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Borough Market再度蠔情
口口聲聲說倫敦Borough Market,已經被遊客化。(很多人對遊客化這三個字,是比較負面來待之)
身體始終是很誠實,只要有時間,便會抽空一遊,目的,為了即開的新鮮生蠔。
十多年前首訪時,已對當時的英格蘭生蠔念念不忘,重點是價錢非常便宜,不到1鎊便有一隻,還有燒帶子,同樣令人回味。
結果,慢慢成為一種,每次來到倫敦,必定來簽香油的約定俗成。
早上十一點的市場,仍未有很多人聚集,偶然聽到路人的對話,有不少是說廣東話。上年當我吃著Poole Harbour,有如龐然大物的生蠔,隨即惹來旁邊的同鄉目光。
(正呀,你哋都整隻吖。)見到他們對我手上的生蠔議論紛紛,我很樂意導人升仙的。最終,他們沒有領情。
照例到海鮮檔口,向店員指住Poole Harbour特大生蠔,價錢不變,3.5鎊,可是這一年來,英鎊兌港幣,已慢慢回升至11.1,前後相差1.5鎊左右,變相貴了$3 - $4港幣。
飽滿的蠔肉,充斥著海水的鹹鮮,與本身的鮮甜味,爽而帶著juicy感,一下子往肚裡送,蠔氣干雲。你實在難以在香港的蠔店/餐廳,可以品嚐到如此貨色。
上年來還未有海膽,見到賣3鎊一個,好奇地買一個來試,即叫即開。
吃慣日本,加拿大海膽的話,未必會接受到西班牙海膽的超濃縮鮮味,沒有大鳴大放的個性,只是比較隱約地散發出其氣息。用來作刺身或嫌沒甚肉可吃,作為配菜的話,例如炒飯炒蛋等等,效果更佳。
轉個頭,發現對面的海鮮檔,賣起外表有如法國Belon,英格蘭東部高車士打的Pyefleet生蠔,10鎊5隻。
風趣的檔主見我眼望望,問我吃過檔口的法國生蠔未?
(法國蠔吃得多,我想試英格蘭生蠔。)說罷,遙指著Pyefleet。
我們通常稱這類外表扁平的生蠔為Flat Oyster,年前曾經在某酒店的派對上,嚐過荷蘭的Imperial,其味與Belon極之相似,我厚著面皮,鯨吞了一打,再喝了兩杯香檳,無恥到極點;最近荷蘭的兄弟班Blend Brothers,再次來港獻技,於港麗酒店的懷歐聚坐陣十日,餐單上其中一道菜就是Imperial生蠔。
檔主三兩下手勢,便把生蠔開殼,果然不出所料,不論其爽脆的質感,與及濃郁的礦物、鐵銹味,甚至aftertaste皆與Belon很似。
我第一次到倫敦是1999年,某個下午在Harrod's的food court,以20鎊的代價,換出半打Belon的長流不息,還記得那一記鐵味,歷時數小時不散,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甚麼是優質的生蠔。
吃罷,檔主不忘推銷自己的Instagram,po相時記得tag他。現今在市場賣海鮮,也要懂得與時並進的道理。畢竟社交網站是當今最有效的宣傳工具之一。
有網民見到我早前上載至社交網站的相片,說他有親戚在高車士打吃生蠔,當地只賣50便士一隻!
嗚呀!
Borough Market: 8 Southwark St, London SE1 1TL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