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是如何靠着模塊化重新定義手機的?


問題出在哪裏呢?

第一點,雖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但我認為是手機廠商及相關利益鏈夥伴上有意無意所為,九個月換一次手機,可以多賺。設計師有活了,芯片可以多賣,模具要多開等。當然,或許大家習慣這樣了,也沒有更好的方式嘛。

第二點,實際是出問題的重要原因,那就是目前手機的結構。

用Google該項目負責人Eremenko的話説就是:手機是他目前看到的結構最奇特的設備。怎麼奇特了?確實奇特,而且有些變態,那就是除了SIM卡、SD卡、電池之外,其它所有的器件都要焊接到板子上,甚至電池也要內置直接連到主板上(現在這樣手機越來越多),SD卡直接不用(iPhone一直如此)。而且,焊在板子上的設備幾乎都要和主處理器直接相連。即便智能手機是搞電腦那幫人鼓搗出來,出現這樣的結構也不可理喻。

PC機足夠經典,但也有USB 接口,顯示器、鼠標、鍵盤、移動硬盤,藍牙等大量設備可插拔,汽車,飛機及其它很多工業領域用的總線如CAN、I2C就更不用説了。其實主處理器和其它很多設備(如大量的傳感器)完全可以以優雅的方式連到總線上,每個設備即是一個獨立的器件 ,相互之間也可以協調工作。主處理器只是和其它設備平行的工作單元。Google模塊化手機是從根本上重新定義了目前手機結構,或者説,定義了一種更合理的結構。有了這樣的結構,更換模塊,減少浪費,更加個性化等問題的解決就水到渠成。

手機還能是什麼樣子?

除了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攝像頭、更多核的處理器、超薄的外觀、金屬邊框等,好像也沒有其它文章可做。嗯,霧霾是個問題,所以全中國的手機廠商等着合適的霧霾傳感器出來內置到下一代手機裏面。但這些只能是小CASE,小打小鬧,可以有大事情。

Project Ara項目主管Paul Eremenko舉了個例子,一種血糖傳感器模塊,手指在這個模塊上一按,該手指主人的血糖數據就顯示出來了。這個不是科幻,是目前在Google模塊化手機已經可以用的模塊了。正如Eremenko 所説:世界上已經有很多這種強大、實用的傳感器,以前這種傳感器缺乏應用場景,所以沒有機會走到我們面前。

廣義的互聯網,除了我們現在PC、手機、平板、電視所連接的網絡之外,還有一張更大的網絡:物聯網,就是大量的傳感器連接而成的網絡。但物聯網發展的關鍵之一,就是大量的傳感器要有合適的應用場景。

傳感器本身能工作,但必須有應用載體。傳感器過SPI、 UART 接口接到單片機,單片機處理數據,經由數傳模塊,通過串口、GPRS、藍牙、WIFI等發到工控機、PC機或網絡上。這十幾年大家一直這樣做,電子系的本科畢業設計、博士生畢業論文、物聯網研究所的專家一直這樣幹。但從手機本身的強大計算和網絡功能、手機的移動性和普及程度層面來考慮,手機更適合成為傳感感器的載體,是“天然”的載體。事實上,你我的手機裏已經有了大量傳感器,運動傳感器、光線傳感器、陀螺儀等。攝像頭、送話器、聽筒、GPS等等也可以叫傳感器。傳感器感知外部世界,數據處理、聯網之類的事情,交給手機主機,通過全球幾十億部智能手機,龐大有效的傳感器網絡形成,這就是傳説中的物聯網。

所説的傳感器應用場景,除了指載體之外,還有最關鍵一點,那就是傳感器需要協同工作,比如氣壓、温濕度、二氧化碳等更各種傳感器要協同工作,甚至要和GPS 結合,這樣得出的數據才更準確,更有意義。Google模塊化手機可以更換8個模塊,並不只是從結構設計上化整為零遊戲,而是考慮到了個性化、時間點、傳感器之間協同工作以及應用場景等多維度動態需求的結構體系。

目前的手機結構,生產流程不會支持這種需求。原因很簡單,例如,手機本來是可以有1000種元器件可以用的(考慮到生產廠家、型號、類別、精度等,數量更巨大),在這1000中選出128種,理論上的方案是天文數字,給到你手中的只是巨大排列組合方案中的一個,這一個適合你的概率理論上接近於0,但只能如此,你要一個小功能就只能等着下一代手機發布,而且不一定有。你想換個襪子,可以,但對不起,你得把帽子、手套、西服全換了。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