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華與馬達改變了英超的踢法
作為一個標榜自己為全世界最好的聯賽,英超現在卻缺少一些超級巨星。
世上最知名的足球員均選擇前往西班牙,英超近年的頂級球員亦相繼登陸西班牙,例如亨利、C朗拿度、摩迪、巴爾和蘇亞雷斯。
相反,一些技術型的進攻中場,則以近乎1年1位的節奏,從西班牙來到英格蘭。2010年,曼城簽入施華;2011年,馬達加盟車路士、辛迪卡蘇拿與奧斯爾分別於12年及13年加盟阿仙奴;2014年,法比加斯回歸英超加盟車路士。
雖然他們未必屬於超級巨星的行列,但他們現在無疑是英超裡最出色的球員。尤以即將於曼市打吡戰對陣的大衛施華與馬達(譯注:原文刊於上週日的曼市大戰前),他們二人均未有得到應得的讚許。
他們的到來改變了英格蘭。假如你不同意,試想想以往的英國足球,例如10年前的時候,那時候的聯賽鮮有一些頂級的組織型進攻中場。
那時候,皮利斯剛離開阿仙奴,車路士倚仗的是中場的拼搶活力,而曼聯那時候為了稱霸歐洲,著重穩守宊擊的戰術。或許利物浦是唯一擁有組織型中場的球隊,但沙比艾朗素是一名墮後防守中場。
摩連奴在第一次入主車路士的成功,使4-3-3陣式成為最受歡迎的陣式。強壯的單箭頭,配以兩名速度高的翼鋒,使傳統10號型的進攻中場地位盡失。那時候,英國足球的質素很好,但無疑還有引入更有風格的中場球員的空間。
當西班牙於2008年稱霸歐國杯,他們的足球風格逐漸抬起頭來。自由走動、保持控球,不再使用只懂傳中靠邊的翼鋒,一時間他們建立了最悅目的足球。
英超要追趕潮流,她必須要有西班牙球員的影響,然而,這類球員能夠在英超成功嗎?當施華剛來到英超時,大眾對於技術一流,但身形瘦削的施華,能否適應英超體力化的踢法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事實上,這需要時間適應。施華在英超的第一季並未有太過耀眼,很多時候只有一兩場突出的表現,但沒有穩定的發揮。而且,當時文仙尼採用的4-3-3陣式,迪維斯經常墮後要球,使施華缺乏供應的目標。
不過,在他的第二季(2011-12年),施華成為英超最好的進攻中場。在4-2-3-1的體系中,他尋回華倫西亞年代最熟悉的感覺,游走在對方後衛與中場之間,拿球後轉身面對守衛,傳出一個又一個美妙鈄直線予隊友。他在下半季的狀態有所下滑,但他在前半季是極為出色,甚至逼使一些球隊(例如莫耶斯的愛華頓),在比賽中選擇以一名球員全場緊釘他,降低他的威力。
施華用了不少時間適應英超,馬達相對而言就快得多了。他們二人曾經在華倫西亞做隊友,二人的技術能力亦十分類似。或許馬達在前場的威脅更大,但他沒有施華那麼優雅,以至保護皮球的能力,但他的入球與助攻數字卻更高。
馬達最後在車路士的日子,因摩連奴的到來而變得不甚愉快,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在史丹褔橋有多出色。在他效力的兩個完整賽季中,他均奪得隊內選中的最佳球員。
而且,那兩季他們分別贏得歐聯以及歐霸冠軍,而在那兩場決賽中,他分別在慕尼黑助攻予杜奧巴的扳平入球,以及在阿姆斯特丹助予於伊雲如域的絕殺。
自馬達於2011年加盟英超後,他合共有39個助攻。只有施華(50)比他多。同時間,辛迪卡蘇拿(33個)排在第四位,而去年與今年的助攻王則分別是法比加斯(18個)與奧斯爾(迄今為止18個)。在這個助攻前所未有地重要的時代,馬達與施華為他人建立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球迷們評論二人的問題時,經常都會討論到,希望他們踢中路的進攻中場位置,而非像他們現在慣常地從邊路位置游走到中央地區。
施華在曼城的首幾季是踢右翼的,而馬達在車路士的第一季則經常擔任左翼。他們二人均非一名傳統翼鋒,然而,有時候游走至他們喜歡的10號位,而非一開始就擔任那位置,可能會使守衛有更多的麻煩。
他們二人在尋找空間以至走動都非常出色。有時候,當施華面對傳統的英式閘位球員時,他不用碰皮球已經玩得對方團團轉了。
擔任10號位很多時候代表著對方對你有更緊密的防守,以至你經常要離開球場中央位置去尋找空位拿球。無論如何,他們二人在今季擔任10號位亦証明了他們有能力抵抗英超硬朗的中場。
很少人會反對他們二人是現時英超最出色的中場球員之一,然而,他們對於英超歷史發展的重要性,卻時常被忽略。英國足球大多喜歡厚古薄今,人們不敢把他們放在蘇拿與簡東拿這些球員之上,然而,事實上,他們二人的確在另一層次上。
譯自: http://www.espnfcasia.com/blog/tactics-and-analysis/67/post/2832468/david-silva-and-juan-mata-have-redefined-premier-league-play%20%E5%B8%AD%E5%B0%94%E7%93%A6%E5%92%8C%E9%A9%AC%E5%A1%94%E5%AF%B9%E8%8B%B1%E8%B6%85%E7%9A%84%E4%BD%9C%E7%94%A8
世上最知名的足球員均選擇前往西班牙,英超近年的頂級球員亦相繼登陸西班牙,例如亨利、C朗拿度、摩迪、巴爾和蘇亞雷斯。
相反,一些技術型的進攻中場,則以近乎1年1位的節奏,從西班牙來到英格蘭。2010年,曼城簽入施華;2011年,馬達加盟車路士、辛迪卡蘇拿與奧斯爾分別於12年及13年加盟阿仙奴;2014年,法比加斯回歸英超加盟車路士。
雖然他們未必屬於超級巨星的行列,但他們現在無疑是英超裡最出色的球員。尤以即將於曼市打吡戰對陣的大衛施華與馬達(譯注:原文刊於上週日的曼市大戰前),他們二人均未有得到應得的讚許。
他們的到來改變了英格蘭。假如你不同意,試想想以往的英國足球,例如10年前的時候,那時候的聯賽鮮有一些頂級的組織型進攻中場。
那時候,皮利斯剛離開阿仙奴,車路士倚仗的是中場的拼搶活力,而曼聯那時候為了稱霸歐洲,著重穩守宊擊的戰術。或許利物浦是唯一擁有組織型中場的球隊,但沙比艾朗素是一名墮後防守中場。
摩連奴在第一次入主車路士的成功,使4-3-3陣式成為最受歡迎的陣式。強壯的單箭頭,配以兩名速度高的翼鋒,使傳統10號型的進攻中場地位盡失。那時候,英國足球的質素很好,但無疑還有引入更有風格的中場球員的空間。
當西班牙於2008年稱霸歐國杯,他們的足球風格逐漸抬起頭來。自由走動、保持控球,不再使用只懂傳中靠邊的翼鋒,一時間他們建立了最悅目的足球。
英超要追趕潮流,她必須要有西班牙球員的影響,然而,這類球員能夠在英超成功嗎?當施華剛來到英超時,大眾對於技術一流,但身形瘦削的施華,能否適應英超體力化的踢法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事實上,這需要時間適應。施華在英超的第一季並未有太過耀眼,很多時候只有一兩場突出的表現,但沒有穩定的發揮。而且,當時文仙尼採用的4-3-3陣式,迪維斯經常墮後要球,使施華缺乏供應的目標。
不過,在他的第二季(2011-12年),施華成為英超最好的進攻中場。在4-2-3-1的體系中,他尋回華倫西亞年代最熟悉的感覺,游走在對方後衛與中場之間,拿球後轉身面對守衛,傳出一個又一個美妙鈄直線予隊友。他在下半季的狀態有所下滑,但他在前半季是極為出色,甚至逼使一些球隊(例如莫耶斯的愛華頓),在比賽中選擇以一名球員全場緊釘他,降低他的威力。
施華用了不少時間適應英超,馬達相對而言就快得多了。他們二人曾經在華倫西亞做隊友,二人的技術能力亦十分類似。或許馬達在前場的威脅更大,但他沒有施華那麼優雅,以至保護皮球的能力,但他的入球與助攻數字卻更高。
馬達最後在車路士的日子,因摩連奴的到來而變得不甚愉快,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在史丹褔橋有多出色。在他效力的兩個完整賽季中,他均奪得隊內選中的最佳球員。
而且,那兩季他們分別贏得歐聯以及歐霸冠軍,而在那兩場決賽中,他分別在慕尼黑助攻予杜奧巴的扳平入球,以及在阿姆斯特丹助予於伊雲如域的絕殺。
自馬達於2011年加盟英超後,他合共有39個助攻。只有施華(50)比他多。同時間,辛迪卡蘇拿(33個)排在第四位,而去年與今年的助攻王則分別是法比加斯(18個)與奧斯爾(迄今為止18個)。在這個助攻前所未有地重要的時代,馬達與施華為他人建立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球迷們評論二人的問題時,經常都會討論到,希望他們踢中路的進攻中場位置,而非像他們現在慣常地從邊路位置游走到中央地區。
施華在曼城的首幾季是踢右翼的,而馬達在車路士的第一季則經常擔任左翼。他們二人均非一名傳統翼鋒,然而,有時候游走至他們喜歡的10號位,而非一開始就擔任那位置,可能會使守衛有更多的麻煩。
他們二人在尋找空間以至走動都非常出色。有時候,當施華面對傳統的英式閘位球員時,他不用碰皮球已經玩得對方團團轉了。
擔任10號位很多時候代表著對方對你有更緊密的防守,以至你經常要離開球場中央位置去尋找空位拿球。無論如何,他們二人在今季擔任10號位亦証明了他們有能力抵抗英超硬朗的中場。
很少人會反對他們二人是現時英超最出色的中場球員之一,然而,他們對於英超歷史發展的重要性,卻時常被忽略。英國足球大多喜歡厚古薄今,人們不敢把他們放在蘇拿與簡東拿這些球員之上,然而,事實上,他們二人的確在另一層次上。
譯自: http://www.espnfcasia.com/blog/tactics-and-analysis/67/post/2832468/david-silva-and-juan-mata-have-redefined-premier-league-play%20%E5%B8%AD%E5%B0%94%E7%93%A6%E5%92%8C%E9%A9%AC%E5%A1%94%E5%AF%B9%E8%8B%B1%E8%B6%85%E7%9A%84%E4%BD%9C%E7%94%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