊出戰。為了參與國際賽,很多球員會選擇轉藉代表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的代表隊參賽。可是套用在戴偉浚身上,這個理由比起第一個理由更為荒謬。雖然中國國家隊長期在國際賽打不出好成績,被大陸的球迷們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可是至少在這一刻而言,中國隊比起香港隊更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爭取進入中國隊理應比起爭取進入香港隊更為艱難。而且早於加利韋特的時代,他便已獲得了徵召,只是他以傷為名拒絕徵召,並立刻出現在中國國奧隊的訓練營中。由此可見,並非港隊不徵召他,而是他自己放棄。筆者曾看過他數場中超比賽,他在中場的調度至少在香港級而言的確非常出色,若果他代表香港出戰的話,還有機會接過黃洋大哥的班,長期在港隊取得一席之地。這樣實力的球員,若說是港隊不徵召他也說不過去吧。可是戴偉浚心裡只想成為鄭智的接班人,絲毫不把港隊放在眼內。
那會不會是因為他想參與更高水平的國際賽事而轉藉呢。筆者認為這個理由的可能性最大。這個理由與第二個理由剛好相反,後者是因為實力不足故只能加入水平較低的代表隊參與國際賽,以前者則是因為實力水平高於其原本的成長地,可以到加入較高水平的代表隊。例子有效力韋斯咸的迪勤懷斯,他在愛爾蘭成長並曾代表愛爾蘭的成年隊出戰友誼賽,而由於他實力出眾,獲得英格蘭的青睞,最後他選擇代表水平更高的英格蘭代表隊。而在戴偉浚身上,他在中超出場後的表現被大陸的傳媒稱為鄭智接班人,而且中國足協不顧顏面地與資源比他少很多的香港隊搶人,這個情況是非常罕見的,甚至沒有先例,這樣亦可看得出中國足協在現階段是對他有期望的。以就事實而言,中國國家隊在世界盃雖然難以出線決賽週,可是在亞洲杯也理應能出線決賽週,至少出線機會比起香港隊為高。加上成為中國國腳後,會有可觀的代言收入,故此他在權衡利弊後,甘願冒著「猶戴」的罵名,也要轉藉代表中國隊。
筆者不知道迪勤懷斯在愛爾蘭有否像戴偉浚一樣被要指責為叛徒,筆者只知道戴偉浚可在香港球迷心目中永遠不會被原諒,他曾經以香港球員的身份在英格蘭比賽而獲得大量香港人的支持,到後來只為一些利益放棄代表香港隊,這令筆者非常不齒。在這裏,筆者想起了一位球員,他就是在80年代中期為祖雲達斯效力的Massimo Bonini。雖然他作為祖雲達斯效力的時候筆者還沒有出生,可是他做了一件事情讓筆者十分尊敬他。他為了代表聖馬力諾而拒絕意大利國家隊的徵召,兩隊的實力比起中國隊與香港隊而言更為差天共地,但是Massimo Bonini甘願為了代表聖馬力諾而放棄參與高水平國際賽的機會,這是何等的忠誠啊!相信戴偉浚並沒有興趣領會這種高尚的情操。筆者對他只有四個字: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