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B內存手機又來了,這一次是Samsung,靠譜嗎?
3月1號,vivo在水立方舉行發佈會,帶來了號稱“全球首款搭載6GB運行內存”的手機vivo Xplay 5旗艦版,除了內存變態到6GB外,它的其他配置十分高端,包括高通驍龍820處理器、128GB ROM、2K雙曲面顯示屏和Hi-Fi 2.0解決方案等等,當然售價也高達4298元,它也成為了vivo首款售價超過4000元的手機。
問題是,我們壓根兒買不到這款6GB運行內存的手機。
筆者發現,從發佈至今,無論是vivo官方官方商城還是第三方商城(京東、國美、蘇寧、亞馬遜等等)都沒有出現過這款Xplay 5旗艦版的銷售頁面,只有搭載驍龍652處理器和4GB運行內存的Xplay 5標準版。
(vivo論壇版主針對Xplay 5旗艦版上市時間給出的答覆)
而從官方論壇的種種質疑之中,官方也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旗艦版機型上市時間,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一次vivo的營銷噱頭。
另外,近日工信部曝光的vivo Xplay 5旗艦版參數顯示其“RAM內存容量”為4GB,更讓這款“全球首款6GB內存手機”在內存大小上蒙上了一層煙雲。
首款6GB運存手機到底會花落誰家?
據外媒phoneArena爆料,有一名自稱三星員工的人士向其提供了一張CPU-Z的截圖,根據截圖上的信息顯示,三星下一代大屏旗艦Galaxy Note 6(代號SM-N930)將配備6GB運行內存,其他配置還包括三星Exynos 8890處理器、32GB存儲、5.77英寸2K分辨率顯示屏。
還有消息稱,Galaxy Note 6會與Galaxy S7以及Galaxy Note 5保持相似的設計,但要比後面二者稍厚一些。它還採用了3700mAh電池,並且支持IP68級的防水、防塵認證,而這在Galaxy Note系列中是首次實現的。
三星Galaxy Note 5目前運行的是Android 6.0系統,消息人士表示,三星打算在Android N正式發佈前將其預裝在Galaxy Note 6當中,但目前正在和Google商討這件事的可能性。
上週末還有另外一份報道稱三星Galaxy Note 6的開發代號為“Grace”,同時它還曝光了不同運營商的手機版本號,分別是Verizon:SM-N930U_NA_VZW,AT&T:SM-N930U_NA_ATT,T-Mobile:SM-N930U_NA_TMB和Sprint:SM-N930U_NA_SPR。
從phoneArena的這個消息來看,三星Galaxy Note 6的傳聞還是相對靠譜的,至少有CPU-Z這個軟件來暗示其6GB運行內存的真實性。但這款手機的上市時間還有待考察,如果它能和Android N正式版一起到來,那麼預計的發佈時間會在Google I/O 2016前後,也就是五月中旬左右。
三星全新LPDDR4內存顆粒為6GB RAM鋪平道路
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有了6GB手機即將誕生的傳聞。根據SlashGear的消息,三星一直在穩步提升其在半導體產品的競爭力,並且涵蓋了從處理器、NAND存儲、非易失性存儲等多個領域。通過進一步壓榨20nm工藝,該公司在2015年9月推出了容量高達12Gb(Gigabits(Gb)與Gigabytes(GB)的換算關係為 8:1)的LPDDR4內存顆粒,也算是為6GB RAM智能手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三星此前僅通過20nm工藝實現了8Gb(1GB)的LPDDR4內存芯片,組合後可提供2GB或4GB的容量。而12Gb(1.5GB)的顆粒則可以通過4個這樣的芯片輕鬆組成6GB RAM。
那時人們就判斷三星可能會將新技術應用在下一代Galaxy Note,也就是Galaxy Note 6當中,從目前的消息來看,人們的判斷或許是正確的。
6GB內存是否真的有必要?
其實,對於Android手機內存大小這個話題,人們已經討論了半個世紀。
從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的192MB到現在旗艦級手機標配的4GB,內存容量已經翻了21倍還多。但是隻要系統和硬件不斷髮展,內存的大小應該就會進一步提升,這和Android系統採用的“垃圾回收機制”有很大關係,系統和軟件的大小隨着更新不斷增加,多個軟件共同運行時,系統往往需要更多的內存進行回收來保證流暢運行,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Android手機才陷入了堆疊內存的循環之中。
從這個角度來看,6GB內存是有必要的,就像口袋的數量一樣,你不裝東西時多少都無所謂,當你東西多到手裏提不過來,就突顯出口袋數量多的重要性了。
但是我們在這裏需要注意一點,並不是所有大內存手機都能擁有同樣的使用體驗,能否提升流暢性與處理器是否支持64位運算和雙通道技術還有着很大關係。但就目前的中高端手機來講,這兩類技術大部分都支持的,所以大家在選擇大容量內存的手機時不會遇到太多困擾。
最後,不管運行內存能提高到多少GB,我們還是不希望技術總是停留在紙面或宣傳文案上,如何儘快讓消費者體驗到才是廠商們應該考慮的。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資料來源:虎嗅網