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無人駕駛,對未來汽車還有什麼想像?


虎嗅注:無人駕駛雖然在谷歌和百度兩位科技界大佬的領銜下令人充滿了將很快“降臨人間”的想像,但夢想照進現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除了無人駕駛,對於未來汽車的想像還有哪些?本文轉自GeekCar,原文標題:未來10年,汽車的10種設計與科技趨勢,作者:Fred。

現在是汽車科技以及汽車行業的重要轉折點:往後回顧是主導了一個多世紀的燃油、手動操作的汽車,往前展望則是充滿想像力的電動、無人駕駛汽車。這一前一後之間的轉變路徑,是可以根據目前的概念車型、專利文件、技術報告等有跡可循的。那麼我們未來的汽車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的10種汽車設計和技術的趨勢可能會給我們一些答案。

外觀設計與科技


未來的汽車應該有一些地方是適合每一個人的。它應該足夠緊湊以方便在城市駕駛,但同時應該有足夠的空間使得一家幾口舒適的坐在車裡。這款汽車的設計要富有動感和效率,能夠吸引不同年齡段、性別和個性的司機。我們設想的汽車,不僅是要有大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要和人(司機、乘客)有和諧的關係。相信這樣的設計會讓每個人都能夠舒心的駕駛和乘坐。

理想汽車的外形應該是介於Crossover(跨界風格)和Sportback(掀背)之間:底盤比典型的Crossover要低一些,同時比Sportback寬(空間性好)。後門設計仍攜帶著過去的烙印,它依然可以賦予其時尚的,功能性的方式,來增加汽車內部空間。簡而言之,緊湊而保持舒適的空間未來汽車的核心設計元素。

1.技術趨勢:插電式電動/燃油混合動力(插電混動)

關於全電動汽車的問題工程師們仍在努力解決:電池容量和充電時間的限制讓司機只能在有限的駕駛範圍內移動。有些解決方案仍處於實驗室階段,有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有實質性突破。一個可以被廣泛接受的且負擔得起的解決方案是不太可能在2020年實現的,遠距離的駕駛估計還是得依賴燃油動力。

一種可行的方案是通過插入式電動和渦輪增壓燃油動力傳動系統提供動力,前者每次充電能夠行駛300多英里的距離,而後者有利於高效率地進行長途旅行。 Tesla公司公開自己電池整體解決方案的相關專利,可有助於大力推進汽車電池的發展,提高整個汽車行業的前進步伐。同時,汽車公司如寶馬、奔馳、奧迪等都強調柴油可用於高燃油效率的高速公路遠途行駛:以寶馬328d為例,能達到平均每加侖燃油45英里的燃油經濟性指標,我們預計到2020年發動機技術和燃油本身質量的提升能夠把上述指標往上再提升。

插電式混合動力是目前特別火爆,最近沃爾沃和斯巴魯都宣布將未來10多年的重心放在混合動力產品上,其他汽車生產商也有類似的表態。這樣的戰略是合理且可持續的:短途通勤可以選擇電動模式,而同時又依然可以用燃油模式進行長途跋涉。也許到2020年,目前正在研究的藻類生物燃料和其他先進替代燃料(如氫能源,酒精燃料等)的發展可以使燃油驅動的傳統內燃機汽車依然是擁有廣大的空間。 (日本大力發展氫能源汽車計劃以及近來Tesla引起的電動汽車熱,究竟未來哪一個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還得看接下來的技術發展。)

2.設計趨勢:更寬,更低,更輕

近年來,汽車製造商一直通過降低汽車淨重來努力提高性能和效率——提高“功率/重量”比。同時他們傾向於更低,更寬和更長的汽車形狀,以提高空氣動力學性能、內部空間舒適度和視覺吸引力。 (較寬的形狀增大了內部空間,低車身高度提高了空氣動力學性能,輕質結構提高了傳動系統的功效。)未來汽車設計中,我們覺得應該強調這三點:車身更低、車體更寬、車重更輕。

其實上面強調的已經不是新的東西,但是他們確實代表了汽車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勢。凱迪拉克在底特律車展上展示的2015年款凱迪拉克ATS雙門轎跑車,就極力強調的“更長,更低,更精簡”的設計重點。由於城市裡面大量汽車平行泊車而需要佔用很多空間,為了盡可能的減少這種“空間佔據”就要避免過長的設計,如何做到這一點平衡將會是有遠見的汽車公司都需要考慮的。

3.設計趨勢:全景天窗


最近概念車設計的一個共同元素是全景天窗,用可擴展的天窗面板或窗口作為車頂。對於未來的汽車設計,車頂全景天窗的想法完全是大勢所趨,之前的素描圖如上所示。按照目前的消費選擇性來判斷,這樣的車頂線條設計是不可能的,因為翻車事故及其他影響將使這樣的設計選擇方案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近年來,玻璃技術已經迅速發展: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需求,玻璃和高強度塑料大量被設計用於“高使用頻率”、“重衝擊”的場合且能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這樣的全景天窗含有最先進的玻璃技術,能夠較大程度延伸乘客座艙裡面的視覺範圍。此設計結合兩邊的車窗使得整個視角更加開闊,可以有效地防止側翻等事故。當然它的設計必須要防碎,就像蘋果最新的iPad,使得天窗玻璃能夠與像任何車身其他板件一樣吸收衝擊能量減少影響。

4.設計趨勢:雙門


緊湊的尺寸從根本上決定了這種設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司機要放棄四門車的功能。車的外形的確是雙門造型,但完全包含了四門車的全部功能,這些都部分得益於它的外開式雙門設計。最近的城市轎車如寶馬i3和本田Element都是類似的對外開式車門,這種設計在達到了四門車的功能基礎上還能減少佔據的空間以及額外的重量。這已經成為了概念車越來越普遍採取的方式,到2020年前你將會看到更多這樣的車門的出現。

5.設計趨勢:高效且“霸氣”的車頭燈


“霸氣”的頭燈是一款精心設計的跑車的標誌。有些品牌如奧迪已經把握了這一趨勢——強調高效率,高輸出的照明技術。未來汽車將分享這些特質,用一組極富“侵略感”的高效率LED指示燈,盡可能多的展示汽車的“態度”。傳統的車燈只是在行駛中提供必要的安全信號,缺乏其獨特的性格。

6.技術趨勢:再生(回饋)制動


制動耗費了大量的動能,因為從數千級的動量到一個停止的狀態,大量的動能會散失掉。之前工程師們已經發現怎樣獲得此動能並把它存儲作為新的用途,這種技術被稱為再生製動(回饋制動)。再生製動已經在火車、踏板輔助自行車和一些汽車上面應用了多年。今天,只有少數電動車利用這一點(特斯拉車型有用到此技術),但它尚未得到廣泛應用。未來汽車包括各種電動汽車將會普遍擁有再生製動這一技術。

7.技術趨勢:外部攝像頭/傳感器陣列


無人駕駛汽車不能單獨依靠軟件進行行駛,外部攝像頭和傳感器陣列是必要的,以提供汽車的計算機所需自動駕駛的信息。這種技術演進早已開始跳出“科幻”層面——很多車輛都在加入這種配置。攝像機和傳感器安裝在進氣格柵、側反射鏡、後端等各處來捕獲有關從各個視角的道路信息。汽車如ATS Coupe和奔馳S550均採用了攝像頭和傳感器,提供道路信息輔助司機駕駛。甚至有些自動駕駛汽車將擁有強大而復雜的一整套攝像頭和傳感陣列,它們捕捉到了駕駛的各種數據後傳遞給無人駕駛軟件,最終實現汽車自動駕駛。

內部技術

8.技術趨勢:抬頭顯示

擋風玻璃的內表面將會是信息顯示的主要位置。用抬頭顯示(HUD)技術,駕駛員可以清楚的看到有關汽車和周圍環境的信息,而無需考慮把眼睛從前方的路面移開。所有行駛的信息,包括車速、導航、安全警示燈數據都可以顯示在擋風玻璃上,最大限度的使得駕駛變得方便且安全。

很慶幸的是這項技術完全不會顯得那麼遙遠——現今已經有諸如此類的硬件設備提供此類服務(如Navdy車載抬頭顯示設備)。隨著汽車更加自動化,最後達到完全無人駕駛的程度,HUD技術將變得更加有用。不管是主動(人工)駕駛和被動(自動)駕駛,汽車以後都會標配HUD系統。系統可以在傳統駕駛模式下徹底關閉(當駕駛員緊握方向盤看向前方路況的時候,HUD將立即關掉顯示變得透明),也可以開啟輔助駕駛(屏幕顯示導航和安全信息),或者在完全自動駕駛模式下激活全套的屏幕和相關應用程序以保證乘客的安全性。

9.技術趨勢:語音控制操作系統

這一年,蘋果公司宣稱其CarPlay為下一代汽車的操作系統。 CarPlay把Siri帶入到汽車上,提供語音激活“語音-響應系統”功能用於控制汽車的媒體和導航。到2020年,CarPlay系統將被設計來承擔更多重要的任務:可以想像一下,聲控系​​統可以控制大部分的汽車功能。司機可以口頭控制車輛的所有非基本功能。駕車時,口頭命令如“保持速度55公里/小時”來控制定速巡航,“亮遠光燈”將激活遠光燈,並且在無人駕駛模式下,司機可以說出一個地址,汽車將自己導航行駛到該地點。基本的媒體和導航系統都可以通過語音來控制,到2020年,一些汽車的其他功能都能夠通過語音控制來實現。國內的“科大訊飛”(之前GeekCar也有過介紹)也在汽車語音控制上做著相關的工作,我們相信未來汽車的語音控制系統是一個大的趨勢。

10.技術趨勢:(完全無人)自動駕駛技術

無人駕駛技術將會比我們大多數人所想來得還要快。事實上,目前許多車輛都內置有可用的輔助駕駛系統。很多車輛都可以以設定好的速度行駛,並且保持車道,自動跟車。在不久的將來,無人駕駛系統將會成為各個汽車生產廠商基於共享的硬件標準之上的純粹軟件技術,就像今天的移動手機操作系統一樣。

攝像頭和傳感器陣列將是無人駕駛系統的必備(上面第7條已經談到),而汽車甚至可以沒有傳統的擋風玻璃和方向盤,這一設計將會使得這一想像最終變為現實。它的設計允許駕駛員有了區別於傳統的駕駛體驗:駕駛員可以在路上長時間休息,並且可以在某些時刻接管對汽車的控制權。


這10個趨勢代表了汽車未來10年發展一些清晰的方向,讓我們能夠提前洞悉這些改變,也對汽車的未來有了更多的遐想。好的汽車設計和技術,連接著過去和更遙遠的未來: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將會不斷地給我們驚喜,當然geeker們也在紛紛加入到改變汽車未來的浪潮中。一言蔽之,對於汽車的未來,身處這個時代的我們能夠做的可以很多!
編譯自The Coolist


資料來源:虎嗅網
編輯:Fred GeekCar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無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