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前世.今生.未來 (2)

金融科技前世 (Fintech in the Past)
金融科技一詞話雖於今2014年才開始獲得大眾的眼光。但是金融科技卻早於20世紀初段已經開始慢慢發展起來。下文我會談談幾個有重要代表性的「古代」金融科技。

1918:Fedwire

第一個「古代」金融科技可算是美國國內匯款系統 – Fedwire。故名思義,這個系統把全美聯邦政府內各大大小小的銀行和美國聯儲局各行連結起來的一個系統。有些較小型的銀行可能沒有直接和系統連結,但小型銀行至少會連結到有Fedwire的銀行,間接地連線至美國聯儲局。Fedwire是美國支付系統的主要骨幹,國內大小的支付,最終都會經Fedwire於各銀行之間作清算之用。Fedwire自1918年開始一直源用自今。

1967:自動櫃員機


第一部部自動櫃員機出現於1967年6月27日的英國倫敦北部的巴克萊銀行Enfield分行。發明者是英國人約翰·谢菲尔德-巴隆(John Shepherd-Barron)。提款機是他借巧克力售賣機的意念,改裝、設計而成為自動提款機。因此,巴隆更加在2004年,榮獲英女皇頒授英帝國員佐勳章。自動櫃員機是銀行開始引入科技到零售層面,以機器取代人類的第一步。未有提款機以前,銀行分行每到月頭或月尾都經常大排長龍,為的就是發薪後到銀行提取現金。自動櫃員機出現後大大減少了到分行提取現金的人龍。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支付及網上銀行愈來愈來愈普遍,自動櫃機的重要性將大大降低。

Y2K – 2000:網上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


早於1983,美國四間主要銀行 Citibank, Chase Bank, Chemical Bank and Manufacturers Hanover開始提供電子銀行服務。我說成電子銀行而不是網上銀行,因為當時只是經Dail Up直接連線到銀行,而非經互聯網網上進行交易及查詢。當時提供一些基本服務;如查詢結餘及轉帳等。四間主要的銀行都先後於1990年之前結束相關服務,主因是使用的客戶不多。這是可理解的,當時互聯網還是在研究當中並未普及,而且擁有個人電腦的人也不多。退出服務是合理的選擇。到了2000年,科技界大鳴大放。一般家庭擁有上網功能的個人電腦己經相當普遍。我還記得我第一部的電腦是1996年買的;Intel Pentium 120MHz,16MB RAM,1.2GB HDD。這些數字現在看起來還是有點不可思異,因為現在的Apple Watch 3已經是雙處理器(更有獨立的GPU),768MB RAM,16GB Storage;那更不用說智能電話。

到了2000年,21世紀的開初,全世界也正式進入一個新的世代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影響了我們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金融服務是其中一環。2000年代開始,我們已經可以使用互聯網處理大部份的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查詢戶口結餘,轉帳,匯款,買賣外匯、股票、基金、債券等等。而股票交易大都由這個時候開始電子化,場交易日漸減少。主要集中大單交易才合經場內進行,一般散戶單都會以電子交易系統送到市場。香港交易所也於2017年10月27日開始取消場內交易。老實說,18年前和現時可做到的服務基本上的分別是不大。這18年來,網上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的最大的發展應該是由個人電腦發展至手機服務。現時各金融也積極地爭取手機服務的滲透率,因為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份。如果客戶使用能手機服務,這可以大大提升客戶對相關公司的黏度。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