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Android 擺脫卡頓的希望?
與iOS 相比,Android 的用戶體驗有個相對糟糕的開始。在很長的時間裡,界面一直醜小鴨,卡頓也是揮不去的痛。不過,在Google 的全力推動,以及硬件廠商的響應下,Android 還是跨越各種阻礙,逐漸壯大起來了。
在此過程中,Google 也在經歷著重大的變化。它逐漸從一個只重視數據的公司,轉變為一個重視設計和用戶體驗的公司。從Android 4.0 開始,Android 擁有了自己的設計語言和應用設計指導。與此同時,Google 也在著手解決卡頓問題。 Android 4.1 的“黃油計劃”,Android 4.3 的TRIM 支持,都顯著提高了系統運行的順暢度,而Android 4.4 的“Project Svelte”提升了內存管理,使得系統能夠順利運行在硬件配置低端的設備上。
不過,要解決應用卡頓,還是要針對核心問題下手,就是應用運行環境。 Dalvik VM 效率並不是最高的。從Android 4.4 開始,Google 開發者引進了新的Android 運行環境ART(意思就是Android Runtime。Android 官方頁面的介紹中,也將其稱作新的虛擬機),以替代舊的Dalvik VM。它現在是實驗選項,系統默認的運行環境仍然是Dalvik。 ART 會為 Android 帶來怎樣的改變? AndroidPolice 網站對此進行了分析。
ART 的機制與 Dalvik 不同。在Dalvik 下,應用每次運行的時候,字節碼都需要通過即時編譯器轉換為機器碼,這會拖慢應用的運行效率,而在ART 環境中,應用在第一次安裝的時候,字節碼就會預先編譯成機器碼,使其成為真正的本地應用。這個過程叫做預編譯(AOT,Ahead-Of-Time)。這樣的話,應用的啟動和執行都會變得更加快速。
根據一些基準測試,新的運行環境能夠使大多數應用的執行時間減半。這意味著,CPU 消耗大、運行時間長的應用能夠更加快速地完成,而一般的應用也能更加流暢,比如動畫效果更順暢,觸控反饋更加即時。在多核處理器的設備上,多數情況下只需激活少量的核心,或者能夠更好的利用ARM 的big.LITTLE 架構。另外,它將會顯著提升電池的續航能力以及系統的性能。
預編譯也會帶來一些缺點。一方面,機器碼佔用的存儲空間更大。字節碼變為機器碼之後,可能會增加10%-20%,不過在應用包中,可執行的代碼常常只是一部分。比如最新的Google+ APK 是28.3 MB,但是代碼只有6.9 MB。另一方面,應用的安裝時間會變長。至於延長多少時間,取決於應用本身,一些複雜的應用如Facebook 和Google+ 會讓你等待更長時間。
總的來說,ART 的優點還是遠遠超越其缺點的。畢竟,影響用戶體驗的要素中,電池續航和應用順暢運行更為重要。我們仍然不知道ART 何時能夠替代Dalvik,不過AndroidPolice 網站說,Google 已經秘密開發了兩年之久。 Android 擺脫卡頓的希望,看來就是它了。
圖片來自extremetech
資料來源: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