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互聯網長啥樣?反正不是傻傻的
如果向老人家講解網絡是怎樣的東西,你不得不找現實中的東西進行類比,比如說,什麼是網址呢?如果把網絡比喻成一張地圖,把網站比喻成現實中的房子,那麼網址(URL)就是標記一座房子的門牌號,方便我們在地圖上找到具體位置的標記。
可以這麼認為,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它的結構依然符合我們對空間的認知和想像。
這種認知,構成耶魯計算機科學家大衛·蓋勒特(David Gelernter)一個觀點的基礎。他在連線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未來網站將不復存在”,因為未來的網絡將從基於空間的模式,轉變為基於時間的模式。
簡單來說,大衛認為網絡未來不再需要“網址”這種標記特定位置的東西了,整個網絡將變為以時間來重新組織信息流——不管是文件、消息還是傳統網站,都將丟進信息流中。當網絡成為一切信息的聚散地,那麼它的形態就不再固定為“網址”,而是以時間標記的一條條信息,好像Twitter、Facebook 等。
在大衛的描述中,我們不再需要亞馬遜通知我們某本新書是否已經到貨,只要啟動他所描述的“流瀏覽器”,它能夠自動對信息流進行處理,找到用戶所需要的信息。
大衛說,“人們所需要的是信息。”因此,如果“流瀏覽器”(stream brower)真的出現,我們甚至連搜索都不需要了。
到底“流瀏覽器”以及基於時間的網絡具體是什麼形態?大衛只提供了模模糊糊的輪廓。
不過,他所說的讓我想起了以前流行一時的網絡服務Friend Feed,它具備了信息“集散地”的特徵,我們可以自定義訂閱Twitter、Facebook,Myspace、YouTube、Viemo中某幾位朋友的信息流,甚至直接Follow 某一個網站的RSS,如此這般,便可直接在一個地方瀏覽所有的信息,不必登錄各個網站。
在FriendFeed 上瀏覽信息時,還能夠直接在某條消息下面直接評論,進行對話,而不必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維護不同社交網站裡的關係。不過,自2009 年之後,FriendFeed 就已經不再更新維護。
如果網絡就好像大衛所預言的那般,真的轉變了結構基礎,那麼至少網絡需要重新返回“沒有籬笆”的狀態,當信息隨時產生、隨時擷取的時候,“流瀏覽器”才有出現的可能。但近年來Twitter、Facebook 等服務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變得愈加封閉,前者限制了第三方對API 的使用,後者一直不願意開放給Google 搜索內容。
而在移動終端大為流行的今天,已經有不少人發現,移動互聯網的面貌與互聯網有差別。豆瓣創始人楊勃曾說,“鏈接是整個web 的基礎,決定了PC 互聯網的生態體系。但在移動端,鏈接已經不存在。”張小龍也談到,“手機端的話,瀏覽器可能不是一個主要的入口,App 才是。”
——直接佔滿整個手機屏幕的App,難道不具備一種“排他性”嗎?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可以視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FriendFeed 的開放性,構建在打造“開放網絡”的理想上,構建RSS 已經成為網絡標準的情況下。 “流瀏覽器”的誕生,也需要統一理念,以及相對應的硬件設施。在它出現之前,至少要改變我們敝帚自珍的心態。
參與了RSS 標準制定的天才黑客亞龍·施瓦茨(Aaron Swarts)生前一直為更開放、更自由的社會而戰鬥,他的砲口對準了當今的版權制度,但結果是讓人挫敗的。當然,亞龍長期抑鬱的狀態,以及遭遇起訴的壓力,都可能構成他自殺的原因。
他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儘管互聯網大為普及,但“自由、開放”的理念,卻仍未觸及每個人的心房。雖然他的死,再次促使人們討論互聯網的“自由價值觀”。問題在於,當參與到網絡當中的人越多,他們就帶來更多自己在現實當中的行為習慣——這就好像外來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差異。而這種理念上的碰撞,則必然要發生多次,直到一方徹底倒下,才能有定論。
無數先賢曾預示網絡的存在,而藝術家們總現行人們一步,在邊緣地帶發現可能性,描繪未來的形態。在世界大同的“流瀏覽器”出現之前,我決定好好地把《PSYCHO-PASS》看完。
資料來源:ifanr
可以這麼認為,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它的結構依然符合我們對空間的認知和想像。
這種認知,構成耶魯計算機科學家大衛·蓋勒特(David Gelernter)一個觀點的基礎。他在連線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未來網站將不復存在”,因為未來的網絡將從基於空間的模式,轉變為基於時間的模式。
簡單來說,大衛認為網絡未來不再需要“網址”這種標記特定位置的東西了,整個網絡將變為以時間來重新組織信息流——不管是文件、消息還是傳統網站,都將丟進信息流中。當網絡成為一切信息的聚散地,那麼它的形態就不再固定為“網址”,而是以時間標記的一條條信息,好像Twitter、Facebook 等。
在大衛的描述中,我們不再需要亞馬遜通知我們某本新書是否已經到貨,只要啟動他所描述的“流瀏覽器”,它能夠自動對信息流進行處理,找到用戶所需要的信息。
大衛說,“人們所需要的是信息。”因此,如果“流瀏覽器”(stream brower)真的出現,我們甚至連搜索都不需要了。
到底“流瀏覽器”以及基於時間的網絡具體是什麼形態?大衛只提供了模模糊糊的輪廓。
不過,他所說的讓我想起了以前流行一時的網絡服務Friend Feed,它具備了信息“集散地”的特徵,我們可以自定義訂閱Twitter、Facebook,Myspace、YouTube、Viemo中某幾位朋友的信息流,甚至直接Follow 某一個網站的RSS,如此這般,便可直接在一個地方瀏覽所有的信息,不必登錄各個網站。
在FriendFeed 上瀏覽信息時,還能夠直接在某條消息下面直接評論,進行對話,而不必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維護不同社交網站裡的關係。不過,自2009 年之後,FriendFeed 就已經不再更新維護。
如果網絡就好像大衛所預言的那般,真的轉變了結構基礎,那麼至少網絡需要重新返回“沒有籬笆”的狀態,當信息隨時產生、隨時擷取的時候,“流瀏覽器”才有出現的可能。但近年來Twitter、Facebook 等服務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變得愈加封閉,前者限制了第三方對API 的使用,後者一直不願意開放給Google 搜索內容。
而在移動終端大為流行的今天,已經有不少人發現,移動互聯網的面貌與互聯網有差別。豆瓣創始人楊勃曾說,“鏈接是整個web 的基礎,決定了PC 互聯網的生態體系。但在移動端,鏈接已經不存在。”張小龍也談到,“手機端的話,瀏覽器可能不是一個主要的入口,App 才是。”
——直接佔滿整個手機屏幕的App,難道不具備一種“排他性”嗎?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可以視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FriendFeed 的開放性,構建在打造“開放網絡”的理想上,構建RSS 已經成為網絡標準的情況下。 “流瀏覽器”的誕生,也需要統一理念,以及相對應的硬件設施。在它出現之前,至少要改變我們敝帚自珍的心態。
參與了RSS 標準制定的天才黑客亞龍·施瓦茨(Aaron Swarts)生前一直為更開放、更自由的社會而戰鬥,他的砲口對準了當今的版權制度,但結果是讓人挫敗的。當然,亞龍長期抑鬱的狀態,以及遭遇起訴的壓力,都可能構成他自殺的原因。
他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儘管互聯網大為普及,但“自由、開放”的理念,卻仍未觸及每個人的心房。雖然他的死,再次促使人們討論互聯網的“自由價值觀”。問題在於,當參與到網絡當中的人越多,他們就帶來更多自己在現實當中的行為習慣——這就好像外來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差異。而這種理念上的碰撞,則必然要發生多次,直到一方徹底倒下,才能有定論。
無數先賢曾預示網絡的存在,而藝術家們總現行人們一步,在邊緣地帶發現可能性,描繪未來的形態。在世界大同的“流瀏覽器”出現之前,我決定好好地把《PSYCHO-PASS》看完。
資料來源: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