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羅拉的蹤跡、高棉的微笑 (二)

參加當地旅行團的第二天行程,導遊約我們一早4點多在酒店等,倒屎咁早!是因為我們要趕在6點前到重頭戲吳哥窟看日出。可惜6月份是柬埔寨雨季,烏雲密佈,要看到完整的日出真是要靠運氣,我的朋友隔天晨早再來碰運氣,還是失敗。

不過雖然看不到日出,但這河塘倒影吳哥窟的景色還是十分引人!絕美!

第一站 - 吳哥窟
看過日出,我們便出發參觀吳哥窟,吳哥窟 Angkor Wat其實即是坊間一般指小吳哥,而家大吳哥即是指吳哥城 Angkor City。大圈的知名景點,除了吳哥城外,還有例如皇家浴池、聖劍寺、變身塔等地標。而小圈景點就有吳哥窟、塔普倫寺 Ta Prohm等地標。

吳哥窟原始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元代古籍《島夷志略》稱之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是一座巨大的水上都市。從古名我們便可知道當時興建的王帝是信奉印度教,而吳哥窟便是蘇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 於1113年至1150年間建造,是一座獻給毗濕奴神的須彌山寺。從上圖看到那幾個尖塔,便是彷須彌山的建築。

天界橋,又名彩虹橋。據說通過長長的石橋的人可以進入天國。走過石橋後,便會到達吳哥窟最中心的建築群。
中心建築群,有五個大尖塔,四個小尖塔,都是彷須彌山式的建築,而須彌山(Sumeru)是印度神話的世界中心,神明的居所。
由東西南北四道長廊組成的迴廊,是吳哥窟另一個突出的建築藝術特色,所以不止一個廟,在吳哥窟其實建築裡四處都可看到這些長長的迴廊。
我們的導遊英文很爛,但非常有熱誠,他到處找好位給我們拍照,又結合他十多年經驗找一些特別角度給我們拍。這個位置是在吳哥窟的後面沒甚麼遊客的位置,一次攝入三個尖塔。
柬埔寨6月的天氣說變就變,前半個小時,陽光普照,下一秒烏雲就飄過來傾盤大雨,就係咁我對波鞋就變左一對濕左水發臭的波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日的第二站 - 巴戎寺 Bayon

巴戎寺是整個吳哥窟建築內最為著名的寺之一,因為內裡的雕刻及人像保持得最為原整,更有聞名於世的「高棉的微笑」。巴戎寺是由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國王於在位時(十二至十三世紀)興建,同樣興塔普倫寺(Ta Prohm)、寶劍寺(Preah Khan)、巴戎寺(Bayon)等

入口的護城河上的石橋兩側,是眾神和阿修羅拉扯著蛇神那迦身體的雕塑,左側為神明,右側為阿修羅,每側54座,共計108座。 有些是神像修復過後的模樣。
另外,寺內的外側廊壁雕刻著當時民間或神的故事,而且保存得非常好,極具特色。

在吳哥裡,經常會見到一些僧人,有大人的僧人,亦有小朋友的僧人,原來在柬埔寨家長會送小孩做僧人一段時間作修練,如我們見到他們,切記不可碰他們,尤其頭部,導遊說因為一旦被俗人碰到頭後,修練的年間就會前功盡廢,一切由頭來過!
外側廊壁雕刻著當時宴會的情況
終於看到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寺內共有49座四面佛雕像,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據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我們在行走眾多佛塔之中,身處任何一個角落,會發現有帶笑的眼睛好像注視著我們。非常認真地對望,還是有一點點creepy感覺,哈哈。
因為雨季關係,6月非當地旅遊旺角,但依然非常多遊客,我好難得才排到隊和佛像合照,雖然有兩個人攝鏡,但已是最好的一張了!
闍耶跋摩七世篤信佛教,於是吳哥地區信仰又開始由印度教轉變為佛教,巴戎寺亦可看到印度教與佛教並存的特殊風格。吳哥真是在印度教和佛教彈出彈入!
在靈聖的佛寺內,拿著一本介紹當地佛寺的書,扮一下文青,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 - 塔普倫寺 Ta Prohm

這個寺廟同樣是由闍耶跋摩七世興建, 而這個寺出名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裡是舊版「盜墓者羅拉」拍攝的地方。
走入大門後,走過長長的走道,便到達寺廟。
Ta Prohm 是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其母興建,神殿內則是供奉「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當初被發現時,國被吉貝樹所盤據而放棄整修。所以Ta Prohm又是一個吳哥窟寺廟與大自然結合的好例子!
這個被吉貝樹整個籠罩的入口,便是電影羅拉的場面之一!所以極多遊客在這裡等候拍攝,我們完全拍不到一個較好的合照,哈哈。
唯有一片頹圮敗瓦中自拍
跳舞的神像是印度教的象徵,在Ta Prohm同樣可看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存在
先分享到裡,很快會有新的更新!

Follow m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iegietraveltheworld/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