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留心七類產品、避開六大陷阱


「雙十一」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產業的狂歡節,但也是產品品質及服務問題的高發期。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質檢總局官網稱,將在「雙十一」期間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產品品質監督抽查。本次抽查將採取「神秘買家」直接從電子商務平臺買樣等方式進行抽樣,為消費者的「購物車」把好品質關。

今年質檢總局對兒童玩具、服裝、鞋類、背提包和小家電五大類14種電子商務產品的抽查中,總體合格率僅為73.9%。皮鞋、毛絨布制玩具、羊絨針織服裝、背提包、休閒服裝(機織)、移動式插座、室內加熱器等7種產品的不合格檢出率在30%以上。不合格率最高為皮鞋,達56.3%。

據悉,雙十一期間,質檢總局將以消費者投訴較多專項抽查合格率較低的日用消費品為重點。

監管要到位,消費者也應盡理避開陷阱。臨近「雙十一」,設在杭州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了一份分析報告,針對消費者在網購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作出「消費預警」:

陷阱一:價格藏水分,先提價後打折

消費提示:所謂的「低折扣」促銷未必真正便宜,消費時還是應該「節前節後比價」、「貨比三家」,謹慎下單,不要被商家的促銷廣告和「紅包」砸暈。

陷阱二:假貨水貨陳貨,魚目混珠

消費提示:低價商品中,不乏假貨、水貨。在下單前,一定要仔細查看商品的相關介紹,包括產品的生產地、三包證書、品牌識別等相關資訊。

陷阱三:商品「超賣」,特價「缺貨」

消費提示:有些打著「特價」旗號的商品,成為商家吸引客流,帶動店鋪內其他商品銷量的促銷手段。消費者不要為了這些「特價」商品並為了包郵而「湊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因為這些「特價」商品往往最後都不能到達消費者手裡,商家以「缺貨」、「備貨不足」等理由不發貨,把消費者打發了。

陷阱四:訂單「失效退款」,虛假客服來電套取資訊

消費提示:「雙十一」也是詐騙分子渾水摸魚的「良機」,在取得消費者的購物資訊後,自稱網店客服,以「購買的商品因系統故障沒有支付成功」為由,通過發送連結等形式套取購買者的銀行卡等帳戶資訊。所以,消費者在網購中不要親信所謂的「卡單」、」訂單失效」等理由的退款,更不要點擊不明連結,輕易透露自己的帳戶等隱私資訊。

陷阱五:二維碼詐騙,騙你沒商量

消費提示:網購中二維碼盛行,有些打著「低價」「優惠」等旗號的「釣魚」網站連結,消費者一旦輸入個人資訊,就會被不法分子竊取銀行卡等個人資訊。網購儘量選擇正規的電商平臺和信譽良好的賣家,並通過正規的協力廠商支付管道進行支付,最好不要通過刷「二維碼」支付。

陷阱六:品牌商品,專櫃驗貨不可信

消費提示:今年的「雙十一」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個熱點,很多網路專櫃代購店是消費者購物的熱門選擇。而那些打著「正品保證」「支援專櫃驗貨」旗號的賣家往往也是假貨、高仿貨的來源。多數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專櫃並沒有「驗貨」的義務,也並未與任何網店達成驗貨協定,因此「支援專櫃驗貨」的承諾不可信。


資料來源:虎嗅網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雙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