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味 LEE LO MEI:擺花街的鹹濕豬頭炳
這年來,出現了不少名字大玩粗口諧音的食店/餐廳,繼何蘭正,好撚串,炸理滷味之後,中環擺花街一號的李好味,將這股熱潮延伸下去。
中文名李好味看似沒甚特別,英文名為LEE LO MEI,要真正港人才懂的幽默感。
切忌在LEE LO MEI之前加上DIU字,隨時惹來血光之災的。
本來是三個男人的歡樂時光,但其中一位朋友型男B,召集了數位朋友,原先的目標餐廳,正在renew酒牌,暫停供應酒精飲品。
我開出數間餐廳,給他們選擇,最終,李好味的名字吸引了大家。
大打懷舊香港地風味牌,餐廳的裝修擺明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路線,圓櫈加木檯,有如大牌檔入屋。論衛生,當然好過大牌檔很多倍。
餐牌上的菜式名字,由頭盤到主菜,皆趣味盅然。
人未齊,先喝啤酒,精釀啤酒的選擇,固然是本地出品,少爺啤1842的典故,在較早前Tap The Ale Project的文章已介紹過,不贅。
頭盤其中一道菜 - 李老味,$138一碟,真正身份為豬耳,八爪魚,火雞腎,即是你去旺角肥姐,也可以吃到的東西。
為何賣到$138?大抵是豬耳取自西班牙伊比利亞豬,與火雞腎,八爪魚配以芥辣與甜醬吃,耳熟能詳的組合,值不值就見仁見智。
倒瀉籮蟹並非一地都是蟹,而是炸蟹球,金黃圓潤的外表,入口香脆,裡面一絲絲蟹肉,沒有騙人。佐以碟底的蝦乾,蒜頭,蝦醬等配料,香口惹味得由始至終。
黑面魷魚外表烏卒卒,又想起松松姐姐的經典金曲,人人也叫他烏卒卒。
港女一詞出現已久,相貌平庸但眼角長在額頭上,人貴不自知,無樣無波又無蘿,還想找個有車有樓的俊男?咪扮上菜啦!
以砂窩上的咪扮上菜,西蘭花加蒜子的簡單不過組合,得出來是爽甜加惹味。
牛魔王過河,即是牛肉炒河,索價$258一碟,憑甚麼收那麼貴?
就是用上A4和牛,以瑞士汁炒到每條牛河香噴噴,再配以和牛面頭的蘿蔔醬,頓時加添一份清新。
$188一碟的李好味炒飯,粒粒分明之外,隱約地滲出香氣,包括櫻花蝦的鹹香,同行的老外一邊吃,一邊大讚。
男人最怕被稱之為鹹濕佬,以前飲食部落客圈內,那位K先生,因借醉非禮女beauty blogger,而被冠以鹹濕K,自此他在這圈子再沒有立足之地,逐漸淡出,所以話,一掃背成千古恨。
有關鹹濕一詞,根據典故所說,是源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石塘咀一帶的妓女,因為她們所接的客人,大多是三角碼頭的苦力,他們經過一天工作之後,帶著又鹹又濕的身軀去尋花問柳,自此鹹濕一詞,流芳百世。
這道咸咸濕濕豬頭炳,又是玩甚麼把戲?
以鹹蛋黃來炒飯,再連同以豬頭肉,香腸混合而成的豬肉,一起焗成的煲仔飯。質感有點像午餐肉的豬頭炳,與鹹香之外還帶點脆口感的飯粒,形成了如此不折不扣的咸濕佬,不過沒有留鬚兼帶cap帽,哈哈!
兩位美女朋友姍姍來遲,再追加了一些菜式,金蝦脫殼,金褸玉衣,再追加一碟牛魔王過河。
正腸粉,腸粉正,黑松露,鵝肝,與雞肉一同被煙韌的腸粉皮包著,淋上的不是甜豉油,而是野菌清湯,完全顛覆了以往我對腸粉的印象。換湯像換了藥,感覺清香兼清淡,黑松露在清湯之下,香氣更加突出。
可能大家身邊總有些人,毫無建樹但一味靠黐,我們稱之為菠蘿雞,這三個字,是我當年看壽星仔學回來的。
面前的一味靠黐,正是菠蘿雞,不過是吃得下肚,並不是想埋你身找好處。
新正頭,叫條魚吧,有魚有餘,才叫好意頭,此一記踏鱈尋梅,肥美嫩滑的鱈魚的面頭像披著炭,配以炸豆腐,九唔搭八的組合,食落又幾夾。
一行九人,埋單接近四千,連小費每人平均$450,條數怎樣算的?
如果不喝酒的話,每人三百也可以。在中環的黃金地段,舖租,人工,也是一個數目,加上餐廳用上等食材,為地道港味重新包裝,你估創意唔使錢?
或者有人會批評李好味小題大做,借懷舊之名,用靚料去巧明立目搶錢,但凡事也有兩面,作為一個國際都會,像李好味的餐廳,將本土情懷重新包裝,變成美味兼趣味,是有其生存空間,當晚餐廳地下坐無虛席,外國人佔大多數,可見受到外間一定認同。
你負擔得來的話,可以來扑濕個豬頭炳,吃它滷味。嫌貴的話,在大牌檔/小炒店大快朵頤,兩者沒有衝突。
李好味 LEE LO MEI:中環擺花街8號地下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