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下一個“五年計劃”,最大挑戰來自Alphabet


5年前的夏天,Uber發佈測試版打車應用,拿到125萬美元的天使投資。5年後的今天,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 (510億美元) 的獨角獸,業務遍佈五大洲319座城市。它的擴張速度之快,超過初創期的Facebook、Twitter等明星公司。經過前5年的第一輪擴張,Uber勢力版圖已囊括全球大部分一線都市。那麼,在未來5年時間裏,Uber將面臨哪些挑戰呢?

靠罷工發家的Uber並不怕罷工抗議

表面看來,Uber未來最大的挑戰,仍是愛找麻煩的出租司機與各國政府。其實不然,雖然在布魯賽爾、多倫多、首爾、台灣等地遭當局嚴令限制,Uber在德國五大城市的業務也被迫暫停,在許多城市仍處於半非法經營狀態,但這些並未阻擋Uber對當地經濟生活滲透的腳步。

當Uber進行第一輪擴張時,遭到世界各地出租車司機普遍的罷工抗議。去年6月11日,由於不滿Uber司機的“不公平”競爭,西歐各國舉行了自Uber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行動,參與罷工的出租車司機人數超過3萬人,席捲了倫敦、巴黎、柏林、馬德里等城市。在那次罷工達到高潮時,Uber總裁卡蘭尼克向Uber司機喊話,讓他們避開與出租車司機的正面衝突。卡蘭尼克還鼓舞他們,讓他們不用擔心警察,如果罰款由Uber全力承擔,顯得異常的鎮定與自信。

等罷工浪潮結束,擁堵的街道上擠滿了下班回家的人,市民對出租車司機的行為非常不滿。用卡蘭尼克的話説,出租車司機是給大家“添堵”的,咱們Uber是為你們疏堵的。結果,就在罷工當天,Uber用户暴漲了850%。只過了一年,Uber在倫敦的司機人數已經達到15000,早就超過當地出租車司機的人數,且領先優勢仍在持續擴大。

面對此起彼伏的罷工浪潮,卡蘭尼克為何如此鎮定與自信?他的自信來自以往的經驗,也就是Uber的成名之戰——舊金山灣捷運工人大罷工。那次著名的罷工事件,影響了40萬舊金山上班族的出行,也見證了打車應用Uber與Lyft的崛起。卡蘭尼克早看穿了出租車司機軟肋:如果公平競爭,Uber技術、服務佔優,價格更親民;司機若罷工抗議,必出現交通堵塞,招致市民的反感,Uber可以藉機爭取用户,樹立“及時雨”形象。

在未來5年裏,Uber與出租司機、監管者的博弈還將繼續,但這不是Uber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在與Uber交鋒過的各國政府中,瑞典是最開明的,德國是最嚴苛的,德國不缺高檔車,對Uber所謂“高檔”車服務看不上眼,瑞典則希望借Uber的技術與商業模式為經濟注入活力。除它們以外,其他多數國家希望借Uber增加就業,為科技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由於多了一種出行選擇,Uber備受乘客喜愛,監管者釣魚執法還將是常態,痛下殺手的可能性不大。

阿里、騰訊不易對付,政策支持是關鍵

自從敗走德意志後,Uber總裁卡蘭尼克把中國市場、印度市場及拼車服務定為下一步的3大戰略目標。為了擴展中國與印度市場,Uber各砸了10億美元。Uber在印度雖因性侵案廣受抵制,但業務開展得依舊順利,競爭對手並不算太強。

與印度略有不同,Uber在中國的情況較為複雜,因為它不是單純與同類型企業的較量。滴滴快的雖然目前在市場份額上遙遙領先,但論口碑、技術、服務品質遠不如Uber。最重要原因是,滴滴快的並不是一家平台型企業,對傳統出租車企業的依賴性太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功能的發揮。Uber真正的對手,是滴滴快的背後的兩大金主。

Uber曾在俄羅斯市場吃過大虧,只因為有Yandex的存在。在俄羅斯,互聯網幾乎可與Yandex劃等號,搜索、購物、訂票、支付、打車全得靠它,Uber在俄經營多年,始終是被邊緣化的小角色。中國沒有Yandex,但BAT加一起相當於一個Yandex。

在中國,信用卡支付並不流行,幾乎沒有人用Paypal,阿里旗下的支付寶,與騰訊旗下的財付通,控制了中國網絡支付70%的市場份額。作為Uber盟友的百度,旗下百度錢包的用户數量並不可觀。同時,阿里與騰訊分別控制了中國最大的兩個社交平台——微博與微信。滴滴快的的背後,正是阿里與騰訊這兩大金主。

對Uber來説,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作為BAT三巨頭之一,百度是目前最弱勢的,市值與阿里、騰訊已經相差三倍多。打車服務在中國是個萬億級的市場,在百度涉足之前,阿里、騰訊分別支持的快的與滴滴,已經控制市場份額的九成以上。而另一方面,在Uber進入中國之前,阿里曾給Lyft注資2.5億美元。Lyft是Uber在美國本土的競爭對手,也是眾多競爭對手中最恨的那一個,刷單運動與間諜事件,令兩家公司水火不容,雙方總裁還常在Twitter上隔空對罵。

轉型後的百度,不再是一家單純的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與Uber的基因很相似。在Uber最新一輪的融資中,百度極有可能繼續注資,上述因素促使“百優聯盟”目前十分牢固。

做個最大膽的假設:一旦雙方陣營死磕,阿里、騰訊在微博、微信同步屏蔽Uber(7月19號已經發生過一次),支付寶終止對Uber提供服務,Uber就會陷入被動局面。 當然,Uber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它在中國還有個實力強勁的盟友,那就是小米科技的掌門人雷軍。Uber上個月與小米科技達成協議,幫助雷軍在新加坡發行5.7英寸的小米Note,Uber若遭到另一陣營的全面扼殺,它可以求助於小米,藉助小米應用商城推薦或產品預裝應用求生。但從另一面講,小米是個不太可靠的“盟友”,因為它的朋友太多了,就在幾天前,小米還與滴滴快的展開戰略合作,發佈紅米Note 2,並攜手開發新的商業變現模式。

相比與騰訊、阿里企業層面的較量,政策立場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也是最能左右戰局的關鍵因素。對Uber來説,近期有個不利的消息,上海市推出私人租車服務試點計劃,使滴滴快的有望合法化,但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Uber卻未收到邀請。

加州法院的判決,可能顛覆Uber商業模式

Uber商業模式是“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建立在Uber公司與司機是平等合作者的基礎之上。但加州勞工委員會已經認定,Uber司機並非獨立承包商,而只是Uber公司的僱員,理由是Uber對司機有嚴密的控制,參與到司機與乘客交易的所有環節。Uber對此強烈反駁,稱司機的工作時間是自由的,他們甚至可以接幾家公司的訂單。

Uber已經上訴,高層對最終宣判結果必定坐立不安。因為一旦Uber敗訴,它必須為加州所有Uber司機提供醫療保障、最低工資保障、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及一大堆補貼。更可怕的後果是,它可能帶來不良的示範效應,正如世界各地反Uber遊行一樣一呼百應。卡蘭尼克在Uber五週年慶典上説過,Uber在舊金山有22000名司機,在紐約有26000名司機,在倫敦有15000名司機。據粗步估計,全美的Uber司機數量超過16.5萬。
這樣看來,它大概要賠多少錢呢?不妨拿聯邦快遞作個參照。在Uber五週年慶典剛過不久,為聯邦快遞提供物流服務的加州司機,被判定並不屬於聯邦快遞的獨立承包商,而只是聯邦快遞的僱員,聯邦快遞為此向2300名加州司機賠付2.28億的補償金。如果Uber最終敗訴,還意味着部分費用會轉嫁到消費者,Uber將失去現有的價格優勢,導致與出租車企業競爭力下降。

Uber能否主導打車應用遊戲規則

作為全球市場暫時的領跑者,如果不制定有利於己方的遊戲規則,領先優勢就難以保障。大公司在上市前,申請或購買專利的做法十分流行,不僅是為了防止被對手山寨,也為了增加與友商談判的砝碼。阿里巴巴上市前,就通過自行研發或購買獲得大量專利。而對Uber來説,申請專利還有更特殊的意義,它可以將部分業務變相地“合法”化。

因為,專利局審核專利申請時,一般不考慮社會或道德因素,只從技術角度考慮問題。Uber向專利局共提交過24份申請,其中就包括備受爭議的“浮動定價法”。與Uber在市場上的橫行無阻不同,Uber在這方面的運氣糟糕得很,大部分申請都被立即否掉。專利局的批語也令Uber很丟面子,審核者認為那些所謂的“專利”毫無新意,根本就只是些古老的商業概念,或者完全不具備可操作性。

不過,令Uber最關心的幾項申請,至今仍處於待審狀態,其中包括自動計算最優行駛路線,根據供求關係實時調價,通過移動終端提供訂製服務等。Uber一般對司機收取20%的佣金,採用浮動定價法,則可以使收益翻倍。美國專利商標局並未給出審批結果,但如果審核者堅持認定它不具新意,僅僅是採用了電腦算法而已,那麼“浮動定價”申請肯定會被無情否掉。

Uber雖沒有上市,但估值已達510億美元,沒有專利優勢的它,一定會成為專利大戰的靶子。要知道,連比Uber規模小得多的Sidecar,都掌握着一項核心專利,且絲毫沒有轉讓的意願。不過,幸運的是,向來出手大方的Uber,可以靠燒錢購買一批專利。

IBM、微軟、諾基亞都是專利大户,而且很樂於靠出售專利掙錢,不少專利還與Uber的業務緊密相關;IBM是擁有專利數最多的美國企業,持有與移動支付技術相關的不少專利;諾基亞則掌握了大批與地圖導航相關的專利。除此之外,有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企業,也擁有一系列Uber需要的核心專利,比如,施樂擁有一批能提高搭乘安全的專利,迪士尼則掌握了有關個性化搭乘的不少專利。

不賺錢的公司,燒錢能持續多久

據Uber官方6月底公佈的數據,Uber在過去一個時間段(具體時間未知),營收4.15億美元,虧損4.7億美元,可以説是燒錢的大户。

Uber為何這麼燒錢呢?因為,它海外擴張步伐太快,租一大批辦公樓要燒錢,在新市場招募司機、工程師要燒錢,為應對法律糾紛組建遊説團要燒錢,被司機刷單更要浪費不少錢。Uber發言人曾説,每拓展一個新市場,為了調動司機的積極性,他們會給司機一些獎勵辦法。結果,近10%的訂單是司機作弊刷出來的,Uber為此浪費了一大筆錢。聽到這番話,上海保安“小李”一定在偷笑。

Uber的商業模式,要靠龐大的交易量來支撐,需要大量的司機與大量的乘客,因此,卡蘭尼克把人口密度作為選址的最重要標準。只要人夠多,哪怕城市不發達,哪怕居民不用信用卡,都無關緊要,很自然地,印度成為Uber全球第二大市場。為了在新市場爭奪用户,Uber常要提供高額的補貼,花高價聘請法律專家,砸重金做營銷推廣。至於這種經營模式是否可持續呢?問問微軟前總裁鮑爾默吧,我猜他會説:經營6年還在賠本,這生意不做也罷!

鮑爾默那番話曾對亞馬遜講過,事實證明他錯了。亞馬遜賭贏了未來,微軟因鮑爾默失去黃金十年,至今也沒能翻身。亞馬遜成立於1994年,3年後就上市了。它不僅像京東一樣自建倉儲物流,還大量修建數據中心,打造奢侈的流媒體服務,不斷上新品、招供應商,結果折騰9年才開始盈利。

Uber燒錢擴張很像亞馬遜,但它還不是上市公司,不會被財報搞得鴨梨山大。有意思的是,它每搶佔幾塊新地盤,就嘗試發展全新的業務,與滴滴快的一樣,Uber也想把整個產業鏈從頭吃到尾。它在紐約推出直升機接送與快遞服務,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提供輪渡服務,為某些城市提供食品運輸服務,未來還可能用無人駕駛汽車淘汰司機。

從柏林撤退以後,Uber的經營戰略有所轉變,由全面擴張轉為重點佔領,加大了研發投入,把印度、中國視為戰略重心。為了火拼滴滴快的,擴大印度市場,Uber已經砸了20億美元,拼車服務也正在賠本賺吆喝。為了下一輪融資順利籌款,我相信Uber還會做出個大肆擴張的姿態,但若不考慮各市場的特殊性,玩命砸錢終將帶來麻煩。

最大挑戰來自Alphabet

Uber樹敵太多,在過去365天裏,平均每隔2天,它就面臨一次起訴。出租車司機告它不公平競爭,Uber司機告它違反勞動法,監管者指控它非法經營,媒體向來對它口誅筆伐(Uber高層過激言論惹的禍),但這些都不是Uber所面臨最大的挑戰。畢竟,它提供了無數的就業崗位,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只要投資人看好它,Uber還是會立於不敗之地。

但Alphabet的出現,讓Uber感受到危機來得太快。Alphabet科技帝國成形,為Google征服之路鋪平了道路,它不再受制於公司架構,而可以隨意發展任何項目。Google是Uber背後最大的金主之一,曾於2013年為Uber注資2.58億美元,一年之後,Google風投又撒了更多的錢。失去Google的支持,對Uber來説,恐怕將是無法承受的痛。

比撤資更可怕的是,Google要搶Uber的生意。今年年初,Google推出了自家打車應用,之後又拉攏Uber死敵Lyft,協助改善Google即時搜索體驗,反而將Uber排除在外。Google通過內置於Uber的Google地圖,早已掌握世界各地詳盡的交通數據,為啟動打車應用與改進無人駕駛體驗鋪平了道路。諾基亞的Here地圖,本是唯一可與Google地圖一較高下的地圖導航服務。但競標失敗的Uber,偏偏選擇與Google死敵微軟合作,它收購了Bing地圖及其技術團隊,微軟則給Uber注資1.37億美元。十年來處處受制於Google的微軟,與Uber聯手對抗Google,未來是很有可能的。

與微軟聯合也就算了,令Google更惱火的是,Uber還與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自行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卡蘭尼克曾公開表露過他支持無人駕駛,認為那樣可以大幅削減運營成本,為乘客提供更廉價(親民)的服務。Google董事會裏沒有Uber的人,Uber董事會卻潛伏着Google的人,Uber跟汽車廠商談判的細節,Google高層肯定知道不少。奔馳、奧迪、特斯拉都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但就目前來説,與Google的技術差距都非常明顯。雙方既已侵入對方的地盤,離攤牌的日子就不遠了,而這也恰恰是Uber未來最大的挑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資料來源:虎嗅網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