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意戰賽後分析:狂攻右路決勝負

星期六的世界盃D組大戰,英格蘭與意大利並沒有上演預期中的悶戰,其中英格蘭賭博式向前施壓,希望以體力化的踢法,盡快打垮意大利。不過,在他們體力垮掉之前,都無法擊潰意大利,反而落後;到英格蘭球員紛紛抽筋的時候,敗局已成,輸1:2也算少了。

英格蘭今場排出4-2-3-1應戰,前鋒是史杜列治,左翼是朗尼,進攻中場是史達寧,右翼是韋碧克,偏左防中是謝拉特,偏右防中是軒達臣。防線由左至右是拜恩斯、積基卡、加利卡希爾及格連莊臣。
英格蘭用朗尼踢左翼。

意大利今場排出4-1-4-1,前鋒是巴洛迪利,左翼是馬治斯奧,中場中是派路及華拉堤,右翼是簡達華,墮後的防中是迪羅斯。防線由左至右是基亞連尼、柏列達、巴沙利及達美安。

意大利今場踢單箭頭。

英格蘭的戰術是搶開局,雖然明知在亞馬遜地區比賽、氣溫較高,開波時達30度,但他們決定賭一鋪,希望用緊迫性踢法去逼到意大利出錯。英格蘭今場在前半場進行了8次搶截,其中有5次都在上半場發生。這種戰術在本質上合理的,英格蘭的進攻線非常年輕,最大的優勢是體力。意大利後防有33歲的巴沙利,不擅踢左閘的基亞連尼,還有國家隊經驗不足的柏列達,英格蘭的確有機會搶到意大利站不穩腳。

受英格蘭的壓迫影響,意大利上半場由守轉攻的效率降低,但沒有影響到防線的穩健性。或者換個說法,英格蘭打入對手禁區的能力實在很弱,除了傳中外,沒有太多辦法。英格蘭上半場有6次起腳機會,只有1次在禁區內,就是史杜列治的入波,其餘的皆是遠射,威脅有限。

反而,在意大利的精心部署下,他們靠死球開紀錄。簡達華開短角球,華拉堤傳往頂禁區頂,當眾人以為派路接應時,他一跨,皮球漏後至無人看管的馬治斯奧,後者遠射破門。這次防守死球英格蘭在禁區頂佈防不足,沒有人散出來看管禁區頂的對手球員。

派路一漏,馬治斯奧無人看管一射。

英格蘭今場進攻套路以兩翼為主,其中右路威脅最大,除了右翼韋碧克,史達寧及史杜列治都時常走到右路,加上右閘格連莊臣出擊力強。韋碧克全場1次成功過人,格連莊臣2次,史杜列治2次,史達寧4次,這幾名活力十足的球員為意大利後防帶來很大麻煩。當韋碧克被換走後,史達寧更直接轉踢右翼。

史達寧今場非常搶鏡,這一球在中路偏右帶波突進,最後作出射門。

韋碧克右路傳中,險些製造入球。

為何英格蘭針對這邊進攻?因為意大利左閘是基亞連尼,基亞連尼一向踢慣中堅,轉身較慢,被史達寧這些老鼠仔剋死。綜觀全場,英格蘭有47%攻勢來自右路,32%來自左路,21%來自中路。可惜的是,英格蘭捉到鹿,但未能脫角,儘管他們今場大部分傳中都來自右路,但成功率甚低。

英格蘭今場的傳中集中在右路。

史杜列治追平的入球來自左路的供應,由朗尼送出一個漂亮的傳中,彎過意大利的後防,直至放到史杜列治面前,這球傳中十分有功架,值得一讚!不過,朗尼與拜恩斯全場為意大利製造的麻煩不多,兩人合共都沒有一次成功的盤扭過人。

朗尼今場傳出一次靚傳中,助攻史杜列治。

與英格蘭的戰術相似,意大利同樣以右路主攻,目標是打爆英格蘭左閘拜恩斯。意軍重右輕左,與左路用人有關,首先左閘基亞連尼本職中堅,所以不擅於上前助攻,二來左翼馬治斯奧也非翼鋒出身,他是中場中,而在今場比賽,他亦不會以翼鋒姿態出現,他會走到中路,協助派路組織。

意大利右閘達米安及右翼簡達華的威力非常強,意大利今場所有傳中都是來自右路。達米安1次,簡達華7次,其他意大利球員沒有任何傳中。簡達華今場2次成功過人,達米安都有1次。

意大利的傳中全部來自右路。

由開波到完場,筆者時常見到達米安及簡達華夾擊拜恩斯,其他英格蘭隊友在哪裡?拜恩斯前的左翼是朗尼,相比韋碧克,朗尼的防守紀律較差,而且朗尼踢慣中路,故不太習慣回邊路補位。再者,偏左防中是年紀較大的謝拉特,所以這個排陣令到拜恩斯陷於困境。

以上的攻勢是今場意大利典型的進攻,有波就分去右路。

下半場,英格蘭要為此付出代價,簡達拿右路傳中,巴洛迪利頭槌破網,意大利領先2:1。領先後,意大利首先調入莫達,換走華拉堤,加強防守,而去到61分鐘,英格蘭才變陣,巴克里入替韋碧克,史達寧踢右,朗尼移到中路,巴克里踢左路。不到1分鐘,置中的朗尼就有威脅,找到意大利後防少有的漏洞,突破越位陷阱,在禁區內射近柱,但出界。

http://cdn.makeagif.com/media/6-14-2014/InRFGy.gif英格蘭的左路失守,被簡達拿輕鬆出波。

巴洛迪利接應簡達華的傳中頂入。

史達寧今場表現搶鏡,巴克里也是,這位愛華頓中場在場30分鐘,17次傳球全部成功,其中3次長傳全部成功,並有2次威脅傳球,為隊友製造埋門機會。另外,他有次中目標射門,還有2次成功過人。如此表現,難怪名宿史高斯早前表示,英格蘭應該用巴克里踢正選。

巴克里在前場傳球成功率百分百,過人表現亦好。

不過,就在60多分鐘後,一班英格蘭正選撐不去了。謝拉特、史達寧、史杜列治及加利卡希爾都有抽筋。74分鐘,有活力下降的謝拉特不換,領隊鶴臣以韋舒亞入替軒達臣。明眼人都見到,謝拉特跑不動了,而中場唯一快得到的是軒達臣,但鶴臣竟然換走他。韋舒亞不是軒達臣那種戰戰競競的防守工兵,他較進取,結果英格蘭中場搶截能力跌至低點。連波都搶不到,還談甚麼帶波上前?韋舒亞入場後如同隱形。

意大利發現了英格蘭的問題,但他們沒有狠下殺手,而是在派路的主持下,放慢節奏,保持控球。可是,這樣對英格蘭更加折磨,一班瀕臨抽筋邊緣的球員怎能衝向意大利後半場搶波呢?上半場搏得太盡,後果就是下半場體力不繼。這一刻,3個換人名額對英格蘭簡直是杯水車薪。

80分鐘,拉爾拉拿入替抽筋的史杜列治,這個調動意義不大,純粹是史杜列治踢不下去。不過,去到那個階段,鶴臣是否應該找高大中鋒列基林拔入場博一博呢?而非拉爾拉拿。在最後階段,英格蘭連傳統的高Q大棍都沒有作用,因為前場冇高佬,而且在意大利牢牢佔據控球權之下,這場比賽沉悶地告終。

常言道,控球較少的一方用較多體能,並以此作為英格蘭多名球員抽筋的理由。可是,筆者翻查數據,意大利球員的跑動範圍及衝刺次數都不在英格蘭之下。英格蘭僅4名球員跑動過萬米,其中只有朗尼達萬一米。意大利方面就有6名球員跑過萬米,包括老將派路及巴沙利。謝拉特、史達寧跑萬米而抽筋,而加利卡希爾更不足萬米。

意大利今場跑動統計。

英格蘭今場跑動統計。

可能有人說英格蘭球員衝刺得多,所以易抽筋,但結果又不是。全場衝刺跑次數最多的都是意大利人,第1是47次衝刺的馬治斯奧,第2是45次的簡達華,第3才數到英格蘭的,是37次的拜恩斯,第4是35次的朗尼。整體而言,意大利球員行又行得比英格蘭的多,跑又跑得比英格蘭的拚命。望住這個數據,筆者都感受奇怪,因為這個跟球迷熟知的常識不同。

很多球迷賽後批評朗尼,還集中他那個底線傳底的角球。筆者不會聚焦某一件事去評價一個球員,而放眼整場比賽。朗尼今場很勤力,是英格蘭跑動最多的人,衝刺次數又多。相比進攻,筆者對朗尼最不滿的是防守,作為左翼,眼見拜恩斯屢陷困境,他是最應該回去防守的,但他空有跑動,卻不見效率。筆者都不知朗尼那萬一米的跑動距離是怎樣來的?他跑得很多,但當拜恩斯被達米安及簡達華打爆時,又不見他幫忙。當然,這個明眼人都見到的問題,鶴臣理應要作出應變,但他沒有去做,責任更大。

總括而言,今場之敗,不全是朗尼的責任,主因是鶴臣上半場搏盡的踢法賭輸了,靠右路打不穿意大利,反而被意大利打穿自己的左路,同時球隊沒有足夠體能去支撐下半場。如果英格蘭90分鐘都可以保持到45分鐘上半場的體能狀態,那麼這隊就不是英格蘭,而是馬體會。鶴臣下半場的換人決定都值得斟酌,謝拉特已經乾塘但不換,反而換走他的拍檔而令中場真空。選了列基林拔入隊,但在這個最適合他發揮的時候,最應該踢簡單足球的時候,又不派他上陣。

下一場,英格蘭會對烏拉圭,這場將會出線的生死戰,如果贏不到的話,英格蘭形勢將十分惡劣,但英格蘭陣容上可變的地方不多,有機會挑戰正選的其實只有拉爾拉拿及巴克里。

你的支持,我的動力!給足球群英傳https://www.facebook.com/footballherostory一個like啦!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