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作序:3D 打印引導人民
Gigaom 報導了這麼一則 新聞:美國福特(Ford)公司在每一個工程師的工作站裡配置了一台3D 打印機,還計劃在下個月為每一個工程師單獨配備一台小型的機器。
一位福特的發言人表示,這次“3D 打印機福利行動”一旦開始,就要徹底覆蓋福特公司位於密歇根州德拉伯恩市的總部、位於帕洛阿爾託的“矽谷研究室”等地方。目前在福特公司中3D 打印機最受歡迎的部門當屬設計部(Vehicle Design)和Infotronics 小組。
這也許就是“福特公司的槍聲”,為一場產業革命作了序。
真正的革命從來不輕鬆,比如兩大元老級別的“革命者”——計算機和寬帶網絡,兩者都是從工作場所慢慢過渡到人們的家中,過程很漫長,也很短暫。核心在於:人們觀念的改變。
Cyber Monday,指的是在感恩節之後第一個工作日進行的的網上促銷活動,它的來源比較曲折——在互聯網尚未大範圍普及的時候,許多工人只能等到週一上班的時候去工作單位“蹭網”才能在網上買復活節禮品,經過多年的“演變”,這一天成了一個對美國人而言非常喜慶的日子。當然,現在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除非家裡的網絡實在不給力。
PC 由最開始的大個子機器慢慢變小,才得以“走入尋常百姓家”,但這一條道路同樣曲折,卻命中註定會不失時機地到來。那是因為電腦擁有“有容乃大”的特點——可以運行針對不同需要開發相應的軟件,它在人的行為和認識之間設下了據點。這樣一座“信息大壩”,最終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另一個平台。所以說,計算機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們對工具這個詞的認識,就像寬帶網絡改變了人們對數據傳輸的觀念一樣。
如果3D 打印機真正普及,也許我們對於“商品”的觀念也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比如,當我們裝修自己家的房子時,或許不再需要花不菲的價格購買成品家具,而只需要上網搜搜設計圖,再找找材料就可以了。看,這多麼方便,多麼“有個性”。
20 世紀60 年代,英國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兼職業工匠Barry Bucknell 讓“DIY”這個詞迅速走紅,這種“純觀念”的變化可謂滲透進了每一個行業。而產生DIY 的慾望當然要起源於人們對個性的需求,或者說是對“需求”這個詞的需求。
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是個不斷填補需求差的過程,市場則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完備的系統。我們把自己對家具等商品的需求交付給市場,經過整個社會的消化再以收入的形式反饋給我們,卡在中間的正是“生產”這一道鴻溝,而資源、技術、人力等“多座大山”撐起了各行業的運作,自然也擋住了DIY 的去路。
電腦DIY 行業因為價格已經被做穿,早已大不如前。原因似乎不太複雜,因為同等配置的品牌機和組裝機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DIY 更划算”的消費觀念自然不再那麼“科學”,但DIY 的觀念並未因此而死去,它還會為發燒友而活。畢竟這個“據點”設置的地方還不夠靠前,上游的魚兒能游到這兒的也不太多,所以這個實例既能做“控方證人”也能做“辯方的殺手鐧”——始於上游,但最終上游變成了下游。
換個角度看,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計算機產業。過去,電腦還很貴,因此我們只有真正需要才會購買;而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先購買,再去尋找更多需求。
3D 打印的興起或許可以“釜底抽薪”,改變生產環節的源頭,因為它更靠近“上游”。例如,年銷售額大約在三萬多個億的小商品零售市場,很難給它附加更多的價值,商家和普通人間的那堵牆也並不厚實,想要翻過去人們只需要一架不高的梯子。所以說這個產業是一條流域不大的河,或許3D 打印技術的介入只會在大壩上打開一個小豁口,但順流直下,你將看到波瀾。
這將是一場新的革命,眾人皆非草莽,只待揭竿。
資料來源:ifanr
一位福特的發言人表示,這次“3D 打印機福利行動”一旦開始,就要徹底覆蓋福特公司位於密歇根州德拉伯恩市的總部、位於帕洛阿爾託的“矽谷研究室”等地方。目前在福特公司中3D 打印機最受歡迎的部門當屬設計部(Vehicle Design)和Infotronics 小組。
這也許就是“福特公司的槍聲”,為一場產業革命作了序。
真正的革命從來不輕鬆,比如兩大元老級別的“革命者”——計算機和寬帶網絡,兩者都是從工作場所慢慢過渡到人們的家中,過程很漫長,也很短暫。核心在於:人們觀念的改變。
Cyber Monday,指的是在感恩節之後第一個工作日進行的的網上促銷活動,它的來源比較曲折——在互聯網尚未大範圍普及的時候,許多工人只能等到週一上班的時候去工作單位“蹭網”才能在網上買復活節禮品,經過多年的“演變”,這一天成了一個對美國人而言非常喜慶的日子。當然,現在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除非家裡的網絡實在不給力。
PC 由最開始的大個子機器慢慢變小,才得以“走入尋常百姓家”,但這一條道路同樣曲折,卻命中註定會不失時機地到來。那是因為電腦擁有“有容乃大”的特點——可以運行針對不同需要開發相應的軟件,它在人的行為和認識之間設下了據點。這樣一座“信息大壩”,最終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另一個平台。所以說,計算機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們對工具這個詞的認識,就像寬帶網絡改變了人們對數據傳輸的觀念一樣。
如果3D 打印機真正普及,也許我們對於“商品”的觀念也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比如,當我們裝修自己家的房子時,或許不再需要花不菲的價格購買成品家具,而只需要上網搜搜設計圖,再找找材料就可以了。看,這多麼方便,多麼“有個性”。
20 世紀60 年代,英國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兼職業工匠Barry Bucknell 讓“DIY”這個詞迅速走紅,這種“純觀念”的變化可謂滲透進了每一個行業。而產生DIY 的慾望當然要起源於人們對個性的需求,或者說是對“需求”這個詞的需求。
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是個不斷填補需求差的過程,市場則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完備的系統。我們把自己對家具等商品的需求交付給市場,經過整個社會的消化再以收入的形式反饋給我們,卡在中間的正是“生產”這一道鴻溝,而資源、技術、人力等“多座大山”撐起了各行業的運作,自然也擋住了DIY 的去路。
電腦DIY 行業因為價格已經被做穿,早已大不如前。原因似乎不太複雜,因為同等配置的品牌機和組裝機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DIY 更划算”的消費觀念自然不再那麼“科學”,但DIY 的觀念並未因此而死去,它還會為發燒友而活。畢竟這個“據點”設置的地方還不夠靠前,上游的魚兒能游到這兒的也不太多,所以這個實例既能做“控方證人”也能做“辯方的殺手鐧”——始於上游,但最終上游變成了下游。
換個角度看,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計算機產業。過去,電腦還很貴,因此我們只有真正需要才會購買;而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先購買,再去尋找更多需求。
3D 打印的興起或許可以“釜底抽薪”,改變生產環節的源頭,因為它更靠近“上游”。例如,年銷售額大約在三萬多個億的小商品零售市場,很難給它附加更多的價值,商家和普通人間的那堵牆也並不厚實,想要翻過去人們只需要一架不高的梯子。所以說這個產業是一條流域不大的河,或許3D 打印技術的介入只會在大壩上打開一個小豁口,但順流直下,你將看到波瀾。
這將是一場新的革命,眾人皆非草莽,只待揭竿。
引用No, Sire, it’s a revolution.
資料來源: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延伸閲讀:
末日科技迷思之一:末日審判,科技對抗
大家都在做「新的」電視,究竟 2013 年的電視會長怎樣?
LIXIL 發佈內置 Android 操控系統智能馬桶 Satis
漫遊全球世博會遺址,盡覽近代科技人文思潮
當 3D 打印機成為一種家電
末日科技迷思之一:末日審判,科技對抗
大家都在做「新的」電視,究竟 2013 年的電視會長怎樣?
LIXIL 發佈內置 Android 操控系統智能馬桶 Satis
漫遊全球世博會遺址,盡覽近代科技人文思潮
當 3D 打印機成為一種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