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香港踢波都有主場優勢?

(因版主公務繁忙,此篇由好友Jamie Tan與Andrew Yuen客串)

「沒有球迷,足球甚麼都不是」

武漢肺炎肆虐,歐洲各大主要足球聯賽停擺近3個月後終於重開。不過,球員重回綠茵球場,首樣要適應的是球賽以閉門形式進行。球員缺少了球迷入場親身支持,場面難免冷清。早前曼聯回到奧脫福迎戰錫菲聯,便馬上在球場掛上印有逾4萬名球迷照片的帆布,營造人山人海的感覺,原因不只是冷清的球場「畫面唔靚」,球迷的打氣聲更是「主隊優勢」的重要一環。

有學者分析近160場閉門進行的球賽,結果發現閉門作賽下,主隊的勝率下跌10%至只有36%***,客隊的勝率則上升8%至36%**。主隊優勢被削弱,分析認為主隊球迷發揮了「第十二人」的威力,令球證在壓力下作出有利主隊的判決。

學者分析結果

自10年前,港超聯實行主客制,地區球隊能夠選擇自己該區的球場作為主場,而其他球會則根據每季的比賽成績優先選擇球會主場。但香港交通發達,作客的不利因素例如長途飛機的疲倦,氣候或水土不服都不會發生。主客入場人數相較平均,同樣的情況能否適用於香港球壇上呢?

參考其他類似的研究,其中一個量度主場優勢的方法,是計算球隊主場得到的分數,佔總得分的比率。歐洲五大聯賽主場優勢平均值為60.49%。以2018/19英超為例,冠軍曼城的98分中有54分在主場取得,主場優勢就是55.10%。數字愈高,主場優勢愈大。

若以同樣方法分析香港近9季的頂級聯賽,數據顯示香港的主場優勢為53.25%**,數字雖比歐洲聯賽小,但仍顯示香港球壇具有「主場優勢」。若集中計算參與30場或以上聯賽比賽的球隊,三隊具有最強主場優勢依次為理文、黃大仙、南區。若將區隊和非區隊的樣本分開處理,就會發現區隊(57.76%)較非區隊(51.34%)更具主場優勢**。

理文:75.38%,黃大仙:68.00%,南區:61.60%,橫濱:58.98%,夢想:58.54%,緊接其後是兩隊區隊大埔(55.91%)和元朗(55.31%)

主場優勢能對球隊有多大的影響?南區因為原來的主場香港仔運動場維修,而將主場定在旺角大球場,主場優勢由過去六季平均64%急跌至39%**。至於南華在2015至2017年兩個球季未能選用香港大球場作主場,主場優勢亦由56%跌至48%*,並緊接着降班甲組作賽。相反,富力R&F成功爭取選用廣州燕子崗球場作主場後,主場優勢雖然由40%顯著升至47%*,但仍不足50%***,看來中國球會在香港作賽,無論在哪都不會是主場吧。

南區
南華

入場支持的球迷人數是構成主場優勢的重要因素。香港足球頂級聯賽的平均入場人數是976人,旺角大球場是交通最為便捷,因此是平均入場人數最多的球場,有1543人;緊接的是球迷熟悉的香港大球場。

旺角大球場:1285人、元朗大球場:1065人、將軍澳運動場:900人和大埔運動場:894人。深水埗運動場和斧山道運動場雖然地理上與旺角大球場相近,但平均入場人數卻平均只有729人和589人。

但球會在選擇主場的時候,除了選擇最方便的球場以吸引更多球迷入場,亦會考慮紮根於地區,以吸引當區的球迷為主。只有吸引更多忠實球迷,才能凝造更強的主場優勢,有利球隊表現。去季大埔成為了自逾半世紀元朗隊奪標以來,首支奪得香港頂級聯賽錦標的地區球會。地區球會因為資源的問題,一直不容易成為聯賽爭標分子。事實上,從上述分析可見,地區球會與傳統球會相比下,更能吸引忠實的球迷,具有先天性的優勢,假如擁有相同的資源,取得更高排名的機會或更大。希望投資者或區議會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在地區足球會;而非區隊也可考慮發展非九龍區的本地足球市場,對球隊成績或入場人數可能比每年在市區更換球場好。

天水圍飛馬球迷

註:***,**,*分別表示進行雙尾t檢定時(two-tailed t-test)的顯著性差異(significanec difference)(1%, 5%, 10%)

參考資料:
Reade, J. J., Schreyer, D., & Singleton, C. (2020). Echoes: What Happens when Football Is Played behind Closed Doors?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Pollard, R., & Gómez, M.A. (2014). Components of home advantage in 157 national soccer leagues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2, 218-233.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港超聯  主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