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Rank] 2013 年度顛覆:比特幣(Bitcoin)


身處互聯網,真的好像呆在一個熙熙攘攘的菜市場,那個地方發生了爭論,猛然間成為了流行全球的熱詞,“比特幣”就是如此。幾乎一夜之間,電視報紙雜誌都在談論一種名為“比特幣”的東西,以及它那瘋狂的價格:1000 美元。

一時間所有人捲入一場規模空前的討論。這場討論超越比特與原子的隔閡,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超越身份地位之間的差異,超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異同,超越商業與政治之間的跨度。在不斷討論比特幣的未來、現狀、潛力以及缺陷的時候,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手中的紙幣,書報亭裡擺放著的遊戲點卡,以及門口佇立著兩個石獅子的銀行,關於貨幣、金融的歷史、基礎知識迅速普及。

無可否認,比特幣成為一種影響力極廣、極深的現象。各國政府的匆忙表態,或承認或否認或不承認不否認或威脅,實際上都是這種影響力的體現。總之自化名為“中本聰”的人/團隊於2008 年發表論文,並於2009 年發布比特幣開源程序發展到現在,一個僅僅存在於比特世界裡的貨幣現在竟然到達政府不得不表態的程度。

不管比特幣未來是否能夠成為可靠的支付手段、保值工具或者其它現在貨幣理論難以預測到的東西,它都已經開始了不起的顛覆,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變化的可能。

民主 vs. 中央集權
Peer To Peer,也稱P2P,中文也稱“點對點”。它描述一種去中心化的網絡結構,網絡上的每個“節點”(node),互為資源的提供者與消費者,無需中心服務器的幫助。這麼多年來,基於P2P 這種網絡結構所誕生的服務,改變了網絡上內容的分享方式。

比如說1999 年出現的Napster,改變了音樂的分享方式;而後出現的BT、eMule 改變了文件的分享方式;後來出現的Spotify、PPLive、Skype 則結合P2P 技術,減輕服務器負擔,提高用戶體驗。實際上,P2P 改變的是人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用戶通過P2P 的軟件、服務,將自己的資源共享給他人,而不必借助專門的網站或服務。

如果將要通過中心服務器幫忙發布資源的網絡結構視為“中央集權”的方式,那麼P2P 這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發布資源的網絡結構可視為“民主”的方式。而正可能因為“民主”的原因,這麼多年來,不管多少廠商圍追堵截,P2P 的服務一直頑強地生存了下來,甚至還出現了具備P2P 思想的互聯網服務,比如eBay 與淘寶。

中本聰(化名)2008 年發布的論文中,標題就指出比特幣是一種基於P2P 設計的電子貨幣。它的發行完全不需要通過美國美聯儲、中國中央銀行這樣的集中了現實中貨幣發行權力機構。只要用戶擁有一部電腦,那麼他就可以自己“挖”比特幣,換言之,比特幣允許個人擁有“鑄幣權”。

比特幣的交換、匯寄也體現了去中心化的一點,每個比特幣持有者都擁有個人的地址,只要按照上面的地址,不管南非還是中國,都可以直接收到比特幣。換言之,不管是轉移資產,或是作為國際交易中的支付手段,比特幣都十分方便。比如說,如果我們打算將100 萬人民幣轉到美國,那麼只要去國外之前購買比特幣,到了美國之後再將比特幣賣出就可以了。這個過程中,你不必辦理任何手續、證明文件等,也無交易費用,還節約了用於等待的時間。

如果企業進行跨國貿易需要支付100 萬人民幣的貨款,然後向對方的比特幣地址轉賬,轉了之後對方再將比特幣售出,即得到了貨款。這同樣大大節省了企業的精力和金錢,下圖是一般國際貿易中不同的結算方式,相比之下要復雜得多:


當然,在交易的過程當中, 交易的雙方還必須承擔比特幣價格波動的風險,但如果以後比特幣的匯率變化不那麼大,那麼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民主性、全球性是比特幣相比紙幣,以及公司在產品中發行的虛擬幣的最大不同。

密碼學 vs. 黃金礦脈
比特幣它的“鑄幣”過程十分不同——並非簡單地在某個數字後面加上十幾個0,而是利用計算機的數學計算能力對實現已經設置好的“區塊”(blockchain)進行解碼。由於比特幣的機制確保最先解碼成功的人獲得比特幣,因而計算能力成為了競逐目標,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從簡單的筆記本電腦到專業“礦機”的出現,“挖礦”已經是個人無法承擔的行為。

比特幣的設計當中,已經設計好比特幣最終數量為2100 萬個,就好像一條礦脈一樣,當“礦機”不斷努力挖掘的同時,密碼鏈條上有待解碼的比特幣的數量將越來越少。追溯比特幣誕生的過程,“密碼學”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圖靈若再生,或許會對比特幣產生濃厚的興趣吧?

通過密碼學,比特幣創造了比特世界裡的勞動行為,或許構成比特幣的價值基礎。古人曾經用過貝殼、牲畜、布帛、象牙等實體充當貨幣,這些東西原本是商品,後來因為價值被廣泛認同而充當貨幣。但不論是收集貝殼、畜養牲畜、編織布帛、獵取像牙,實際上都是人類勞動的過程。換言之,如果貨幣本質是一類特殊的商品,它是否內在價值的判斷,應當以它是否凝結人類勞動的價值來判定。


因此,如果判定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實際上是否認比特幣的“挖礦”是一種勞動過程——按照《資本論》的解釋,抽象意義的勞動是指無差別的一般的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而判定價值高低的方法,則是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

如果我們接受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的,那麼就不應該拒絕承認比特幣具備內在價值。當然,如果我們否定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的,那麼比特幣就不具備內在價值。但以網絡遊戲裡存在的經濟活動來分析,一件裝備/道具在網友之間的交易價格高低,實際上以該道具的稀缺程度所決定。而一個東西的稀缺程度,相當於獲取的難度,也可相當於人們在為獲取某樣東西時所付出的成本,也就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

馬克思預見到生產效率的提高所引起的商品本身價值量降低,因而還特意解釋“每種商品的價值……不是由包含在其中的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要求的勞動實踐所決定。”這解釋了網友為何能夠通過網絡遊戲買賣道具盈利的問題,生產率的提高,實際上是令商品價值降低,而商品價值降低但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這就存在盈利的空間。

如果我們接受價值由勞動所決定這個觀念,那麼就可以合理推導出,比特幣的開採會因為計算資源的競逐而變得越來越難,“礦工”為比特幣所付出的勞動、成本將越來越高,每一枚比特幣所包含的價值量也就越高。

總而言之,比特幣的“鑄幣”機制創造了比特世界裡的勞動行為,在認為價值是由人類的無差別勞動所決定的前提下,比特幣應當具備內在價值;這個內在價值無需與實物掛鉤,也無需與國家信用等掛鉤。

金本位 vs. 紙幣
人們對比特幣的信任,一部分是因為對當下的經濟體系的不信任,從而萌發掌握自我命運的願望。比如說職業泰拳教練格雷戈里•阿芒,則是典型的代表。他說,“我們這一代人努力去維持美元的價值,如果僅僅把你的錢放在普通銀行賬戶裡面,利率太低,如果你想試圖去用存了兩三年的錢去購買什麼,這樣的購買力又很有限。所以人們尋找'替代貨幣',通常是金、銀,現在又多出了比特幣。比特幣現在是市場上的新秀之星。”

“看看美元、看看英鎊、看看歐元,看看監管都帶來了什麼。我要說的是,我擁有美元,擁有黃金,也擁有比特幣。 它們都會漲漲跌跌,但我想要這種讓自己做判斷做決定的能力,讓市場來做決定其價值。我認為市場它本身就是自我規範,所以我用不著政府監管來干涉比特幣。”為何他對實體貨幣喪失了信心?聯想到他是一名美國人,他的觀點必然和周遭的環境變遷有關,這必須從5 年前那場嚴重的金融危機說起。

2008 年,由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次貸危機,導緻美國70 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甚至有可能重現當年“大蕭條”的情景。次貸危機不光影響美國的經濟,由於美國在全球經濟的重要地位,它還影響全球的經濟,歐洲、中國都被打個措手不及,逐步引發稱環球金融危機。此後,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失業率大幅攀升,美國民眾當中民粹主義盛行。 2009 年的茶黨運動,2012 年的“佔領華爾街”大遊行,實質上是美國民眾對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不滿情緒的發洩,深刻影響美國的政治格局。


引發次貸危機的原因很複雜,根據《還原真實的美聯儲》一書的解釋,房貸機構不負責放貸、過度證券化造成資產風險難以評判,評級機構失察,“兩房”和AIG 等機構的擔保給市場造成安全錯覺,致使次級貸款市場安全風險變得越來越高,最終引爆。為了避免“大蕭條”再現,美聯儲通過以下三個手段來穩定局勢,收拾爛攤子:

  • 緊急貸款。美聯儲擔任“最後貸款人”,向傳統銀行提供1 到3 各月的緊急短期貸款,保證銀行應付可能發生的擠兌事件;
  • 專項緊急救助。在財政部的幫助下,美聯儲參與兼併和救助某些大型金融機構的工作,比如幫助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坦,為AIG 提供緊急貸款;
  • 量化寬鬆。美聯儲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來提高長期國債價格,降低長期國債利率。通過降低長期國債利率,同時可以導致購房貸款利率、汽車貸款利率等長期利率下降。長期利率下降,就可以促進投資和消費,支撐經濟增長。

正是因為美聯儲非同尋常的救助手段,引發了社會各個階層,不同職業的人的爭議。有人無法接受美聯儲向AIG 等明顯失察的金融機構伸出援手的行為,認為美聯儲是在用納稅人的錢來補貼華爾街;有人認為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就是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美聯儲大規模發行基礎貨幣(由美聯儲發行的貨幣,包括紙幣、硬幣都屬於基礎貨幣,還包括銀行存在美聯儲的準備金)買入長期債券,一年內美聯儲發行的基礎貨幣從8000 億美元暴漲至17000 億美元,整整翻了一番。

濫發貨幣,最嚴重的後果是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導致物價飛速上漲,貨幣最終失去價值,結果是經濟崩潰——到底美聯儲所救市舉措是否會造成這個惡果,現在仍然是眾說紛紜。

《國家為什麼會崩潰》彼得·D·希夫2007 年在《美元大崩潰》一書裡準確地預言了次貸危機的到來,而後他又寫了《經濟為什麼會崩潰》一書,以寓言的方式來闡明美國經濟危機是如何發生的。彼得明確反對當代經濟學的主流觀點,“現代經濟學錯誤地認為: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因而一旦發生通貨緊縮,人們就不願意消費(這樣價格就會持續下降),而如果人們繼續消費,價格下降的影響就會減弱。”

彼得認為,“美國經濟的痼疾在於債務融資帶來的過度消費。”他說,“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給老百姓更多的錢花就可以增加需求,但是這種做法並不能改變真正的需求,只會使人們花更多的錢去購買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增加供給才能切實滿足人們更多的需求。”他強調儲蓄的作用,希望美元回歸金本位制。 “金本位不僅有助於維持貨幣供給的穩定,而且可以限制美聯儲肆意擴張的行為”。總而言之,他認為通貨膨脹是經濟毒藥,而不斷製造通貨膨脹的美聯儲則承擔經濟危機的主要責任。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一書里為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作辯護,認為量化寬鬆不能等同簡單的濫發貨幣。 “次貸危機期間,美聯儲通過量化寬鬆政策發行的基礎貨幣大部分沒有進入市場流通,而是被金融機構以儲備金的形式存回美聯儲,因此不能被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等同於濫發貨幣。 ”

本書明確反對金本位制,認為:

  • 金本位下通縮非常普遍,會加重家庭和企業的還債負擔。換言之,如果生產效率提高了,讓商品所兌換的黃金減少,那麼企業或個人在還債的時候壓力就會增加,原本只借了20 件商品的生產資本,到還款的時候,卻要償還相當於40 件商品的收入;
  • 金本位制下,短期價格波動非​​常大。儘管長期而言黃金可以起到穩定價格的作用,但中短期內黃金價格可能大幅活動,通脹通縮常發生劇烈變化。這種飄忽不定的高通脹和通縮非常不利投資和消費。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一書認為,“通脹的害處不在於通脹本身的高低,而在於通脹的不穩定”;
  • 金本位下,在發生銀行擠兌等金融危機時,由於中央銀行創造貨幣的能力有限,金本位約束了央行作為最後貸款人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同樣承認擁有無限造幣的能力容易淪為政府的印鈔機,而且認為可以通過設計一套機制來限制央行的無限造幣權,避免央行淪為政府印鈔機,引發惡性通脹的惡果。

所以,《美元大崩潰》 vs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的關鍵分歧未必在於金本位與法幣,而在於對金融制度的信任與否。前者認為政府會綁架美聯儲,引發惡果;而後者認為可以​​通過制度來防範政府對造幣權的濫用,達到穩定物價,促進消費、投資的目的。簡而言之,比特幣的投資者、追捧者,相信民主、去中心化的電子貨幣的人,他們對當下的金融體系缺乏信心,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將美元兌換為比特幣,希望以比特幣價值量將不斷增加的特性,達到資產保值的目的。

《還原真實的美聯儲》提到,“美聯儲吸取大蕭條的教訓,反復強調等經濟明顯恢復,勞動力市場有顯著改善之後才考慮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比特幣受追捧的原因,還在於人們認為美聯儲所提出的量化寬鬆政策對恢復就業、恢復經濟增長沒有明顯好處,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幾年。但最近美聯儲剛宣布縮減量化寬鬆規模的同事,美國第三季度生產總值終值被上調至4.1%,創下兩年來最快增速,坐實美國經濟復甦的判斷。

在《倫敦市長不是“小丑”》一文中,我看到下面一段話,頗有感觸。比特幣火爆與退燒,歸根結底是信任與非信任的問題:

引用如果不平等的受益者給他人帶來好處,而不是只給自己帶來好處,這種不平等也更易被接受。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巨額財富幾乎沒有引起什麼不滿情緒,因為人們把他與技術革命聯繫在一起,而技術革命徹底改變了商業面貌和個人生活。金融家很少得到類似的認可,因為人們懷疑他們竊取了他人創造的財富,而不是參與了真正的財富創造——這種懷疑有時候是正確的,有時候卻並非如此。

比特幣未來走向將會如何?現在難以評判。然而,不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比特幣的誕生都讓我們重新思考其中的價值,思考社會制度的本身,在反思當中我們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比特幣完成了一次觀念上的顛覆。

正如自稱為“比特幣擁躉”李笑來所說,“歷史無數次證明,個體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也將變得越來越獨立。比特幣最大的意義在於,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從技術層面上徹底、純粹地保證了'私人財產不可侵犯'。我想我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是因為我並沒有把比特幣當作錢,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美麗的主意,一個偉大的社會實驗,可以每天做思考,做驗證,其樂無窮。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是一個未來主義者。我的看法是:只有相信邏輯的力量,才能活在未來。”

其它年度顛覆候選:開源硬件(包括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互聯網金融

引用ifanRank 是我們針對本年度新酷產品和移動互聯網界的榜單,我們用ifanr 獨特的視角進行評價。這些依託於客觀事實的主觀評價,基於我們對用戶體驗和產品、服務的深刻認識。一起回顧、品味它們的片段與細節,我們一定會在更深入的洞察中產生更強烈的共鳴,這也正是這些“範兒”才能具備的魔力。


資料來源:ifan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比特幣  Bit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