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之旅後感 - 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與Dom的對話中佢提過鼓手既unexpected potential,係佢書本中亦有幅類似既圖。




回來後,我嘗試用不同身份引入呢個思考模式去想:

鼓手:
1. 去美國讀一定有好處,有香港沒有的知識資料
2. 一個人無人無物再加上日日都可以有24小時去分配時間去研究、 欣賞、 聆聽、摸索同練習,可以十級專注去不斷改善同進步
3. 對比十年前,有些東西香港都已經擁有,有些人已經將美國既教育引進了香港,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有徐世興老師和梁耀威老師
4. 科技既發展令資訊既傳遞不再局限於區域,人們可以通過網路去認識不同地方的風格、歷史和文化,去互相影響和交流
5. 對比十年前,教學內容既價值低左,而學費卻是不斷升高,導致去美求學既相對價值其實係好貴
6. 最理想來說,在香港吸收一眾前輩既教導同經驗,然後再去外國拎更多既知識回來,再回饋番呢個行業,是最有效的。
7. 如果家庭是超級有錢,自己亦有信心可以思考出與眾不同的地方,當然係一定要出國浸一浸
8. 假若是沒錢,係現今,其實你都可以通過網路/本地老師去拎到部分東西,最重要的是你有恆心同毅力去做到一個人在異地的專注
8. 美國的東西,有部分亦都只適合美國的;在香港,或者是亞洲,甚至是亞洲人的思想,亦會有獨特的一套,才可以在這裏生存,甚至比外面的更出色,例如香港的李一丁鼓手、內地的崔石光鼓手和台灣的黃子瑜鼓手。
9. 對比十年前,資訊是珍貴的,葉世榮陳友也是專業鼓手,能夠將資訊轉化成教材的,也真的是一位專業導師,但現在,愈來愈多人懂得打鼓,專業和業餘的界線亦愈來愈模糊
10. 打鼓分分中可以打到90歲,係一個超級長跑/投資,可能會有不同時期起起伏伏,但平均線是希望不斷往上的,所以要想很多看很遠
11. 我是有幸可以得到很多知識的一位,亦都或者係在等待機會的一位,是希望可以盡力回饋番呢個行業的一位,亦都可能係為左尋求一個位置而破壞呢個行業的一位
12. 香港既鼓手係值得獲得更多既尊重
13. 外國人好興會問你最鍾意乜乜乜鼓手,聽乜乜乜樂隊,我都有好多,亦都係佢地度偷左好多師。不過外國人欣賞外國既鼓手是不同的,因為佢地係身處同一個地方,佢地會更有熱情去崇拜佢地。香港呢十幾年亦創造左好多音樂人出黎,所以我覺得我地應該都要以佢地為榜樣,去搵機會認識佢地,大家都身處係同一個地方用同一種語言去生活,佢地會比到我地外國/網上無既智識。
14. 係The Collective學到一個concept係除了打一手好鼓外,好既personality同social skills都要有;在香港如是,有紀律得練習和欣賞音樂讓鼓技進步要有,但好既marketing同management手法亦要有,就好像管理一間公司一樣;自己不斷進步,亦要比人認識、了解你既進步,自己亦都要了解市場和身邊人們對呢個行業既需求,這不是勢利,只是因為你仲有50年去玩呢個行業。
15. 科技推步令人對錄音收音既要求都愈來愈高,不過聽番從前由Elvis帶起Rock & Roll或者啲好舊既Jazz紀錄片咁既MV,用現在的尺度下啲錄音應作"難聽"的,但聽落反而好有味道,為甚麼?

基督徒:
1. 上帝創造比人一天就係有咁多時間,現今世代資訊方便,可以"侍奉"的途徑有很多,但當你選擇左用"音樂"去侍奉, 就唔可以看輕佢。上帝係呢個世界所創造既"音樂"係無窮無盡的,要去摸索和研究, 可以用盡你的一生;但同時間並不是只要着重"音樂"的陪養,重點是要懂得在呢個資訊爆多既城市中取捨,我地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但亦要保着音樂的本質,可能係要去放棄、去犠牲、去平衡,而大原則最起碼要公平,你放幾多時間係其他事情,放在音樂的應該也要有咁多;在香港,有很多非基督徒都係用心在自己喜歡的音樂上,因此當我們用時間在他們不需要的"侍奉"時,我們要有更多的專心、紀律、思考在音樂上,去證明即使是音樂造詣上上帝仍是掌管的那一位,不要讓人們取笑。這是入世的想法。

2. 同一概念,教會應該放更多資源去陪養新一代的音樂人。

3. 係基徒徒既好音樂人有好多,佢地值得教會更多既尊重。

4. 新一代既人愈黎愈懂得欣賞音樂,不論是早幾年的Mr.和Rubberband,然後之後的Tonick、逆流、Killersoap,或者是上左位的Dear Jane、Supper Moment和Chochukmo等,係另一面的還有帶起Soul風格的方大同,還有豐富了的小塵埃。他們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故事,不同人亦對他們有不同的評語,但不得不認同佢地都吸納了年輕新一代的市場,而呢一批新音樂,西方音樂對佢地既影響都好重要。講起西方音樂,由Punk Rock、Metal、Jazz、R&B、Soul、Funk,都對香港既影響好大,再推上去,好多時都發現Gospel係西方既音樂都佔着一個重要位置;係另一個角度睇,我地香港教會就最受澳洲既Hillsong United再到台灣的讚美之泉影響,繼而愈來愈多的敬拜讚美樂隊係香港出現。不過,可以吸引到年輕新一代的並不多,甚至主要都只是年輕新一代的基督徒。為甚麼由黑人敬拝讚美到要不斷跳舞既Gospel音樂,融合西方不同的音樂文化後,再傳到亞洲既香港時,反而同樣是神的兒女既我們好像總係有啲位無任何突破?當然用好既音樂去比弟兄姊妹去享受敬拜係重要,但係同時間要去感染到未信的人們亦很重要,除了要有樂隊練習音樂會等形式上的東西外,可以創出新既音樂去帶動人去接觸呢個信仰是基本,用音樂去傳福音和走入呢個世界。這是我們應當思考的。


打工仔:
1. 就算要打死一份工唔代表夢想就不會成功。上一代佢地打兩份工, "Work hard+Long time = Happy family"就係佢地既理念,之不過我地將呢個理念應用係自己既夢想裏,你把夢想當係你既第二份full time job便是。

2. 去少次旅行,娛樂少啲,係有佢既道理,只不過節省出黎既時間和金錢並不應該是買樓,係夢想。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美國  紐約    鼓手  Dom Famularo  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