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智能手機:參數已死,體驗歸位


智能手機硬件參數比拼的末路狂歡
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了存量競爭階段,智能機滲透率已經接近7成,屏幕從3.5吋升級到6吋這一手機形態的極限尺寸、CPU從單核升級到了八核64位,除了這三點外,還有存儲升級到128G,攝像頭從30萬像素到了1300萬像素……手機關鍵硬件至少從配置參數上已經接近極限,產品同質化氾濫,過去幾年的提配降價發展模式已經真切的到了平台期。

老用户幾乎可以脱口而出:5.5吋、驍龍800、3GB RAM、1300萬攝像頭……從700元到2000元+的智能手機,無論是從配置到外觀設計90%的都是雷同的,幾乎看不到顯性的差異。參數競爭,本質上就是簡單粗暴的“比大小”,當然不能否認這種數字對比的衝擊力,但是鮑魚吃多了還反胃呢何況誰又沒被忽悠過呢?用户對於赤裸裸的硬件參數營銷已經無感,“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隨手拍張照片看看先?”

如今是換機驅動型市場,絕大部分用户不再是初次購機的“小鮮”用户,對智能手機已經有了充分認知,信息不對稱依然存在但逐步弱化,趨優消費的趨勢明顯。説的直接一點,就是用户的智能手機使用心智在不斷提升,用户不是那麼容易被忽悠了!配置參數比大小是一種最直接的簡單粗暴的競爭方式,到了如今環境下,如果一個廠商還幻想通過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勾引獲取用户,即便是一時得逞,終將在市場裏撞的頭破血流!(玩一錘子買賣的除外,其實撈一把就走的思想也漸漸是火中取栗了)

參數已死,玩啥?迴歸產品初心:體驗至上!

當前用户體驗的痛點在哪?顯而易見:顏值設計、屏幕、網絡、拍照、續航等,接下來,選取兩家典型玩家管中窺豹。

1、學習蘋果好榜樣,硬件軍備競賽中的另類

説到手機的用户體驗,幾乎90%的用户都會選擇蘋果,拋開用户對蘋果品牌與權威的盲從外,與Android硬件的瘋狂軍備競賽相比,蘋果是固執的、落伍的,一直沒有跟隨硬件軍備競賽,至少在硬件參數方面蘋果從來都不是第一嚐鮮的,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但體驗確實仍是引領者水準,令Android陣營汗顏。這裏面固然有iOS封閉、垂直一體等諸多因素,但不能否認其對體驗優化的重視。

拍照、定位是同時使用過iPhone與Android智能手機的用户感知最為強烈的兩個點:

  • 拍照

從iPhone5、iPhone5s到iPhone6,三年過去了,Android手機的攝像頭已經從500萬,飆升到2100萬像素,而蘋果卻一直停留在800萬攝像頭。而實際效果呢,不能否認某些特性上確實不足,至少不能拍星星,但從綜合體驗反饋來看,蘋果仍是首屈一指。用户對於手機拍照的根本需求是什麼?其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去拍星星拍月亮去DIY光圈調焦,關鍵是想拍的時候,隨手一拍效果就很好,又快又好。

  • 定位

iPhone的定位準確也是有口碑的。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一款iPhone手機的面世之前,蘋果與全球各大運營商之間的聯合測試之多之煩,而有不少廠商還在糾纏一些門檻型的入網測試指標,還能奢談體驗嗎?定位而言,除了GPS、小區基站定位、WiFi、藍牙等各種位置信息的綜合調優,以及自智能的算法優化,這些都是不能直接通過參數體現的,而只有最終用户體驗到這個功能點才能感知到,甚至讓用户有某種驚喜感。

2、看海思怎麼學:老老實實做體驗優化,鑄就通信體驗口碑

消費者對華為最突出兩個口碑點:1是網絡信號好,2是續航強大。接下來,通過對海思芯片的管中窺豹可知其背後的所以然。海思麒麟芯片春季溝通會上,筆者發現海思正在改變,希望學習蘋果,不是一味追求參數配置,而是致力於對用户痛點體驗的優化。在痛點體驗提升與參數配置有衝突時,選擇以體驗至上。

在網絡負載低、網絡信號好的網絡環境下智能手機的網絡性能表現差異不明顯,而在一些特殊場景下,手機的上網體驗則差距非常明顯,比如4G弱信號時容易掉網、高鐵場景下、全金屬機身的死亡握感等。海思致力於將這些場景統一進行場景自適應優化提升,統稱為4G+ MSA(Multi-Scenario Adaptive)。這需要手機終端/芯片與網絡之間做相互配合調優,而優化沒有捷徑可言,只有窮舉式尋找體驗盲點,逐點優化。據海思介紹:“麒麟芯片在全球150多個國家、300多個運營商的准入測試。國內36個城市、11條高鐵線路、180多條測試路線、總里程超十萬公里、一線城市每週迴歸至少一次。”這些大規模的實測,實實在在地為用户帶來了通信網絡體驗的提升——更長4G在網時間、更高4G現網速率,更低數據通信的時延、更佳電話接通率和效果。

需開拓體驗營銷,讓體驗在重度使用前成為購買驅動因子

雖然硬件參數營銷已經被大家所詬病,但鮮有人敢改變這種模式,這是有風險的。參數營銷,在銷售中粗暴直接有效;體驗營銷,則是潤物細無聲,更多靠使用後的口碑傳播。

如果不能把體驗優化的成果顯性化,讓用户在購買決策時瞭解、購買過程中感知到,在銷售過程中將面臨極大的風險,因為數字比大小是顯而易見不需要費口舌的,而你如果只是説我優化了某某,多少項等等,這些對用户是沒有感知的。

在你的品牌沒有像蘋果一樣的體驗公信力的時候,必須持續把體驗優化轉化為可感知可營銷的賣點,才能把體驗優化轉化為產品溢價,在用户重度長期使用之前能夠感知體驗得到,並願意為之付費。

我們已經看到了vivo極致超薄、OPPO旋轉攝像、HTC開雙攝像頭先河、華為的網絡體驗與續航……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信奉“本份文化”,讓產品遠離喧囂的口水撕逼大戰。簡單粗暴的參數營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了,是到了改變的時候了,這也將是一種新常態!
@程貴鋒gui 微信公眾號:貴鋒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資料來源:虎嗅網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