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nd: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
引用本文為2014 年微軟創新杯中國區總決賽第三篇項目報導。我們關注微軟創新杯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展示項目成功,或者商業模式如何顛覆,而是在於湧動於學生群體中間的那種創新思維。
還記得那個長得像八爪魚的意念控制器Emotiv EPOC 嗎?它是由美國一個初創企業開發,試圖利用腦電波的變化來讀取信息,發出指令。在微軟創新杯決賽上,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團隊Imind 就利用了這台設備開發了一些應用和接口。
通過佩戴這款意念控制器,利用軟件的設計,連接一台六軸的機械手臂,可實現意念控製手臂左右、上下以及旋轉的動作。在現場,展示的同學不用雙手就控製手臂拿起一支筆,儘管動作比較慢。
Emotiv 的原理是:檢測大腦內部上百億的神經元傳到的電流的狀況,並且進行分析和報告輸出。更重要的特性是,Emotiv 會對腦電圖進行數據分析,幫助用戶認識到自己大腦所處的狀態,包括——注意力,集中力,投入度,興趣程度,興奮度,放鬆,親密,壓力程度。
(Emotiv EPOC 意念控制器)
而Imind 所做的,就是提取腦電波的接口,對信息值進行提煉和挑選,讓腦電波指數更加精準。同時將特定的腦電波動作與指令掛鉤,將“思想”賦予動作。
也就是說,這款設備並不會讀取你的思想,而是透過腦電波活動來得出信息,所以你光想是不行的,還要有相應的情緒表達,可以是很輕微的,然後每一個情緒都可以設定一個動作。
所以任何人使用它操控機械臂,必須先有一個設定的過程,學習的速度不一,似乎沒有什麼規律可行,大概頭皮更活躍的人學得更快吧。
Imind 團隊由3 個學生組成,他們分別叫謝星宇、吳天一、劉振宇,都是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機械與電子信息專業,他們總共花費了4 個月來開發這一系列應用。除了機械臂,他們還設計了控制四軸飛行器、遊戲等。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接觸Emotiv,今年一月他們還針對這個平台開發了一款商用軟件。
(腦電波控制機器臂抓筆)
(四軸飛行器)
意念控制器的應用可以讓人變得更懶,其更大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手腳不便的殘疾人士,比如老年人利用機械臂抓取東西、輔助動作。雖然現場只演示了抓筆,但在他們的宣傳視頻中還可以看到倒水等動作。另外,頭戴器裡面含有陀螺儀,頭部的擺動也可發出指令。
Imind 團隊將Emotiv 比喻為Kinect,他們都提供了一項技術接口和平台,基於這項新技術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他們堅信這個平台未來會發展出豐富的生態。
他們開發的產品似乎離商業化還較遠,而且面對的是新興的平台,他們的打算是繼續開發更多應用與接口,讓它變得更加實用。對了,這個項目在創新杯角色中屬於世界公民組,他們最後獲得了該組的一等獎。
資料來源:i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