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值突破 10 億美元,到底什麼是比特幣?

了解比特幣之前,來回顧一下近期的幾則新聞:

本月1 號,比特幣的總市值已經突破10億美元。

造成比特幣幣值上漲的原因很多,有觀點認為這與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及歐元區的經濟不景氣相關——相對於美元和歐元,人們更信任比特幣的價值。上週五每枚比特幣在 Mt. Gox 上的報價第一次突破 92 美元,使得總量約為 1100 萬的比特幣總市值突破 10 億美元。目前,比特幣的價值已經逼近 93 美元,這個數字在一個月前僅為 32 美元,但也是當時的歷史新高。

3 月 22 號的消息,加拿大有位 22 歲小伙子 Taylor More 想把他的祖父母的房子給賣掉,但不接受任何現實的貨幣交易,只收比特幣。那套房產價值 39.5 萬美元,根據當時的匯率,相當於 5500-7000 比特幣,直到現在持有如此多比特幣的人並不多。他向媒體表示:

引用我想這是提早投入比特幣熱潮的好方法。這是我想到收集比特幣的最好方法了。

2 月 28 號比特幣(Bitcoin)的匯率為 32 美元,創歷史新高。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位於日本的 Mt.Gox 與西雅圖的 CoinLab 公司達成協議,共同管理比特幣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交易情況。CoinLab 早前在矽谷獲得了 50 萬美元的風投,因此 Mt.Gox 希望藉合作的機會打入美國市場,增強比特幣消費者們的信心。比特幣的匯率波動極大,此前最高的匯率為 2011 年 6 月的 31.9 美元,同年又跌至歷史新低 2 美元。

下圖為比特幣匯率變化,來源為 Wikipedia
看了這麼多新聞,儘管許多新聞裡都有一點點解釋,但是許多人還是不清楚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比特幣的前世今生

先簡單介紹一下比特幣:

它以一套編碼系統為基礎,通過複雜地計算而產生。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相關的軟體「製造」比特幣,然後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流通,最後透過 P2P 網絡來核查重複消費的情況。

和傳統貨幣最大的不同是,比特幣沒有一個中央發行機構——人們只需要運行比特幣軟件,就可以參與比特幣的製造,這種方式稱為「挖礦」。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而不以對中央發行機構的信任為基礎。

1982 年,一個叫 David Chaum 的人提出一種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絡支付系統的設想。到了 1990 年,Chaum 將他的想法擴展為最初的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這個系統就是後來所謂的 ecash。

2008年,一個名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描述了一種叫作比特幣(Bitcoin)的電子現金系統。2009 年 1 月 3 日,比特幣誕生,中本聰本人發布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2009 年 2 月 11 日 22 點 27 分,中本聰在 P2P 基金會(p2pfoundation)網站上發了一封帖子,正式對外介紹了比特幣。它完全去中心化,沒有中央服務器或者託管方,所有一切都是基於參與者。中本聰在這篇文章中寫道:

引用傳統貨幣面臨的根本的問題是——信任。央行必須讓人相信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事實上貶值的結果經常出現。銀行本應該幫我們保管好錢財,並讓這些錢財以電子化的形式流通,但是他們卻隨意放貸,讓這些財富淹沒在泡沫中。

2010 年,比特幣的第一個公定匯率誕生,來源是相關論壇上用戶之間自發產生的交易。第一筆交易是一名用戶用 10000 比特幣購買了一個 Pizza。目前,比特幣最為主要的參考匯率是 Mtgox 交易所內比特幣與美元的成交匯率。

經過計算,我們可以基本確定到 2140 年之前,比特幣的總量為 2100 萬個。為了避免通貨緊縮的現像出現,每個比特幣還可以分割為 10 的 8 次方份。

下圖為比特幣總數,來源為 Wikipedia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 1 2 >
標籤: 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