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8年來首次敗於中華台北,淺談台灣足球發展

星期二晚,筆者看到一件令人錯愕的足球新聞,有「足球沙漠」之稱的台灣在奧運足球外圍賽贏波,擊敗了我們、香港隊。看到台灣媒體紛紛大字標題,「48年來首勝香港」,筆者心裡當然不是味兒,因為換個講法,即是香港近半世紀以來首次敗於友鄰台灣腳下。

2016年奧運男子足球亞洲資格賽的最後一輪,香港及台灣都已經篤定出局,雙方都是為面子而戰,避免全敗。這場比賽在高雄舉行,台灣靠柯昱廷、溫智豪及韋育任各入一球,一度領先3:0,最後香港靠梁家希破蛋,終以1:3落敗。

台灣與香港奧運隊的比賽相片,藍衫是台灣。

賽後台媒即亮出數據,指台、港奧運隊(23歲以下)過去無交手紀錄,大國腳正式比賽方面,台灣2勝4和7負,且自1967年8月25日亞洲盃資格賽4比2獲勝後就沒再贏過,近年包括19歲、16歲級比賽也都是香港壓倒台灣。

筆者很好奇,究竟這一支刷新封塵歷史紀錄的台灣是何方神聖?翻查這支中華台北奧運隊的陣容,裡頭有兩名中甲兵,還有一名中超兵。那中超兵就是有份射破香港大門的前鋒柯昱廷,他今年21歲,效力長春亞泰。

另外兩名中甲兵分別是北京北控中場溫智豪,以及湖南湘濤前鋒陳昭安。雖然這3名台灣小將都未能爭上中超或中甲的主力位置,參加預備組比賽居多,但所有台灣球員都有個非常清晰的目標:登陸中甲,再望中超。

台灣媒體的報道。

台灣奧運隊總教練張武業說過:「赴中發展是台灣優秀球員必須跨出的第一步,建議先到中甲適應,取得正選,穩住陣腳,透過實戰經驗加強自己。」由於台灣沒有職業聯賽,所以他們近年積極送球員到中國聯賽,希望較高水平的聯賽可以鍛鍊到一班有潛質的國腳。

大國腳方面,中華台北世界排名188位,比澳門還要差,排亞洲尾4,但相信他們的排名將很快上升,因為早前在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首輪淘汰了汶萊,事隔12年後再躋身次圈,有機會抽中跟香港大國腳交手。

台灣的大國腳亦絕對臥虎藏龍,並非往日的業餘班底。在對汶萊的大軍名單當中,有8名在中國落班的球員,其中3人來自中超。除了小國腳柯昱廷外,還有貴州人和後衛陳昌源,以及杭州綠城中場陳柏良。

由左至右,最高的是陳柏良,中間是陳昌源,右邊是柯昱廷。

柯昱廷是台灣重點培養的新人,而陳昌源則是比利時、台灣的混血兒,他今年已經31歲,是台灣陣中最老資格的球員。他出身比利時著名球會安德列治的青訓,代表過比利時的U19國家隊,出道後在比甲打滾。

4年前,陳昌源正式成為台灣人,代表中華台北比賽。兩年前,他以台灣人的身份,轉投中超球隊貴州人和。中國聯賽有個政策,十分有利台灣及香港球員落班。中國聯賽實施外援限額制,但因為政治正確的關係,香港及台灣不算外援。

因此,中國球會十分樂意羅致高質素的港台兵,例如北京北控去年就拉隊到台灣集訓,順道看看有沒有具潛質的台灣球員。此外,高梵及科夫等原先的港超外援一獲港籍,便能北上發展。

講到現役台灣最具級數的球員,必定是中場發電機陳柏良。筆者都入場看過他的比賽,因為他前幾年曾效天水圍飛馬,還曾以亞援身分代表飛馬參加亞協盃分組賽,絕對是近年台灣球員向外闖的先鋒。

對於陳柏良來說,香港聯賽只是跳板,他之後得到中國球隊關注,踢過深圳紅鑽、上海申花,成為史上首位在台灣出世的中超球員。今季,他就效力杭州綠城。在綠城,他不是跑龍套,而是一位重要的球員。

陳柏良今季加盟綠城。

陳柏良在去年的訪問時提到,他承認台灣絕對是一個「足球沙漠」,聯賽免費入場但每場的觀眾不過百人,所以有心做球員的,更加要向外闖。他說:「很多台灣球員都有出來發展的潛力,但是他們缺少的就是勇氣。」

談到在香港踢波的經歷,陳柏良說:「踢亞協盃,我感到興奮,這就算是國際賽,踢國際賽成長得更快。不過,亞協盃踢了6場就被淘汰了,很可惜。在港甲踢波都有體能問題,尤其到比賽尾段的體能比較吃力。」但他今日已經在體能要求比香港聯賽高得多的中超落班了,可見他的努力。

球員敢於向外闖,走上中甲,登陸中超,在激烈的競爭中成長及進步,台灣的足球毫無疑問地在近兩年取得進步。看見友軍進步,香港亦要更加努力,我們擁有職業聯賽,比台灣有更多熱愛足球的球迷,亦不乏潛質優厚且有熱誠的年輕球員。

正當各國足總都為青訓大動傷筋,各施各法時;問題是,正推行鳳凰計劃,手握資金的香港足總,如何幫助新一代的球員成長呢?年輕球員需要場地、需要先進的訓練、需要實戰機會,但現在足夠嗎?或者說,有嗎?


你的支持,我的動力!給足球群英傳https://www.facebook.com/footballherostory一個like啦!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