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論政 - 誰說體育沒有經濟貢獻!

梁特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的能力在於可以將各行各業都激怒,連經常為港四處征戰而絕少為政治開口的運動員們都譴責梁特首的體育無經濟貢獻論,先不說梁特首有一種凡事都只著眼於經濟效益這個膚淺的價值觀,他是連經濟的模式也不熟習!以我們較熟悉的足球為例,即使是在小小的香港也已經有大大的經濟貢獻!

香港很多人都愛看足球,尤其以英超、西甲及歐聯為最主要吸引到香港球迷的比賽,當中又以英超最能號召客戶,在香港的體育直播基本上是「得英超者得天下」,而英超的轉播權在香港值多少錢呢?NOW TV自2013/14球季連續三個球季將會播映每季全部380場英超賽事,而其3季的轉播費用合共1.46億磅(約18.2億港元)數目十分龐大,雖然這是一筆向外國勢力輸送的資金,但他同時也能大大推動了香港的消費。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21105/large/b12_01_a.gif

從最表面的電視直播說起,NOW TV及有線電視兩個較多人收看的足球直播平台月費大約200-300左右,據財經新聞所指兩者用戶都約在100萬左右,即使只有3-4成的收費電視觀眾會看足球,他們每年為此所支付的費用已經接近10億,而且還有不同的酒吧、餐廳、CAFE、卡啦OK等地方會購買更貴的商業使用播放權,再加上電視台會有不同的贊助收益,例如NOW TV的每場英超都會有一段又長又難讀又複雜的韓國牌子的電視廣告贊助選最佳球員,所以只是足球直播的事務已經是每年數以10億計的經濟貢獻,而且他還有更多更多的引申消費可以帶動。

至於引申消費方面,酒吧、cafe、K房等場所都是得益者,他們都會以球賽直播作為賣點之一,而每逢比賽日都不乏球迷約好三五知己外出觀看球賽直播,他們的生意自然因此而增加。如有些球賽在凌晨舉行,球迷們散場時又可能要乘搭較貴的通宵小巴,甚至是的士,使他們的消費又增加了。

若然球迷們不外出看比賽,在家中觀賞賽事時,少不免也會吃零食,飲汽水啤酒,這令到零售業得益,而且這並不是小數目,就像今年世界盃,當時大型連鎖進口零食店759阿信屋所屬的CEC國際控股(股票代號759)股價大升,由5月中的2.21升至6月中時約3.2,升幅接近50%,證明市場當時都十分看好世界盃會為零售業帶來龐大的利潤,甚至連其他一些體育用品也因當時帶起的足球狂熱而令銷售量有所上升(當然還有其他利好因素,但當時股市對有關世界盃的炒作也是十分多的)。


走偏門一點,其實政府收入也跟足球有關!所指的就是香港賽馬會的足智彩,在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間,關於足球的投注額達到近621億,據稱一場大戰的投注額已經可以過億!其中博彩稅和馬會純利都是約49億,所以不論在社會還是政府收益上,足球都有著重要的貢獻。

可能讀者覺得之前一路在說海外直播足球,現在回到香港本地足球,新一屆香港超級足球聯賽,傑志、東方及南華一季班費達2000萬,太陽飛馬班費更達2500萬,即使像天行元朗、黃大仙及和富大埔等小型班都有700萬及600萬的班費,對於如此疲弱的香港球市也有有錢人願意每年花數以百萬計的金錢來玩這個遊戲,只有運動才可讓有熱情的有錢人付出這價目,而且整個聯賽更養活了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職球員,另外飲料贊助、球衣贊助、租借訓練場地、購買裝備等都是一些推動經濟的消費行為,雖然規模未必很大,但絕對是有不少人賴以維生的門路,難道這就不是經濟貢獻嗎?


小弟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是讀社會學的,令我本身就覺得凡事用經濟價值來定義已經是太過膚淺,體育是一種很有效地團結群眾的事情,就像09年的東亞運足球賽金牌戰,即使平時不看足球的人也會對此表示關注,同時希望港隊能勝出,體育本身的意義遠高於商業的價值,不過這篇文也同時想告訴大家,體育除了有它更高的價值之外,同時也很有經濟貢獻,在此要證明梁特首的立論從第一刻已經出錯了,建議如果梁特首那麼重視經濟貢獻,不如先研究一下各種不同事物所能帶出的經濟效益,不然惹來各方的反擊才來說句「唔好意思」就為時已晚,已經得罪了一整個界別的人士。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LIKE我的FACEBOOK專頁!論盡足球場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Dailymail: A tournament driven by TV millions: Why have Premier League teams flown 6,000 miles to play each other?

AM730: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 Now TV與I-Cable業績大比併

2013/14年度香港賽馬會業務總結

蘋果日報: 港超聯班費失衡 4強爭標5弱陪跑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經濟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