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必死:請記住 20 年前的互聯網發生了什麼
虎嗅注:原文來自 The Medium,作者 Christopher Balfe,本文由虎嗅編譯。
試想一下,一個日活躍用户上百萬的網絡平台。
隨着使用越發頻繁,人們發現這個網絡不僅僅是與家人和朋友溝通的絕佳方式,還有他們曾經在網絡上所做的一切事情,作為這個網絡的一部分,都能更快、更便捷地完成。
閲讀新聞?這個網絡有辦法讓它更快更簡單。除了關注它們自己的網站之外,內容出版機構們開始將它們的報道直接發佈到這個平台上面。
電子商務?如果購物能夠在這個網絡平台上完成,為什麼要去看不同的電商網站呢?廠商們於是在該平台上打造自己的店鋪。
廣告?這個平台知道你讀了什麼,還知道你喜歡什麼,所以它能夠提供相關度最高的、精準廣告體驗。
突然之間,一切開始變得明朗:當這個封閉的網絡平台能夠在互聯網使用的每個方面都提供更好的用户體驗時,為什麼還要去其他網站呢?
當然,我説的這個網絡平台是 AOL,描述的場景是 1995 年。
AOL 當時的在線統治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對許多內容出版機構和商業公司來説,打造傳統網站已經變成了次一級的選擇。當時 AOL 的戰略是什麼呢?公司們在爭相競爭,看誰和 AOL 的關係最好,這樣他們就能夠獲得競爭對手無法達到的用户。
如果你開始覺得 1995 年的 AOL 聽起來像極了 2015 年的 Facebook,你很可能是對的。
在互聯網發展了二十年之後,我們看上去又回到了一家公司掌控網上成功或失敗命運的局面,而且有龐大的野心想要將越來越多的事情“自己來做”,遠離開放的互聯網。
新聞機構被 Facebook 掌控在鼓掌之中已經好幾年了,所謂的“實時內容” (Instant Articles) 是要將用户限制在 Facebook 內部,讓他們不再去訪問廣漠的互聯網。
電子商務呢?Facebook 推出了“購買按鈕”,其意圖應該不言自明。
20 年之前,希望在數碼領域有所建樹的公司需要決定在哪裏投入時間和資源開發定製程序,AOL、Compuserve、Prodigy 三家公司選一,或者是開放互聯網。曾經在一段時間裏,感覺真的是 AOL 的“封閉花園” (walled garden) 策略要勝出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開放互聯網獲得了勝利。AOL 被一家電話公司收購。在 Compuserve 公司投入資金開發的應用 app 如今什麼都帶不來。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投資被浪費了。
Facebook 是一個非常棒的產品,也是一個運作極佳的公司。在歷史的這個時刻,任何一個希望在數字領域開展業務的人都會跟着 Facebook 走。他們打造了很棒的產品,能夠讓內容出版者與受眾以一種任何人想象均不同的方式緊密聯繫。
那麼,交給 Facebook 吧!抗拒是毫無意義的!利用他們已經設計完的,使用好它們。研究 Facebook 的信息流算法,瞭解 Facebook 的廣告銷售產品。在“實時報道”和在線視頻產品上,與 Facebook 緊密合作。部署 Facebook 最新的分享功能。從 Facebook 帶來的龐大用户羣中受益。
但是,請密切注意互聯網的未來趨勢。因為有數不清的公司曾經在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認為,好像能始終把互聯網控制住,説好聽了,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説不好聽,就是個笑話。
抱歉,現在我要去查看下 MySpace 的情況了。
資料來源: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