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40 歲了!中年危機怎麼破?
虎嗅注:微軟已經40歲了,這位幾乎伴隨着個人電腦歷史的軟件巨擘,來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卻忽然有些蹣跚了——正值壯年的微軟何以突然變得不再那麼令人景仰,並不成功地收購了諾基亞看起來更折射了微軟在當下的某種困境。從比爾·蓋茨到鮑爾默,再到如今的掌門人納德拉,當微軟的創始人退休而邁入職業經理人時代,巨人該如何前行,該如何破局中年危機?本文原文自《經濟學人》,譯者,treigle,轉自cnbeta,原文標題:《經濟學人》:四十不惑,微軟能否重煥青春?,虎嗅略有編輯。
在應對電腦從台式機和企業服務器向智能手機和大數據中心(別名“雲”)的轉變時,微軟反應笨拙。為使微軟重煥青春,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14個月以來竭盡所能結束公司對Windows的依賴,並努力將微軟轉變成一家“構建人們喜愛之物”的公司。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微軟到50歲時可能還會繼續興盛。
從超越王者到被新王超越
“你想怎樣?乾死Windows嗎?”上世紀 90 年代末,哪個員工要是不識好歹要在自家旗艦操作系統頭上動土,一定會被時任微軟大boss的比爾·蓋茨罵個狗血淋頭。到了2000 年,史蒂夫·鮑爾默接替蓋茨後,在這家總部設在華盛頓州雷德德的公司Windows依舊是金科玉律。微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強化Windows,不斷鞏固它壓倒性的統治地位。也是如此,許多公司內部的優秀創意都被這種”戰略”扼殺了。
而今天的雷德德已是另一番天地了。去年上任的CEO薩提亞·納德拉不願提起”戰略”一詞,並説,他現在只會告訴員工”做人們喜歡的東西”。而他所所做的一些事情在兩位前任看來顯然是要”乾死 Windows”。該公司最受歡迎的文字處理、數據表格和其他應用套件Office現已登陸了運行別家操作系統的移動設備。對於過去被其視作詛咒的免費”開源”軟件,該公司擺出了擁抱的姿態。去年十月,在舊金山的發佈會上,納德拉的一張幻燈片上寫着:”微軟愛 Linux”。與此相反的是,鮑爾默曾將這一開源操作系統成為”毒瘤”。
4 月 4 日,微軟將要慶祝它的 40 歲生日,公司高管和股東定會若有所思地回顧這家公司已經逝去的青春。微軟問世那一年,Captain & Tennille憑藉一曲“Love Will Keep Us Together”登頂了美國各大音樂榜單,20年後,這家公司超越了當時步履蹣跚的科技巨頭IBM。而立之後,微軟一直以來最大競爭對手、只比它晚生一年的蘋果公司卻又把它甩在後面。
被動打破圍繞Windows的企業策略
納德拉重振微軟的策略便是盡一切可能地快速將這家Windows至上的公司轉變成一家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多樣在線服務的全球化巨型數據中心網絡。他要做的是使這家用着12.3萬名員工、年營收870 億美元的巨無霸公司轉型,目前,他的開局還算不錯。
其他新老科技巨頭也正關注着微軟的轉型— — 這些公司或者正經歷着同樣痛苦的變革,或者也擔心未來自己也要涅槃重生。思科、EMC、惠普、甲骨文、IBM 和 SAP — — 這些巨頭都要從一個計算機只是存在於個人的辦公桌上或在公司的地下室的世界轉入一個遠程數據中心與移動設備相連接、數據駐存於”雲”中的世界裏。
諸如亞馬遜、蘋果、Facebook、Google等公司都不斷警惕競爭對手企業能以新的技術”平台”上的應用程序引誘他們的客户。這就是為什麼11 歲的Facebook 最近花了220 億美元買下了 WhatsApp這一快速增長的聊條應用後,又擲下20 億美元收購Oculus VR 這家虛擬現實眼睛製造商。
微軟對Windows的經營一直很明晰。確切地説,這一操作系統作為核心多年以來緊緊捆綁了這家公司的種種程序。八十年代,Windows取得了台式個人電腦的主導地位之後,微軟給它綁定了Office,從此,Office無處不在。當高性能的 PC,或稱服務器成為公司內部數據中心的標配後,微軟如法炮製,創造了一套與Windows緊密集成的服務器軟件,包括電子郵件系統、數據庫和其他商務應用程序。正是憑藉着捆綁,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微軟取代 IBM 一躍成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所有這些程序都可兼容競爭對手的產品,卻又相輔相成。微軟的業務蒸蒸日上(也陷入反壟斷糾紛),這對客户自然也是好事。然而,當計算步入雲時代後,這種模式打破了。軟件正在成為一項在互聯網上提供的服務,主要的是基於開放標準。”現在用多個廠商的程序要容易多了”。TechAlpha Partners諮詢公司的喬治·吉爾伯特解釋説”操作系統也成不了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