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尋找肉骨茶的根源,巴生盛發肉骨茶
記得人生第一口肉骨茶,在尖沙咀的好時沙嗲。(我沒記錯的話)
在未接觸過新加坡的肉骨茶之時,一直認為,肉骨茶就是這樣子,漆黑,帶有很強當歸味的湯汁,配以大肉排,白飯,油條同吃。
後來,視野擴闊了,才知道肉骨茶有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派,前者是潮式的胡椒味,後者,是偏重藥味。
以前吃東西只求美味,不求背景,年前看過梁文滔主持的飲食節目,才知道肉骨茶的發源地,是馬來西亞的巴生市。
今次吉隆坡之旅,為了尋找肉骨茶之源頭,由KL Sentral坐差不多一小時火車,來到巴生市。
盛發肉骨茶餐室,差不多有八十年歷史,傳到今天,已經第三代經營。
以前肉骨茶主要是工人的早餐,有如農民的五更飯,吃到飽,有氣有力才開工。。。。不過,我遲了一點起床,差不多早上十時,才來到巴生市。
總算是早上時間吧,三十度氣溫下飲肉骨茶,又是否犯賤?嬌生慣養的港人,未必會接受到,但是馬來西亞人一向如此生活,既然老遠來到,為何不入鄉隨俗?
除了肉骨茶,還有豬腸,豬肚,價錢方面,$10.5令吉已經有個大肉骨茶,大約廿多元港幣,在香港人眼中,是非常便宜。須知道,香港賣星馬菜的餐廳,一客肉骨茶,起碼要五十元。
肉骨茶跟白飯,與油條一條,想起香港大多星馬菜餐廳,肉骨茶的油條,只是給你三,四小件,非常小家,原來,油條成本很高的嗎?
泡茶要自己泡,自選茶葉一大籃。
落單時,服務生提示我:(肉骨茶的豬肉,是一半肥,一半瘦的。)
我點頭:(即是半肥瘦,啱我!)
深不見底的湯汁,帶著很濃郁的藥材香,甘甜豐厚,結尾細膩而不霸道,最後,示意加湯。
半肥瘦的豬肉,簡直是人間美味,沾些黑醬油同吃,很正!
當然,湯汁與黑醬油在白飯上縱橫交錯,惹味得整碟吃清光,油條亦一件不剩。
較早前,在香港吃過的巴生風味肉骨茶,與盛發的作比較,完全是兩碼子的事,之前來自巴生的美女朋友JC,批評我相中的肉骨茶,根本不似巴生風味,今天,完全明白了。
可能我思想有點離地,總覺得由外地傳過來的美食,理應原裝移植才對,為何要遷就於本地人口味?像福建炒麵不下豬油,叻沙不下螄蚶,台灣紅燒牛肉麵減油,意粉/意大利飯煮到淋一淋,作為愛吃的人看在眼裡,絕對是一個笑話。但對於又要吃,又要注重健康,又怕死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喜訊。
當餐廳要為了普羅食客的口味而調節,最終連累我輩的亡命之徒,無啖好食呢。
我不否認有些菜式,像近年的美式意大利菜,不輸蝕給正式的意大利菜,但有幾多個,像Carbone,能夠做到青出於藍?
沒有冷氣的炎熱環境下,吃到汗流浹背,換來的是無比的滿足,實在不枉我花一小時車程,來尋找肉骨茶的故事。
盛發肉骨茶餐室:9,Jalan Besar,Klang,Selangor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