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足球之二:有大食大
***作者新書《超級巨星經濟學》將於下月(12月)由明窗出版,請留意出版日期。
從金融街出發,要投資體育或足球產業,比較明顯的出手是買賣球會和在球員轉手市場上興風作浪,不過,雖然產業大勢是水漲船高,但這等操作的金額大、風險高,下文將介紹幾招特殊通道,讓大家另走捷徑、學會以小博大。
電視轉播折現投資
首先是以球會的電視轉播收益為投資標的。體育事業是一眾電視和媒體兵家必爭之地,轉播版權費年年三級跳,人所共知,而電視台通常是大公司,支付能力當然會比球會好。投資者要是看好此道,便會想盡辦法沾手。如以南非起家、現在以倫敦為總部的基金公司Investec,在2010年前後的一段時間內,就非常熱衷此道,其手法基本上是放「高利貸」,即以高息貸款,借錢給球會買球員,抵押品就是電視轉播收益。Investec一度活躍於英超和西甲,在倫敦球會熱刺和中部球會樸次茅夫的身上可找到其贊助的身影,但在2011年後似有所收斂。
以電視轉播收入作切入抵押貸款的,還有其他投資者。較著名的有美國神秘的對沖基金Elliott Associates和端士投資公司Ecotonian,Elliott近日較為人熟悉的「出手」,便是借錢給中資商人收購意大利勁旅AC Milan。上述操作,一般要求回報率由4%至8%不等,個別較高的甚至達每年12%。
馬體會在2011-2013年就和英國人Michael Tobor所控制的投資公司,透過抵押轉播收入,融入不少續命的資金。這家投資公司據說曾與德銀(Deutsche Bank)合作,欲打本皇馬收購熱刺的巴利,不過皇馬不似馬體會當年的窮途末路,自己搞定該宗世紀收購。而這投資公司就一直以電視轉播的收益折現作現金流,向包括愛華頓、修咸頓、富咸和雷丁在內的英超球會放款。
這種類似應收賬款折現(Factoring)的融資方式,向來代價不菲,借錢方有如與虎謀皮,上面幾間球會近年都紛紛易手收場,想來與此不無關係。
向贊助費打主意
再有一招,是以贊助商的贊助費作為投資標的。跨國巨企像Nike或Adidas的贊助費,金額大而且屬「無形」資產,雖然金額中部分會與球衣的銷售掛鈎,有根有據,但其實大部分卻是談判博弈的結果,可以說是沒有很清楚的成本的──紅魔鬼曼聯現任CEO、曾任美資投行摩根大通的禾活特(Ed Woodward),便曾指「賣贊助,就像是賣鑽石,價值高低就取決於客戶心目中的價位。」故此要是能沾上,是挺肥美的;但由於行業的獨特性,不是基金可以隨便碰得着。不過,看好此道的投資者,原來可以另闢蹊徑,像俄羅斯經濟師和酒店大亨Tevfik Arif打本的對沖基金Doyen Capital,以其專門投資在運動產業的行業基金Doyen Sports,便曾出資向馬體會融資,並以Nike與馬體會的贊助費為回報,資料顯示,這種投資方式,回報率有亦有11%,而由於埋單的主體,是行業的巨無霸(贊助商),風險又比投資在球會或個別球員低很多。
在當今金融泛濫的年代,的確有許多以前是無法想像的投融資通道,以往大衛寶兒(David Bowie)為其唱片證券化已是新潮,今日卻有更多稀奇古怪的投資門路,可以預見,球星的肖像權收益,球會的球場冠名權等等的無形資產證券化(或抵押融資),將愈來愈見頻繁。
總之,投資體育體業,不一定要買賣球會或球員,投資者或可另走羊腸小徑,到時或者洞外有天也說不定!
華爾街足球之二
本系列文章:
華爾街足球之一:炒賣球員權益
原文刊於《足球周刊》香港版/作者新書《超級巨星經濟學》將於下月(12月)由明窗出版,請留意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