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園茶餐廳:回到青山道散步
中學的頭三年生涯,住在青山道近發祥街,學校在蘇屋邨,來回都是步行,難度最高是那條幾層高,海棠樓旁邊的樓梯。 所以絕大部份時間都是回家午飯,不時招呼同學仔來我家打機聽歌;偶然也有在外面吃午飯的機會,通常到保安道市政大樓,元州邨的車仔麵,屋邨裡面的茶餐廳。
匆匆一餐,爭取時間去附近的機舖打機,雖然法例是未滿十六歲,身穿校服不準進內,但根本形同虛設,夏季的恤衫,校章是扣上去,可以除下,冬季的校褸,用牛皮膠紙黐住個校章,輕易地蒙混過關;女同學就去唱片店流連,那個年代長沙灣有不少唱片店,即日上市的專輯,午飯時間已經買到,同學拿回課室,即刻放在walkman耀武揚威,好幾次我好厚面皮,即刻問他們借回家錄帶,用快dub功能,很快搞掂。
當時有間茶餐廳不時會去:「新華」,對面有三間機舖,午飯一條龍,隨便吃個快餐,燴意粉最常吃,家人有時會在此買出爐蛋撻,陪伴了我數載青山道人生。
最近十多年,斷斷續續光顧過三幾次,但對上一次也大約是數年前了,反而在我搬離此區多年之後才開業,隔一個街口的「金園」,就在這兩年裡面到訪過幾次。
它們的蛋撻,聽說有青出於藍之勢,每逢出爐時間,門外大排長龍,一親新鮮熱辣的蛋撻香擇,當時不以為然,沒有閒情跟隊,匆匆上路去。
有次經過見店內有位,就行入去坐下,但未有蛋撻出爐,唯有吃個沙嗲牛肉麵,加杯熱奶茶。
現在也不容易找到一杯有水準的奶茶,老師傅退休後無繼人,聘請新移民代替,未學精就當大任,恐怕有些連茶走是甚麼也不知道,當然功多就自然藝熟,不過始終要花一段時間才上軌道。
難得地(記住時難得,今時今日真的很難得)茶與奶的比例均等,茶甘餘韻長,奶香剛好作出平衡,至於有沒有掛杯邊我就沒有留意,喝得久違的稱心滿意便是。
沙嗲牛肉麵的質素,也好過不少地方,起碼牛肉沒有被梳打粉狠狠地招呼過。
放假的日子,三時一刻來到,終於有蛋撻可吃,酥皮香脆,內餡香滑甜美,只要是熱辣辣,其實也不會太差,加杯熱奶茶,輕輕鬆鬆的下午茶。
但這數次光顧的經驗,吃得最多的始終是燴意粉,因為我是在下班時間前來,店外餅櫃的蛋撻,早已成為廟街的企街般明日黃花,晚飯時間又不想吃常餐,自然地請你燴意。
燴牛意,燴公司意,意粉底當然有燴過,再淋上茄汁,與及其它配料便成,落單時沒有要求太陽蛋,上枱時自然兩邊煎晒,賣相就不太理想了。
與何文田勝利道的「奇香」相比,出品遜一籌,但回到舊日的足跡,這就是代表我三十多年前,在此區生活的其中一段回憶。
有時最想念的,並不是在歐洲吃過的名門正派風味,而是小時候的最純真感覺,同時亦奠定日後我對意粉的熱愛。
港式意粉情意結,是很難解得開。
金園茶餐廳:長沙灣青山道314號地舖
請不忙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