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隊分析:摩連奴‧站在執教生涯中年危機的十字路口》
曼聯早前英超三連和,雖然剛剛贏愛華頓止血,但今季已難奪英超,而且更大的問題在於以球隊發展狀態,今季以後似乎難有樂觀展望,而問題的核心,在於摩連奴的戰術停滯。
戰術洪流尤如大江大海,這分鐘你脫穎而出,一刻鬆懈便被時代遺棄。雲加剛上任時,以講究球員營養及歐陸球探系統大殺四方,這些秘訣被對手洞悉或者需要幾年,被對手複製或者也需要幾年,所以當十年八年之後雲加再沒有推陳出新,便只能在同儕中碌碌無為,甚至被時代超越。而摩連奴的故事,竟與雲加有幾分相似。
摩連奴在波圖及第一代車路士的成功,歸功於幾個秘訣,包括大幅提升訓練質素、建構力量型及體力化球隊、建立無敵主場成績等,而更重要的是戰術變革,以433及4231輔以防守反擊的務實足球席捲歐洲。其時甚至還未興起單前鋒,亦遠遠沒有現今般以結果來講究戰術,摩連奴憑戰術變革取得空前成功,亦令歐洲球壇開始跟隨新潮。
但隨著時間過去,摩連奴某程度上成功改革了歐洲球壇,但另一角度看,歐洲球壇亦開始追上了摩連奴。直至摩連奴2010第二次贏歐聯,433及4231已不再是新聞,他的防反及務實足球亦已深深為人熟悉,那麼摩連奴有沒有持續創新、再創新猷呢?似乎沒有。
而正因為這個「沒有」,形成了今日的曼聯。現在的曼聯除了防守仍舊穩健外,在整體戰術上你很難說出有甚麼鮮明特點,而干地、普捷天奴、高普及哥迪奧拿(這裡沒有雲加)則各自有明顯的足球哲學及戰術風格,看他們的足球你可以看到他們對空間的運用、迫搶的些微不同風格、攻守轉換的預備與執行有著鮮明而獨特的理解,即使不看隊徽,你不難認出這是哪一個教練的球風。
這不是說摩連奴沒有戰術,而是那些戰術已是被現今足球視為「標準」、「例牌」的類別,在2004年也許很前衛,但在2017年已是人人皆已掌握、不再獨特的了。
這亦不是說這些教練的戰術一定是完美必勝,但我們可以見到他們在不停改進完善自己的那套足球哲學,例如高普今季便明顯放緩了上季的瘋狂迫搶風格,以適應英超賽程及鞏固後防;干地將343間中改成352,向對手發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問題;哥迪奧拿改良了中前場的迫搶,成功隱藏了後防的不濟。但摩連奴在戰術上,還是吃老本。
這種吃老本導致曼聯這兩季強強對戰的被動。由於摩連奴不懂應對這些教練的新派哲學,只能在戰術較量核心的中場撤退,轉為依賴自己依然擅長的穩健防守應敵,而反擊亦因對手的迫搶壓縮而顯得蒼白,穩守而沒有突擊之下於是場面就變成「泊大巴」,頂多末段以爆炸頭等高塔發起空襲搏偷雞,但在戰術哲學較量上,老實說,摩連奴已交了很久白卷了。
而摩帥對防守的擅長,而對迫搶、進攻的停滯,某程度上開始令他對足球愈趨保守,從而影響了旗下進攻球員的發展。摩帥再次回歸車路士前,馬達夏薩特奧斯卡的進攻組合水銀瀉地,摩帥一到首先便因防守不力廢黜馬達,再將奧斯卡改成工兵,再因夏薩特防守不力吵大獲,以夏薩特天賦亦要求如此,可見摩帥已視防守工作為進攻球員的一大重點,但這種心態確實會減慢甚至拖垮進攻球員的發展。
這引伸到最近「曼聯班底不比曼城差」的有趣論點,這裡集中看進攻,先撇除今季現況,試比較雲高爾時代的華舒福/馬斯亞,會比初來曼城報到的史達寧/辛尼差嗎?曾入球助攻雙20的馬達,歐洲助攻王的米希達恩,甚至祖記的普巴,會比上季仍算碌碌無為的施華迪布尼差嗎?要是只看今日,你當然會說曼城那批好得多,但追溯摩連奴時代之前的潛質,曼聯那批絕不比曼城差。所以很多曼聯球迷說「福仔馬仔回塘了」,「米希回晒塘」,「馬達回塘了」,回塘的不是他們,而是缺乏一個懂教進攻的良師。你可以想像,假設哥帥教曼聯的話,今天他們就是曼聯的辛尼、史達寧、施華、迪布尼。沒有分別。
當然這不是說摩帥一無是處,事實上哥帥教好進攻球員的能力,正是摩帥教好防守球員的能力,君不見連特洛夫亦被摩帥調教好,摩帥手下可謂沒有教不好的後衛,這正是摩帥的長處,一個只懂教進攻球員,一個只懂教防守球員,分別只是哥帥的足球哲學(完善迫搶)令曼城後衛今季被挑戰的機會減至最少,那後防犯錯也就最少了。
摩連奴現年54歲,在教練來說剛巧是中年吧。初年的變革讓摩連奴享受了空前成功,但今年已不再是2004了。要擺脫這個中年危機,摩連奴必須在穩固防守以上,開始研發一套包括防守、亦包括迫搶戰術、進攻戰術在內的完善足球哲學,並放開懷抱讓進攻球員放心飛翔,才能趕上新一代戰術潮流,不被時代淘汰。【喜歡我們的文章?按此讚好波事春秋facebook專頁追看更多吧!】
波事春秋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